|
四川省遂宁市去年遭受特大旱灾后,今年又持续遭遇夏旱。 |
|
|
村民姚仕川在四川资中县五四村一片已脱水干裂的鱼塘里手持干死的河蚌壳诉说旱情之重(6月5日摄)。 |
|
四川资中县武警消防支队为藿麻村村民送水(6月5日摄)。 |
|
四川资中县合群村村民向前明手持已干枯的玉米叶诉说旱情之重(6月5日摄)。
|
四川省遂宁市去年遭受特大旱灾后,今年又持续遭遇夏旱。目前,遂宁市有35万人、36万头畜饮水困难,133万亩农作物受灾,其中成灾49.4万亩,绝收7.9万亩,直接经济损失6075万元。中新社发钟敏
摄
新华网北京6月6日电针对近日关于四川干旱与三峡工程有直接关系这种说法,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说三峡工程引起了四川的干旱。
罗勇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是北半球及我国夏季高温热浪事件频繁出现的大背景,环流异常是造成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他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在2006年,我国出现了多项破历史记录的极端气候事件,如四川、重庆等地发生了百年一遇的严重高温干旱,1951年以来最强台风“桑美”登陆浙江,北方地区出现严重干旱,北京地区一夜之间降下33万吨沙尘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不是中国四川、重庆特有的地区现象,而是一个更广范围、甚至是全球现象。
这位气候专家告诉记者,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尤其明显。
根据有关记录,2006年夏季,6月1日-8月21日,四川、重庆平均降水量为345.9毫米,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同时,四川、重庆两省(市)7月中旬至8月下旬遭受罕见的持续高温热浪袭击,其中重庆市高于或等于38℃的高温日数达21天,创历史新高。但同期严重的高温干旱不仅仅出现在四川、重庆地区,如在2006年6月出现的夏季第一次高温过程中,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安徽中北部、湖北中北部及陕西东南部等地高于或等于35℃的高温日数有3-8天,较常年同期偏多3-7天,河南等地6月中旬的高温日数甚至超过了常年6月份的总高温日数。
据罗勇介绍,2006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也持续干旱,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北部及内蒙古中东部、云南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至八成,导致这些地区一度发生了严重春旱。去年冬季,重庆的平均降雨量较平常年份多了四成,但川渝两地却出现了罕见春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高温干旱使土壤含水量大幅减少,二是暖冬导致地表水分蒸发加剧。
罗勇说,仅就西南地区而言,干旱也并非仅限于与三峡工程相近的川渝两地。今年2月下旬到3月下旬,云南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九成,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却较常年同期偏高。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地区的旱情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西藏、广西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干旱。显然不能说,这些干旱都是由三峡工程引起的。(孙侠王立彬)
(责任编辑:张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