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绿草地上悠闲自得的奶牛群,广西田东县平马镇合恒村农民文小红笑着说,几年前还不会养奶牛,到镇宣传文化站学习养殖技术后,试着养,没想到奶牛越长越好,越养越多。现在,她家奶牛年产奶近30万公斤,收入20多万元。
发生在文小红身上的变化,正是百色乡镇宣传文化站发挥综合功能、服务基层群众的缩影。
培训农民促进转移就业
从2004年开始,百色市通过发挥乡镇宣传文化站、村宣传文化室、屯宣传文化中心户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结合劳动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各地的“农家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
百色还抓住广东对口帮扶的机遇,根据对方的需要,开展“订单培训”。几年来,仅输往广东的务工人员就有40多万人。
据百色市委书记梁春禄介绍,近年来,百色有80多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外出务工人员年收入约40亿元。其中,经乡镇文化站和“农家课堂”培训的就有40多万人次。
留守儿童有了温馨家园
平果县新安镇宣传文化站,镇中心小学学生李金金正和同伴玩游戏。12岁的金金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她和弟弟跟爷爷、奶奶住。自从文化站开设了留守儿童活动室,她和小朋友们常来这里看书看报、玩玩具,还能给爸爸、妈妈免费打3分钟的“亲情电话”。遇到一些学习问题,也可以向文化站的阿姨请教。
百色的130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和128个村级宣传文化室,不仅每天定时向农村未成年人开放,还根据少儿特点,举办书画、拔河、打球等活动,让全市6万多名农村留守儿童有了温馨家园。百色市妇联、团委与各地文化站一起,组织“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2006年,右江河谷四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高出百色市平均水平440元。开始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农民有了更高的文化需求。各乡镇宣传文化站顺势而为,扶持成立了一个个农村业余演出队。
在田东县祥周镇,农民喜听“蔗园山歌”。该镇中平村的文化中心户刘玉燕召集山歌爱好者,组建了“蔗园山歌队”。田阳县百育镇光彩艺术团经常自编自演快板、小品、舞蹈等节目,常年深入农村演出。
数字昭示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命力——如今,百色12个县(区)已组建了384个农村业余文艺团队、81个农村电影放映队;产生了2个全国文明单位、4个全国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和1个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此外,还有101个自治区文明单位、52个自治区文明村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