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省实验中学考点,一名考生进场时轻松地回头与老师家长招手致意。晚报记者 周甬 图 |
晚报在考场外设立的免费供水点。 晚报记者 廖谦 图 |
高考第一天,陪考的家长比去年少了
□晚报记者 党晓梅 潘默 孙娟 孙庆辉
晚报见习记者 张竞昳 实习生 王道军
约两成家长来陪考
比去年减少很多
昨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在金水区省实验中学考点、郑州九中考点,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父母全程陪同考生来参加考试的比例约为20%,比去年减少很多。护送儿子王伟在省实验中学考点考试的李阿姨把儿子送到考点就走了,她告诉记者,孩子很懂事,一再要求不让她等,不忍心她在外面受酷暑的煎熬,“这样也能给他减轻压力”。
考场传真
对新的答题方式不熟悉
两考生要求换答题卡
郑州一中新校区是第一次做高考考点,也是中原区最大的考点,40个考场共有1600名考生。由于今年高考我省首次实行网上改卷,因此答题方式与以往有不少差异。在一中考点,就有两名学生因为对新的答题方式不熟悉,在答卷过程中出现错误,申请更换答题卡。在监考人员告知可以更换答题卡但不会延长考试时间后,一名考生同意更换。
保证考试公正公平
电子监控考场
在郑州一中新校区监控室内,3名工作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18个独立的小屏幕,各个考场内的情况一目了然。“出现意外情况的话,我们可以协调解决。同时,监控也是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据工作人员介绍,监控器只负责监控考场及场外的大体情况,不会对准试卷也不会对画面进行细化处理,因此卷子上的字词以及试题都看不到,不存在考题外漏的情况。
感人一幕
一位陪考家长想晕倒
本报发行员赶紧递上一杯水
高考期间,晚报在20个考点设立服务站
昨日上午,2007年高考进行第一场考试,在人民路郑州十一中考点门前,众多家长在焦急地等待。一位陪考的母亲突然感到不适,坐到了地上,面色苍白。据身旁知情人说,这位母亲有低血糖,一早送孩子参加考试,长时间站立,再加上天气炎热,身体出现不适。“大热的天,站这么长时间,谁也不好受,喝口水吧。”本报发行员刘彩琴见此情景,赶紧从饮水机里接好一杯水递给这名女士。
据介绍,本报发行人员在高考期间,在全市20个考点设立了服务站,为考生及考生家属免费提供送水、送报等服务。
36℃高温下的陪考家长
昨日是2007年高考的第一天,气象台的预报说,当天最高气温达到36℃。虽然媒体一再劝家长要理智对待高考,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各考点门前,依然有众多陪考的家长,他们关爱的目光、深情的叮嘱让考场外洋溢着爱的味道。
爷爷奶奶开着“高考专车”接孙女,为谁坐车回家起了争执
不愿奶奶在太阳下受罪,懂事的孙女要一起回去
“坐上吧,这是爷爷、奶奶为你开的高考专车。”在中原路上,郑州二十四中的考生宋颖与爷爷、奶奶争执着。原来,宋颖来参加考试,爷爷、奶奶开着自己的老年三轮车,妈妈乘姑姑的出租车都来陪考。中午考试结束后,姑姑的出租车作为“二七光大”的高考爱心服务车送其他考生去了,爷爷怕耽误宋颖下午考试,非要用老年三轮车接宋颖回家,让奶奶、母亲在原地等姑姑回来后一起回家。宋颖则想着奶奶年龄大了,在马路上顶着高温不忍心。就这样,等记者离开时,他们一家人还在边步行走着,边争执着……
开车来的父亲拉着走路来的父亲一同接孩子回家
“咱做父母的都不容易”
昨日上午,在郑州九中考场外的一个角落里,两名男子从陌生到熟悉到相谈甚欢,只因他们都是来接女儿高考的。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聊到交卷铃响,焦急地等待女儿走出考场。“千万别问考得咋样,增加孩子的压力。”巧合的是,两位女儿先后走出了考场,两位父亲互相介绍了自己亲爱的女儿。
“你们是怎么来的?”“走路。”“走吧,坐我的车,给你们捎回去,天太热了。”“不用不用!”“走吧,坐我的车,咱做父母的都不容易,不都是为了孩子吗?”
70岁爷爷烈日下坐马扎等孙子
“俺没上过大学,为孙子累点,值!”
昨日上午,烈日炎炎,郑州九中考点外,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坐在马扎上格外显眼。“我等孙子呢!”老大爷姓张,脸上不停地冒汗,穿着一双有些旧的布鞋,一辆有些生锈的永久牌自行车放在马扎旁边。记者看到,老大爷没有带任何遮阳的物品,唯一带来的就是一瓶水,还是为孙子准备的。
张大爷说,他今年70岁了,孩子的爸妈都在外地工作,只有他们老两口在郑州照顾孙子。“虽然昨晚他爸妈打电话给孙子嘱咐过了,但我还是不太放心。人家爸妈都来了,咱爸妈不在身边,怕孩子沉不住气啊,专门来给孙子打气。”张大爷说,他打算这两天每天都守在学校外边,奶奶则在家给孙子做饭。“俺一辈子没机会上大学,孙子要是能考上,为孙子累点,值!”
收废品成最赚钱职业:一上午拉了两车废纸
考场内,考生进行着知识的比拼;考场外,各所辅导学校和复读学校也进行着竞争,每个家长手中都拿着一大沓各式各样的传单。虽然如此,宣传员们还是不停地重复散发传单,试图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各学校竞争的激烈也催成了一个赚钱的职业:收废品。
记者看到,一名收废品的妇女拉着一辆小型三轮车,里面堆满了各类纸张。有意思的是,收废品的人员不时趁发传单的人不注意,将门口车篓的传单放进自己的小车内。而宣传人员一见车篓里没传单了,再次重复放进传单,这样周而复始。
截至上午考试结束,收废品的大妈告诉记者:“已经收了两车废纸了,但那些拿着编织袋的还抢走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