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接到广州白云区一姓刘的家长电话投诉,他说帮女儿报名白云区某民办学校之后,才发现学校的招生宣传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根据这一线索,记者日前深入到广州一些民办中小学招生现场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部分民办中小学存在虚假宣传、乱承诺、乱收费等问题。
猫腻1 招生宣传货不对板
日前,记者在白云区看到,一民办学校的招生宣传简章上写着“我校是某某学校直接管理的中学,学校70%的教师来自广外附设、华师附中等公办品牌学校,办学质量高,值得信赖”等字,格外醒目。经过调查,记者发现,实际上该校只有少数几个教师是在上述学校退休后被反聘过来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民办学校的生源竞争非常激烈、招生压力越来越大,一些民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尤其是进行偷换概念、夸大其辞的招生宣传。据了解,有少数属于“名校办民校”一类的学校,“虽然面孔是公办学校,但本质还是民办学校”,而在实际招生过程中,这些学校的招生负责人通常向家长宣称自己是“名校办的附属学校,不但教师都是来自名校的优秀师资,而且教学质量也很高”,让学生、家长误以为自己报读的学校就是一所公办学校,但等到报了名,交了钱,上了学以后,学生家长才知道原来不是这么回事情。
事实上,“名校办民校”中绝大部分是正规办学招生,他们当中或者依托名校的师资优势,或者采用名校的管理优势,有一些“名校办民校”在教育质量和管理上与母体学校水平相当。但是,也有部分学校学校在教学管理、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上距离自己所依托的母体公办名校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其师资来源并非是母体学校派送,在管理上也不是接受母体学校的管理,有的学校几乎没有教师是来自母体学校,只是挂名而已。但是,为了招到足够的生源,学校的招生办老师对自己的“短处”避而不谈。
猫腻2 上课教师承担招生任务
近日在白云区一外来工子弟学校门口,记者看到两个老师站在一张桌子旁,顶着烈日在派发学校的招生简章。记者以为是学校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上前一问才知两位老师原是该校初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和物理老师。他们告诉记者:在招生旺季,该校老师走出学校招生是每年都有的事情,他们还算幸运,就在学校门口派发简章,而他们的不少同事必须到周边一些人口密集地区去“摆摊”招人。
一位多年从事招生工作的民办高收费学校招生办老师日前则告诉记者,如果把一所民办学校比作一家企业,那么招生办就是营销部门,对于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要害部门。这位自称在学校里当了10年“销售总监”的老师透露,由于生源关乎着一所民办学校的存亡,很多民办学校一到招生旺季就会在全校老师中进行“总动员”,并且把招生数量当作对老师进行工资考核的重要指标。他指出,在许多民办学校,招生办的考核一切都要“用数字来说话”,每一位班主任、学科老师通常也必须完成3~5个招生指标。据称,即使是普通老师,若没有完成“上面规定的招生指标”,也要扣工资和奖金。只有完成任务,老师才能拿到全额工资和奖金。
据介绍,一些民办学校的老师由于承担招生任务,在招生旺季难以专心备课教学,如此一来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会“打折扣”。
猫腻3 承诺过高,无实质内容
日前,芳村区一家长向记者投诉称,她的小孩去年小学毕业,孩子电脑派位分到的公办学校不是很理想,于是她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孩子的数学非常薄弱,当时在报读某民办中学的时候,该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告诉她,学校进行的是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学生进来后,学校有开设专门的“培优补差”课,结果孩子进去半年了,也就是偶尔周末会有几节补课,还要收钱。
对此,广州一所民办学校的招生办H老师指出,“在招生过程中许下过高的承诺来误导学生、家长,也是民办学校招生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上述所提到的有一些学校为了吸引学生报读,于是向家长承诺入学后对孩子进行“培优补差”、“个性化教育”。而事实上,这些承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被大打折扣了,学生进入学校后,还是“大众化”的教育,所谓的“培优补差”也只是偶尔搞一些辅导和竞赛,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但为了能够招到足够的新生,招生办的老师是穷尽所能,“可就顾不上这些了”。
猫腻4 校园“开放日”虚有其表
招生旺季,不少民办学校都举行各式各样的校园开放日、公开课,从幼儿园到高中,每个层次的学校都有。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吸引很多家长当场决定报名的公开课、开放日,其实都是经过学校数次“彩排”的,向学生、家长展示的“都是学校最光鲜的一面”。其实,有一些民办学校,通常都不敢让家长真正地走近学校的日常课堂,因为学校的实际教学质量、学生评价并不高。
猫腻5 通过“招生代理人”抢生源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发现,不管是知名民办学校,还是普通外来工子弟学校,“招生代理人”成为行内默认的事实。据了解,一些知名民办学校的“招生代理人”,工作主要是负责招到一批优质的生源。而在一些普通的民办学校,“招生代理人”的工作则是为学校招纳普通学生,越多越好。
部分民办学校甚至以“好处费”、“宣传费”等手段,来吸引一些小学或幼儿园的校长、毕业班班主任充当“招生代理人”。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广州,现在的行情是“招生代理人”帮忙招到一名学生,就能拿到400~1000元的回扣。采取这种招生手法的不仅有纯民办学校,还有不少“名校办民校”。
在“好处费”的刺激下,部分小学老师、校长就成了民办学校的“招生代理人”,在小学毕业测试前帮忙向学生、家长发放招生简章,自然还会“热心”地向学生、家长推荐甚至鼓动学生报读某些民办学校。
猫腻6 先低收费后乱收费
“这几年,不管是高收费学校、中低档收费学校,还是外来工子弟学校,由于生源竞争激烈,三类不同类型学校里都有一些学校通过压价获取生源,表面上看起来,这些学校收取的学费相对于同类学校低了几百甚至上千元,实质上这些学校都变相地通过其他途径收取费用。”在天河区,一知名民办学校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招生的过程中,有一些收入处于中低层次,又希望孩子接受到较好的民办教育的家长,容易被一些学校“低收费”所迷惑。
他指出,一些学校表面上向家长收取的每个学期的费用比较少,其实学校有其他创收手段,如学生进入学校后对学生收取各种名目的资料费、校服费等。有的学校把干脆把学生的生活费作为创收的主要手段,尤其是住宿学校,在学校里面开设各种小卖店、生活用品店进行创收。据了解,在一些正规的寄宿民办学校,学校是不以学生的生活开支作为创收手段,学校里的小卖部等日用品店数量有限,仅对于教师开放。即使对学生开放,也只是在周末期间,此外对学生的消费金额和消费的商品进行控制,如学生一次购买金额不能超过30元,不对学生销售香烟、酒之类的用品。
专家建议 选学校时应多方打听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民办中小学招生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明显,品牌好、知名度高、规范化的学校咨询报名的人络绎不绝,而一些普通民办学校招生则举步维艰。为了帮助学生家长顺利择校,日前记者针对“如何挑选一所好民校”这个问题采访了广州几所知名民校的负责人。
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副校长刘沙指出,准备报读高收费学校的家长和学生,不要被一些学校华丽的校园开放日、公开课所迷惑。家长和学生若要体验学校的教学氛围和管理服务,就在学校非开放日的时候去,直接走进课堂去体验;直接去学生的宿舍和学生食堂感受;直接问在校学习的学生了解真实情况。
而广州思源学校校长邓放国指出,对于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一般的家庭来说,挑选学校的时候不仅要考察学校的教学环境,更要注重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学校校长的办学思路和管理思路,应该选择适合孩子个性特点的学校。
对于经济条件较差、只能选择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家长和学生,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健指出,家长不要被某些学校较低的学费所迷惑,应该深入了解学校在其他方面的开支,综合平衡一下该学校是否真的收费低。另外,家长应多打探报读学校教师的工资,工资很低的学校不要去,因为教师质量得不到保证,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初中学习等于误了孩子的前程。再者,要了解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是否有打架、学生中毒事件发生,为孩子选择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撰文记者杨启蒙 李珍)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