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孙侠、王立彬)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副主任徐影日前表示,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要大力依靠科学技术,我国正在不断加大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科技研究。
我国从“八五”开始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技项目。
徐影说,研究气候变化,离不开完善的气候观测和监测系统。我国目前正加强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候监测网等的建设,已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基本大气要素观测网,初步建立了区域大气本底观测及其环境监测试验网络,卫星观测系统也在逐步完善。这有利于推进我国对地球气候系统开展长期、连续、立体和综合观测。国内有关单位也开发了一些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用于气候变化的检测和预估研究。这为我们认识气候变化规律、识别气候变化的影响、开发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制定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徐影表示,只有科学准确的气候变化研究结果才能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也能为中国参与气候变化这一领域的国际行动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据介绍,我国在气候变化研究中起步还是比较早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科学家就参与了国际气候规划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讨论和计划等工作,目前的国际科学计划中也有中国科学家的介入。我国还相继成立了气候变化委员会来进一步协调气候和气候变化工作。我国在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包括这两年出版的《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等国家科学报告刊物,前不久出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这些都反映了国内气候变化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虽然气候变化是比较新的学科,而中国又是发展中国家,但我国依然积极参与和融入到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之中,为气候变化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权威人士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被国际上多个科学计划列为新世纪学科前沿的首选,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投入巨额资金开展研究,占据了主动地位。大力加强我国全球气候变化科技工作仍十分紧迫。我国在提高基础资料质量、地球科学总体水平、气候变化限度估算水平,建立专门针对气候变化的观测系统,均匀分部现代气候观测点,丰富历史气候代用资料等方面还面临相当的挑战。需要加强跨学科、跨部门以及国际合作,加强气候变化研究,不断深入地认识气候变化及其原因,以便增强减缓和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