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7年网络媒体龙江行 > 2007年网络媒体龙江行最新消息

直播“网络媒体龙江行”启动仪式暨省情介绍会

  东北网直播“网络媒体龙江行”启动仪式暨省情介绍会

  [9:00]主持人(黑龙江省互联网宣传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彭大林):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9:01]主持人:为进一步密切黑龙江省与中央和各兄弟省市区网络媒体的沟通和联系,向国内外推介、宣传黑龙江物产、旅游、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源及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在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指导下,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省网宣办在第十八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即将拉开帷幕之际,共同举办了这次“发展振兴看龙江——网络媒体龙江行”大型采访活动。

  [9:02]主持人:受邀来参加我们这次采访活动的有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青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新闻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浪、搜狐、天涯社区等知名商业网站,千龙网、东方网、北方网等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朋友们;国务院新闻办网研中心及北京、上海、江苏、安徽、四川、陕西、贵州、吉林、青海、河南等兄弟省市网宣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应邀光临指导工作。

  [9:03]主持人:“网络媒体龙江行”采访活动计划历时8天。主要请大家到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走一走,请大家到工厂、到高新企业、到博物馆、展会等地方看一看,使大家对黑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9:04]主持人: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启动仪式和省情通报会,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衣俊卿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致欢迎辞并向大家介绍黑龙江省情;二是请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黑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三是请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9:05]主持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会议的黑龙江方面的领导同志,他们是: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衣俊卿同志,省发改委副主任刘国会同志,省国资委副主任盖鲁林同志,省农委主任李嵘同志,省商务厅厅长叶晓锋同志,省旅游局副局长李大方同志,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赵德信同志。

  [9:05]主持人:首先,请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衣俊卿介绍黑龙江省省情。

  [9:06]衣俊卿:网络宣传管理战线的各位同仁,网络媒体界的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9:06]衣俊卿:在这清凉怡人的仲夏,在美丽浪漫的冰城,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各位尊贵的客人,来宣传黑龙江,来指导黑龙江工作,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代表钱运录书记、张左己省长,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国务院新闻办网研中心的同志、各省市区网宣部门的同志来黑龙江指导工作表示真诚的谢意!对国新办网研中心、各省市区网宣部门、各网络媒体长期以来对黑龙江的支持和宣传表示深深的感谢!对本次活动中即将付出辛苦劳动的各位记者朋友表示诚挚的敬意!

  [9:07]衣俊卿:互联网的诞生和运用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成为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也迅速成为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目前,新闻网站已经成为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在对内、对外宣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只有充分利用其发布快速、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传播面广的突出优势,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有效引导舆论、影响舆论,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真正成为对内对外宣传的得利工具。在这方面,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和兄弟省区市重点新闻网站有很多经验,我们也恳切希望大家在黑龙江参观采访中,把你们的宝贵经验留下来,帮助我们加速地方互联网宣传事业和产业发展。

  [9:11]衣俊卿:这次采访活动,以“发展振兴中的黑龙江”为主题,主要沿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一线开展采访,重点宣传我省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构建和谐龙江的成就,宣传黑龙江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宣传“哈洽会”的盛况和影响。为便于大家深入了解黑龙江,借此机会,我把黑龙江的基本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9:13]衣俊卿:一、黑龙江自然地理巧运天成。黑龙江省位于中国大陆东北端,由中国和俄罗斯最大的界河——黑龙江而得名。全省幅员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2006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3823万。黑龙江是一块美丽的土地。这里水绕山环,景色宜人。大森林,莽莽苍苍,横无际涯;大湿地,芦苇荡漾,水鸟齐飞;大界江,雄奇神秘,一泻千里;大湖泊,天造地设,各呈异彩;大火山群,鬼斧神工,山奇水秀;大冰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黑龙江四季分明,春季可以欣赏烂漫山花,夏天可以感受清凉世界,秋天可以观赏七彩枫叶,冬日可以领略冰雪风情。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踏遍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亲身感受到黑龙江旅游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他们深深地为黑龙江的自然、自在、时尚、浪漫而赞叹不已,把黑龙江称为“cool(酷)省”!中国著名作家秦牧先生曾这样说:“如果江南给人的印象是妩媚、秀丽,那么东北则是雄浑、壮丽。进入黑龙江,那样博大辽阔的感受就更强烈了……。”黑龙江是一块富饶的土地。资源富集,物产丰富。石油、石墨等1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森林覆被率43.6%,大小兴安岭、完达山脉广袤的原始森林构成了天然生态屏障。草原面积6500万亩,素有“自古牛羊地”、“草肥知土沃”的美誉。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以及闻名遐迩的镜泊湖、兴凯湖五大连池等自然湖泊和人工水库6000余个。有湿地434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6%。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是全国耕地和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省份。黑龙江还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勤劳勇敢的黑龙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片神气的土地上创造出许许多多历史文化奇迹。这里曾是北魏的发祥地,拥有以渤海文化和金源文化所代表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北大荒进程中形成的各种流人文化和移民文化、中俄历史交流中形成的开放的国际文化,以及以抗联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等。建国以来,勤劳的黑龙江人累计为国家提供了占全国1/2的原油、1/3的木材、1/3的电站成套设备、1/10的煤炭、1/2的铁路货车、1/7的商品粮,以及大量的重型装备,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9:18]衣俊卿:二、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稳健。我省十次党代会刚刚闭幕,对黑龙江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东北网“龙江行”专题网页也专门组织了一批全面介绍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稿件。我这里重点介绍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特点。

  [9:19]衣俊卿:一是速度快。过去五年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年均增长分别为11.1%和16.9%;经济总量五年上了三个台阶,分别于2003年、2005年和2006年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和6000亿元,2006年达到6216.8亿元,2006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881.5亿元;五年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35.9亿元,年均增长19.8%;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627亿斤、720亿斤和756亿斤,粮食商品量超过500亿斤,居全国第一位。二是效益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出5.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扣除价格变动因素)五年增长2.4倍,从2001年的479.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64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1246.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554.5亿元,年均增长14.3%,翻了一番多。

  [9:21]衣俊卿:三是后劲足。投资、消费和对外开放对经济拉动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省进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33.9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28.6亿美元,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突破百亿美元大关的省份,对俄进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18亿美元提高到2006年的66.9亿美元,年均增长30%,占全国对俄进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直接利用外资由2001年的8.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1亿美元,翻了一番;建设了一批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环保等重大项目;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三年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目标如期实现,三年累计完成改制企业3302户,改制面达96%,其他各项改革也逐步深化,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优化。

  [9:23]衣俊卿:四是实惠多。五年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5426元、2280元增加到9182元和3552元,年均分别增长11.1%和9.3%;随着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制度的不断健全,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得到了很好落实;全省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展顺利,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很好满足。五年来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20.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8.9万人;有l83万国企下岗职工实现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有143.3万城镇居民和73万农村居民被纳入“低保”范围,实施了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计划和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1032个村的125万农村人口和28.6万户城镇家庭实现脱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73.3%,试点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3.7%。五是面貌新。五年里,我们经历了“田韩”腐败案件、松花江水污染、煤矿安全生产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各级党委、政府沉着应对,妥善处理,积极消除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效扭转由此造成的被动局面。深入开展了理论学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大力开展了发展型班子创建活动,顺利完成了市县乡换届工作,深入实施了“先锋工程”,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的作用得到很好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逐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重大典型宣传积极推进,群众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形成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9:26]衣俊卿:三、黑龙江未来发展优势突出。

  [9:27]衣俊卿:黑龙江这块美丽、富饶、神奇的土地,具有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资源优势。与国内许多省市相比,我省在能源、原材料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原油采储量约占全国一半,大庆正在朝着“百年油田”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已探明煤炭储量227亿吨,森林蓄积量13.7亿立方米,原粮、畜产品也非常丰富。我省现有电力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到2010年可增加到2200万千瓦,不仅供应稳定,而且电价较低,1度电的平均价格只有南方省份的一半。我省还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调出省份,今年全省煤炭生产能力可达1亿吨。土地也是我省得天独厚的一大优势资源。黑龙江总面积列全国第六位,但可有效利用面积却居全国之首,而且地价便宜。丰富的资源为我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规模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9:29]衣俊卿:二是区位优势。黑龙江与俄、日、韩相邻,是中国的沿边开放大省。我省与俄罗斯边境线长达3000多公里,拥有25个国家一类口岸,可与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直达欧洲大部分国家。通往日本的江海联运、陆海联运通道,可沿黑龙江水道进入日本海,将货物运抵世界各地。目前,我省已开辟了64条国内、国际航线,其中国际航线14条,可直飞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罗夫斯克、美国洛杉矶、加拿大温哥华、澳大利亚悉尼、韩国首尔、日本新澙和大阪、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以及新加坡和香港。

  [9:30]衣俊卿:三是科技人才优势。我省拥有65所普通高校、605个科学研究开发机构,从事科研活动人员10.5万人,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石油开采、工业机器人、大型连铸连轧设备、大型发电机组等技术,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有些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同时,我省还拥有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管理、营销人才和一支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队伍,而且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9:32]衣俊卿:四是政策环境优势。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财税政策方面,进行增值税转型政策试点;在对俄经贸合作方面,国家对我省在俄从事森林采伐和加工的企业贷款予以全额贴息,对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项目予以每个项目最多400万元的前期费用支持;在农业政策方面,免征农业税,并实施粮食生产直补、良种补贴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允许商业银行自行处置不良贷款和减免表外欠息;在社会保障政策方面,进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与此同时,我省也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对外来投资者适当减免土地使用费、在水电等生产经营费用和出口方面给予补贴和奖励等等,各地市都建立了投资服务中心,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服务。

  [9:34]衣俊卿:四、龙江大地蕴含无限商机。

  [9:34]衣俊卿:当前,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黑龙江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省正全力打造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大小兴安岭和伊春生态功能区、沿边经济开放带四大经济板块,同时,还有农垦等版块都推动经济全面发展。黑龙江省经济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无限商机。一是参与我省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企改革是我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按照中央的要求,我省加大了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各项配套措施全面推进。主要措施是对优势企业实行跨区域乃至跨国经营,对劣势企业实行退出重组,对多数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引进战略投资者,很多投资者已经参与进来,短期内实现了规模扩张,取得了丰厚的回报。目前,我们又组织了一批资产优良、基础雄厚、前景看好、急需资金支持的国企改革项目,正在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

  [9:38]衣俊卿:二是投资我省哈大齐工业走廊。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建设哈(哈尔滨)-大(大庆)-齐(齐齐哈尔)工业走廊。这里是我省经济实力、工业化水平、经济辐射力最强,科技智力资源和可开发利用土地最为丰富的地区,集聚了我省主要的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企业以及2/3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达921平方公里,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哈大齐工业走廊将利用10年的时间,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以优势产业、朝阳产业为主体、多种产业协作配套的新兴工业群落。按照规划,实施近、中、远期分步开发,规划投资221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72亿元,产业项目投资规模1743亿元。为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我省专门出台了29项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财税征收、投资审批、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

  [9:46]衣俊卿:三是共同开拓俄罗斯市场。黑龙江对俄经贸合作具有地缘、人才以及公共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与我省毗邻的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被誉为世界上唯一尚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蕴藏着全俄65%以上的各种矿物资源和70%的森林资源,潜在价值约35万亿美元。目前,俄远东及西伯利亚地方政府对开发这些资源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同黑龙江省扩大在资源开发领域里的合作。同时,俄罗斯对农产品以及轻工和电子产品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俄罗斯将是一个潜力巨大、前景良好、利润丰厚、长期稳定的大市场。四是参与我省新农村建设。黑龙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地平坦,沃野千里。绿色和特色食品市场优势明显,水稻、大豆及豆制品、乳制品、肉类制品和山特产品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我省农村道路、通讯、能源、水利建设,以及药品和日用消费品市场的潜力也十分巨大。五是参与我省资源型城市改造。我省是资源大省,资源型城市比较多,全省13个地市中占了7个,其中双鸭山、伊春、大庆被列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对此,国家给予我省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等政策支持,提高了治理煤矿沉陷区的补助比例。同时,我们也制定了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其中大庆将大力发展以天然气、精细化工、塑料、润滑油四大产品系列深度加工为主的化工产业;双鸭山、鹤岗、鸡西、七台河等四大煤都将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煤转电、煤转热、煤转油、煤转气和综合性开发步伐;伊春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将大力发展家具、密度板、纸浆、木制工艺品等木材精深加工产业,以及药材、食用菌和养殖等林下经济。六是投资我省旅游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黑龙江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价值。全省有50多条中短程旅游线路和300多个旅游景点。夏季是清凉世界,伊春、大兴安岭“森林之旅”、镜泊湖、兴凯湖“名湖之旅”、漠河北极村“极地之旅”驰名中外。冬季是冰雪乐园,有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海林双峰中国雪乡、亚布力滑雪场等75处旅游滑雪胜地。与我省毗邻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风光秀美,文化迥异,跨境游深受中外游客欢迎。由于我省现有旅游设施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软硬设施亟待提档升级,投资空间巨大。我省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大力发展现有的文化产业;大力扶持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具体说来,一是要通过机制创新,按市场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广电、报业、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等现有文化产业;二是要通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完善市场机制,大力扶持动漫、网络等新兴文化产业;三是全面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例如以渤海文化和金元文化所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北大荒进程中形成的各种流人文化和移民文化、中俄历史交流中形成的开放的国际文化、以抗联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等。我省的商品粮、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重化工等货物外运数量庞大,特别是黑龙江又处于东北亚物流集散的中心地带,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

  [10:00]衣俊卿:各位朋友,黑龙江的发展离不开各位的支持。不断发展振兴中的黑龙江,需要更多地让世人了解。真诚地希望你们能多看、多听、多拍、多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报道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以及发生的巨大变化,宣传黑龙江省关于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宣传黑龙江省各地各部门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的新措施、新办法,充分反映黑龙江省人民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展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龙江的新形象!我相信,借助中央和兄弟省市区新闻网站的优势,借助各位的生花妙笔,必将在互联网上兴起一个宣传黑龙江、展示黑龙江的热潮,也一定能够将一个多姿多彩的黑龙江,一个充满生机的黑龙江,一个改革开放的黑龙江真实地向全国、向世界展示!

  [10:02]衣俊卿:最后,祝“网络媒体龙江行”采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在黑龙江工作期间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10:04]主持人:下面请黑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国会同志介绍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概况。

  [10:04]刘国会:尊敬的网络媒体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向网络媒体的朋友们介绍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概况。我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装备工业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十五”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实现了“十五”规划各项目标。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多项经济指标创十年来新高,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端。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在上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总体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增速最快、质量最好、各方面最为和谐的历史新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10:06]刘国会:一是现代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六大优势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我省依托煤炭、石油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大省的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体,大型企业为骨干,机械、冶金、电力、煤炭、石化、建材、轻工、纺织、医药、食品等为重点,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省突出特色,培育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打造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森工等六大产业,六大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已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4.7%。一大批骨干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发电设备、舰船动力装置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中国一重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铸锻钢和重型装备生产基地,哈尔滨航空集团成为直升机、轻型运输机、支线客机、航空发动机生产基地。哈飞汽车集团、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鸡西和佳木斯煤矿机械、齐重数控装备、齐二机床、九三油脂、哈药集团等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六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开始显现。

  [10:08]刘国会:二是资源环境优势明显,又好又快发展潜力巨大。进入新世纪,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受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我省工业基础雄厚,能源原材料供应充足,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数量多,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具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可比拟的优势。正在建设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已成为我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龙头。哈大齐工业走廊将分期开发利用哈大齐沿线约900平方公里重度盐碱地,按照新体制、高科技、生态化、外向型的原则,将其建设成为多种产业相互协调配套的产业高地和经济密集区。为支持和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省政府在用地、财税、科技与人才、投资等4个方面制定了29条优惠政策。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招商品牌已经在国内外叫响,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启动区开发面积已完成58平方公里,开工项目403个,完成投资额236亿元。我省东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累计探明保有储量224.5亿吨,按照现有的生产能力可开采200年以上。东部煤电化基地就是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发展精深加工,努力延长产业链条,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电化产业基地。东部煤电化基地已被国家批准为全国7个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目前,发展规划和各项优惠政策已经制订完成,即将出台;一批大型高效环保的电力、煤炭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双鸭山鲁能集团1200万吨煤炭、120万千瓦发电机组、180万吨甲醇转烯烃和中煤集团1000万吨煤炭、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等一批大型煤化工项目纷纷落户我省。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已成为我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先行区。

  [10:10]刘国会:三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政策“洼地”效应持续增强。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环境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在硬环境方面,实现了省城至各市地高等级公路联接,铁路网络密度居全国首位,航空形成了以省城为中心,齐、佳、牡、黑为支线的网络,水运可通江达海,通信实现了数字化,电力、水资源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哈尔滨至大连高速客运专线等项目的建设,我省与关内和俄罗斯的联接将更加畅达。在软环境方面,国家实施促进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支持粮食主产区及生态功能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的政策,形成了政策叠加效应,我省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同时,我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诚信龙江”建设,千方百计为投资者降低交易成本,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并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为投资者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随着我省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服务环境、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2006年,我省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8%,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长30%,黑龙江已经成为一片投资热土。

  [10:12]刘国会:四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长方式开始向集约型转变。“十一五”以来,我省坚持科学发展,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省提出要把能源大省建成国家节能减排示范省,加快了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共关闭小煤矿433座、焦化企业7户,在东北地区率先关停小火电机组35万千瓦,为发展优势主导产业腾出了空间。2006年,列入全国千家重点耗能企业的27家企业节能96.2万吨标煤,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27%。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方案获国家批准,哈尔滨、大庆和双鸭山建立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进入审批程序,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全面启动,2006年共开工建设20项,完成投资6.9亿元。生态省建设启动任务基本完成,全省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3.6%。大庆、伊春被国务院列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启动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10:13]刘国会:五是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和谐龙江建设步伐加快。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努力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全省183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城镇居民低保水平稳步提高,农村低保制度在全省推开,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在农村全面实行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彻底消灭了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现100%覆盖。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安逐年好转,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82元和355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0.3%,城乡居民愈来愈多地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10:14]刘国会:朋友们,黑龙江发展的成果令人自豪,黑龙江的明天将更加辉煌。真诚地希望各位朋友关心黑龙江、支持黑龙江,把充满生机与活力、全面振兴的黑龙江推向世界!

  [10:15]主持人:请黑龙江省国资委副主任盖鲁林同志介绍黑龙江省国企改革情况。

  [10:16]盖鲁林:一、我省三年国企改革基本情况及成效。2003年6月,省委省政府抢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针对我省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市场化程度低、结构调整缓慢、历史包袱沉重、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果断决定把国企改革作为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和“第一硬仗”,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使我省老工业基地的突出矛盾明显缓解,完成大部分地方国有企业改制、改组任务”,“打一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总体攻坚战。”经过全省上下的攻坚克难,到2006年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三年改革攻坚战役,如期完成。产权和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国有经济比重大幅下降,历史包袱基本解决,市场化程度稳定提高,发展活力逐步显现,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有效地解决了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标志”:

  [10:18]盖鲁林:第一,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决定性胜利,所有制结构得到优化。截至2006年底,全省累计完成改制企业3302户,占应改制企业3467户的96%。其中累计完成改制的大中型企业193户,占全部应改制大中型企业201户的96%。完成改制后的大中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35户,占已改制193户的18.1%,参股和混合所有35户,占18.1%,全部退出123户,占63.8%。现保留的国有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产权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这一所有制结构改变是我省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改制企业基本上按照市场化要求合理配置资源。

  [10:20]盖鲁林:第二,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国有经济带动力进一步提高。按照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要求,通过开放式招商改制,全力推进国企兼并、破产、重组。壮大了一批强势企业。哈啤出让国有股权引进世界最大啤酒商美国AB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50万吨,全国排名由第10位上升到第4位;哈药集团与中信资本、美国华平投资、辰能投资合资合作,引进资金20.35亿元,国有资本控制力由36亿元,提高到56.7亿元;哈量集团成功并购德国凯狮公司,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达到了国际同行业领先水平。组建了一批集团化企业。我省四大国有重点煤矿通过资源整合,组建龙煤集团以来,生产经营形势持续好转。2006年实现主营收入134亿元,实现利润13.5亿元,上缴税金19.8亿元,成为我省第一家资产和销售收入“双百亿”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黑龙江石油化工、黑龙江化工、齐化工三户企业主动找帅当兵,加入了中国化工集团。中煤集团公司整体接收了哈依煤气上游企业资产,拟投资200亿元,上马年产180万吨甲醇和年产60万吨烯烃项目。劣势企业破产重组成效显著。实施政策性破产以来,我省争取中央财政补贴资金99.4亿元,列全国第一位。三年来,国家共批准我省政策性破产60户,破产终结25户,核销金融债权40.4亿元,争取中央财政补贴资金65.7亿元,安置职工15.8万人。其中,齐齐哈尔一、二机床实施政策性破产,共核销金融机构债权12.4亿元,消灭9.3亿元的亏损源,破产重组后,企业扭亏为盈,成为我国重型数控机床知名企业。

  [10:23]盖鲁林:第三,制约企业发展的历史包袱得到有效处置,企业生机活力不断增强。处置了金融债务。三年来,全省债权银行共剥离国有企业债务688.4亿元,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债务达493.2亿元,全省有近200多亿元呆滞资产被盘活。仅全省地方国有企业与信达、东方两个资产管理公司就处置了298.6亿元的金融债务。省出资企业三年来,共和解债务122.2亿元,增加所有者权益74.8亿元,降低出资企业负债率13.5个百分点。分离了企业冗员。全省有近3000户国有企业卸掉了冗员包袱,为改制创造了条件。剥离了企业办社会职能。全省共分离企业办中小学611所,涉及教职工6.4万人,分离公安机构30个。同时,全省73户地方国有企业的555个辅业单位实现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改制面达95%,共分流安置人员11.5万人。

  [10:25]盖鲁林:第四,改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完成了社保并轨试点工作。全省183万人完成了社保并轨,其中地方困难企业160.5万人,共支付经济补偿金134.3亿元。大部分改制企业职工接续了社保。124.3万人接续了养老保险,24.3万人接续了医疗保险,31.5万人接续了失业保险。拓宽了就业和再就业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哈、齐、牡、佳、鸡五个改制任务较重的市,有近50万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改制企业职工分享了改革发展成果。招商改制、资产重组使企业获得新生,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龙煤集团资产重组后,经济效益提高,先后为职工交纳了8.6亿元的社会保险;投入2600万元,提高了矿工中餐标准;偿还了拖欠职工14年之久的8.3亿元工资。2005年至2006年,生产安全投入16.1亿元,矿工人身安全条件得到了改善。改制后的哈量集团通过员工出资7108万元,回购了华融、信达及东方公司的2.8亿元金融债权,使员工股本占到企业总股本的44%。国际煤机收购鸡煤机和佳煤机,补发了职工工资、医药费、失业保险等2300万元陈欠款,在100%职工上岗条件下,支付了3亿多经济补偿金及内退和离退休安置费。

  [10:27]盖鲁林:第五,国有资产监管得到进一步强化。在改制中形成了“四见面(改革政策、改制方案、职工安置、经济补偿同职工见面)、五监督(监事会监督、产权部门监督、纪检监察监督、财务总监监督、中介机构监督)、七把关(清产核资审计评估关、招商出让关、产权交易关、运行监督关、债务处置关、民主参与关、案件查处关)”和“四查四看”(查企业转制程序和手续,看是否完备齐全;查法人治理结构,看是否按公司法的规定运作;查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看企业是否重新焕发生机;查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看是否切实保障职工利益)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规范产权交易,强力推进企业国有产权入市交易,从制度上防范了改制过程中的资产流失。三年来共组织了730宗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交易增值43.5亿元。在国资监管方面,成立了企业监督局,把监事会和财务总监队伍整合起来,联手监督,创新了监管模式,提高了对出资企业的监督质量。这一做法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载,国务院东北振兴办给予了高度评价。

  [10:28]盖鲁林:二、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国企改革工作总体部署。盖鲁林: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国资监管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上迈出新步伐,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上取得新进展,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实现新突破,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上开创新局面,在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上取得新成效,在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做出新贡献。

  [10:29]盖鲁林:目标和任务是:巩固改革成果,彰显发展活力,以培育大集团大公司为核心,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突出“五个重点”、实现“一个增强”。“五个重点”是:培育、壮大10个左右资产和销售收入“双超百亿”的大集团大公司;培育和推荐10个左右新上市公司;推动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以外的非工业企业和省属公司改制;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资监管体系。“一个增强”是:增强我省地方国有企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力。

  [10:30]主持人:请黑龙江省农委主任李荣同志介绍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0:31]李荣:一、近几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成效。近几年,我们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落实各项惠农富民政策,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省连续三年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农村形势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552元,比上年增长10.3%,比2003年增加1043元,年均增长13.8%。

  [10:33]李荣:(一)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省上下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黑龙江的优势抓住不放,坚持走“优化结构、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路子,着力发展品质优、效益高、有市场的水稻、玉米等高产高效粮食作物,加快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带。去年全省粮食总产达756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比2003年增加253.5亿斤。商品量达500亿斤以上,列全国第1位。近三年我省累计增产粮食595.6亿斤,占全国同期粮食增量的20%,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二)实施主辅换位战略,大力发展畜牧业。发挥粮食、饲草、秸秆丰富的优势,突出发展奶牛、优质肉牛、生猪、肉羊和特种养殖业,畜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去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30万吨、107万吨和510万吨,分别比2003年增长51.9%、18.5%和67.8%。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2%,比2003年提高6.4个百分点。(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农民就业领域和增收空间。把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全面启动“阳光工程”和“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强化技能培训、服务对接和权益保护等措施,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45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64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84.1%和1.5倍。(四)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深入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突出抓绿色食品总量扩张、全程监管、品牌整合和市场开拓,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迅速壮大。去年全省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1054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4150万亩,分别比2003年增长72.8%和1.3倍;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800万吨,比2003年增长1.6倍,占全国总量的1/ 5以上。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绿标认证数量、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我省农产品总量大的优势,坚持抓龙头、抓基地、抓联结,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迅速提高。去年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500户,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150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62%和1.6倍。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有107户,最大的已超80亿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牵动种植业基地面积6000万亩,带动农户185万户,户均增收1500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7.6%、21.7%和29.8%。

  [10:36]李荣:(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不断提高抗灾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三年来,全省新打抗旱水源井3万多眼,新增坐水点灌能力600万亩,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30万亩,新增水田面积1000万亩。加强土壤肥力建设。去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发展到4000多万亩。三年来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1万亩。加强农机化建设。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快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辐射和带动全省农机化加快发展。截止到2006年,全省共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518个,全省农机总动力达2570.6万千瓦,拥有农用拖拉机107.8万台,分别比2003年增长42.2%和35.6%。(七)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去年全省按照“集中抓发展,重点抓试点,面上抓推进”的要求,全面启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了全省新农村建设规划,组织实施了“百乡千村”试点,开展了中省直单位对试点乡村的帮建工作。2006年全省农村公路完成建设里程14126公里,新建饮水工程1542处、户用沼气池2.1万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发展到33个、参合率达到83.7%,大病救助农村贫困群众43.4万人次。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全省有73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

   [10:40]李荣:二、今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今年要深入贯彻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全省围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优质粮食产业。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粮食优质化率达到90%以上,力争粮食总产稳定增长。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产业。今年全省肉蛋奶产量继续实现稳定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力争达到44%以上。三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今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要发展到4600万亩,绿色食品产量达到2000万吨,主要农产品力争基本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四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今年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要发展到1600个,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以上。五是大力发展劳务产业。今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48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00亿元。六是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今年全省新打农田抗旱水源井1万眼,新建续建小型地表水源工程600处。二是加强农机化建设。今年全省要新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250个,扩大农机具拥有量,不断提高田间机械化水平。三是加强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建设。今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0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万亩。(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继续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活动,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先进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和普及。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今年全省种植业标准化实施面积达到1.5亿亩,畜牧业规范化养殖比例要提高到65%以上。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今年全省要完成500万农民的各类培训任务。(四)深入推进场县共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搞好九三分局和嫩江县场县共建试点,进一步探索路子,提供经验。支持垦区加快建设,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示范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进一步创新场县共建合作方式,努力推进共建领域向农业科技合作、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共用共享、社会事业合作等方面拓展,扩大共建成果,实现互利双赢,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五)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深入推进百乡千村试点。继续加大投入,适当扩大新农村试点范围,重点扩大并抓好薄弱村试点。继续开展新农村建设帮建工作,努力形成推进帮建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今年全省要完成16800公里水泥(沥青)路面和4000公里砂石公路建设任务。继续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今年全省要解决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加快农村住房建设,今年全省新建和改造住房10万户以上。三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继续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试点地区参合率达到85%以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今年全省要新建60个文化信息共享基层服务点,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3%以上。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低保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0:42]主持人:请黑龙江省商务厅厅长叶晓锋同志介绍黑龙江省商务工作情况。

  [10:42]叶晓锋:尊敬的各位领导,网络媒体的各位朋友: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的网络媒体龙江行活动。多年来,在网络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下,龙江商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可以进一步增进网络媒体对龙江商务事业的了解,而且对促进龙江商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全省商务工作水平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此,我代表黑龙江省商务厅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龙江商务事业发展的网络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我简要介绍一下去年以来全省商务工作情况。

  [10:43]叶晓锋:2006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全省中心工作,着力做大做强对外贸易,努力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10:44]叶晓锋:第一,坚持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推动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坚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初步实现了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定传统商品出口,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鼓励资源原材料进口的对外贸易格局。进出口完成128.6亿美元,增长34.3%,高于全国增幅10.5个百分点,列全国第11位。全省外贸依存度达到16.6%,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0%,拉动全省GDP增长约2个百分点,涉外税收对全省税收的贡献率超过20%,创造就业岗位近120万个。一是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在外贸发展金中拿出4000万元,支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32种机电产品出口超过千万美元,机电产品出口增幅分别达到105%和106%。制定出台了自主品牌发展的意见,确定了18个省级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二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美国由上年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跃升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达到8.6亿美元,增长53.5%;对香港、日本、沙特进出口分别完成6.6亿美元、6.3亿美元、4.9亿美元,分别增长297.6%、7.9%和23.1倍;对东盟和欧盟实现进出口5.2亿美元和9.2亿美元,分别增长101.3%和14.3%。三是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全省共有2128家企业实现了进出口,比上年增加262家,其中超亿美元的企业27家,比上年增加9家,超千万美元的205家,比上年增加43家。

  [10:46]叶晓锋:第二,坚持强力推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进一步巩固对俄经贸第一大省的地位。从2005年实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以来,全省对俄贸易稳步发展,保持了在全省进出口总额和全国对俄贸易额中的比重基本不变;经济技术合作水平日益提高,对俄投资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服务和推广成功经验等措施,2006年,全省对俄进出口实现66.9亿美元,增长17.8%,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2%,占全国对俄贸易额的20%。全年对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实现2亿美元,对俄投资完成5.5亿美元,均提前一年实现了战略升级第一阶段目标。新增对俄能源原材料投资合作项目19个,新开工10个,正在推进的项目总数达到85个。

  [10:49]叶晓锋:第三,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把内贸流通工作的重点放在城乡市场体系建设上,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服从服务于全省经济的大局上,着力建设“三个体系”,加大“一个力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97.7亿元,同比增长13.5 %,增幅连续三年保持在13%以上。全省商贸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达7.8%,实现税收89亿元,新增就业133.9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人员总数的61.2%。一是加强城市市场体系建设。实施了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使社区商业成为扩大就业、促进流通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哈尔滨中央大街、大庆会战大街、哈尔滨中央商城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8家企业被商务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41户国有商业企业减轻债务22亿元。二是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改造建设标准农家店5600家,配送中心200余个,新增59个试点县(市、区)和97家试点企业,拉动农村消费近10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余人,受益农民约430万人,地方税收增加1000万元。“双百”市场工程有4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3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被列入国家试点项目,带动农产品交易额7.7亿元。三是强化流通领域监测和调控体系建设。在开展节假日监测的同时,重点对600种主要消费品和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求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提高了商务部门在保证市场供应,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四是加大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力度。共查处各类行政违法违规案件4.28万件,比上年减少10.2%;新出台法规、规章8部,修订完善19部,废止36部。

  [10:53]叶晓锋:第四,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2006年我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完成营业额名列全国第12位,创历史最好成绩。加强了对哈电站等重点承包工程项目的跟踪服务,哈电站仅苏丹麦络维输变电一个项目就完成营业额1.1亿美元。哈飞汽车以技术转让方式在马来西亚建设批量组装生产线,实现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首次在马来西亚批量组装生产,当年哈飞路宝就在当地销售1.2万辆,对俄出口汽车项目全面启动。大庆市首次独自在蒙古承包油气田区块,实现了海外能源开发新突破。

  [10:55]叶晓锋:第五,坚持推动口岸和开发区建设提档升级,为实施省委、省政府“廊带”战略提供支撑。加快推进口岸和开发区建设提档升级,支持哈大齐沿线开发区加快发展。黑河大桥、洛古河大桥、同江大桥、密山铁路建设项目被列入中俄总理会谈议题并写入会议纪要。省内首条同江至哈巴内河国际水路运输集装箱航线、哈尔滨—海参崴客运班车正式开通运行。牡丹江至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班每周增至四班,齐齐哈尔、佳木斯两市航空口岸基本达到了对外开放标准。全省口岸完成过货984.3万吨,出入境人员370万人次。19个沿边市县进出口总额实现46.5亿美元,占全省贸易总额的36.2%。全省各类开发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9.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613.3亿元、税收58.4亿元、进出口44.3亿美元、利用外资3.7亿美元。今年前四个月,全省商务系统按照省政府和商务部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国内经贸政策调整,努力克服俄罗斯政策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省内贸市场持续繁荣,消费大幅度增长。

  [10:56]叶晓锋:——城乡市场持续繁荣活跃。我们把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作为内贸工作的重点。依托“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前四个月建设农家店1000多家,改造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7家。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挖掘餐饮住宿业和展览业等新的增长点。推进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双进”建设。强化消费品市场运行监测和宏观调控,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促进了城乡市场持续繁荣,消费稳定增长,保证了全省人民“两节”的欢乐祥和。前四个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10.5亿元,增长15.3%,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全省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548亿元,增长15.9%;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62.5亿元,增长13.4%,连续4年保持2位数增长。

  [10:57]叶晓锋:——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增速趋缓。前4个月,全省进出口实现39.1亿美元,同比增长6.7%。对俄贸易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比重加大。前4个月,尽管受到俄罗斯贸易政策变化及因大雪导致部分口岸间续关闭等因素影响,由于应对措施得力,全省对俄罗斯贸易额达到21.9亿美元,增长23.2%,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6.1%。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呈现新趋势。前4个月,全省机电产品出口5.0亿美元,增长21.0%,其中汽车出口1.0万辆5704万美元,金额增长80.2%。资源类进口商品中,氯化钾、钢材和纸浆分别增长32.5%、57.8%和60.8%。

  [10:59]叶晓锋:——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扎实推进。前四个月,新签经济合作项目60项,完成营业额1.4亿美元,增长3.8%;实际派出劳务5683人次,增长89.4%。其中,新批对俄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项目25个,完成营业额8,057万美元,增长22.5%;实际外派劳务2,920人,增长13.6%。新批准设立境外企业17个,投资额9606万美元。

  [11:00]叶晓锋:——口岸运行平稳,开发区各项指标稳步增长。前四个月,全省口岸完成过货344.5万吨,增长4.4%,出入境人员95.4万人次。前四个月,全省各类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164.2亿元,增长16%;实现工业产值440.2亿元,增长17%;实现税收26亿元,增长17%;实现进出口13.6亿美元,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增长16%。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可以说商务工作内联千家万户、外接国际市场,希望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继续加大对龙江商务事业的支持力度,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龙江商务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11:01]主持人:请黑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李大方介绍全省旅游工作情况。

  [11:02]李大方:一、全省旅游资源情况。黑龙江是一片充满古朴、原始、神奇色彩的土地。在旅游资源上具有四大优势,即地理气候优势、生态景观优势、边境区位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一是冰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冰冻、降雪期达4个多月,经初步勘察,山地坡向、坡度适宜,海拔1000米左右的可建大中型滑雪场的资源点近100处,冰雕、雪塑、冬泳、冬钓资源也十分丰富;二是森林旅游资源分布广。境内有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脉等林区,森林复被率达41.9%,面积居全国第一,可开发系列森林旅游产品;三是江河湖泊网络四布。境内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牡丹江、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连环湖、扎龙、莲花湖等,极具开发价值;四是湿地类型多、面积大。三江平源湿地达200万公顷,松嫩平原湿地达123万公顷,目前保护完整的湿地原始点落超过20万公顷的有迎春湿地和扎龙湿地,超过10万公顷的有兴凯湖和镜泊湖湿地,最小的原始湿地点落也有871公顷。五是西部和东部草原辽阔。草原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1.2%,达7600万亩,属全国拥有大草原10个省份之一,草种1000多种,分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几大山系与平原交汇处,具有放牧、观光价值;六是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富集。全省耕地辽阔、畜牧业较为发达,有洪河农场等现代化大农场,农业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七是野生动植物区系繁多。陆栖脊椎动物482种、两栖类13种、水栖类22科近百种。共有高等植物183科737属2400多种,植被类型多样;八是历史人文资源特征明显。古生物化石出土点88处,远古人类遗址12处,唐代渤海国,辽代、金代、清代“龙兴之地”遗址丰富,还有现代历史纪念地近50处,另有自古以来士人流入的文化遗产;九是民族文化风情浓郁。黑龙江为满族世居之地,还有赫哲、鄂伦春、达斡尔等北方少数民族,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十是对俄边境旅游拥有优势。全省沿边共有35个市、县对俄开放,有20多个一类国际客货口岸;十一是城市观光富有特色。哈尔滨的欧亚大陆风情、大庆石油文化、伊春林都风貌,以及黑河、绥芬河等口岸城市各具魅力。加之我省是粮、木、煤、油、畜牧等生产基地和重工、军工地区,与内地对比鲜明,形成独特旅游资源和产品差异。开发这些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森林文化、北大荒文化、矿业开采文化和装备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最著名的有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

  [11:05]李大方:二、全省旅游业发展情况。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按照省委书记钱运录同志多次对旅游工作的批示意见,全省各级旅游部门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谐龙江和新农村建设等,将旅游业融入到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依托资源优势,发挥旅游资源特色,狠抓落实,旅游业由接待事业型、一般经济产业型,发展到建设支柱产业型、建设旅游强省阶段,全省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连续11年成为全国旅游业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11:07]李大方:一是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得到高度重视,特色旅游支柱产业进一步确立和明晰。省委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来培育;省政府出台了产业发展政策,从经济上扶持,推动市场化运作,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11:08]李大方:二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6年黑龙江省接待入境游客106.37万人次,外汇收入4.9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48%和44.62%,分别比5年前增长48.27%和65.56%;接待国内游客5193.8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11.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1%和23.70%,分别比5年前增长55.04%和73.92%。旅游总收入350.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23%,比5年前增长72.12%。旅游业以年均14.4%的速度增长。旅游收入相当于GDP的比例也由5.23%上升为现在的5.65%。旅游产业总体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速发展条件已基本具备。2007年1至4月份,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37.6万人次,同比增长29%;入境旅游实现收入1.5亿美元,同比增长31.46%。

  [11:10]李大方:三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全省A级旅游区达到130家;漂流旅游质量达标经营场所9家;全省建成大中小型滑雪场78家,其中S级滑雪场达到24家;共有星级饭店275家;共有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9家;全省已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伊春、绥芬河、阿城、铁力、虎林等9个城市被国家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达1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80万人,经过资格认证的导游人员有1.3万人,取得导游员等级资格的5000人,取得旅行社经理资格2000余人和出境旅游领队资格1000余人。

  [11:11]李大方:四是旅游产品开发取得新的突破,配套水平明显提高。近几年来,全省已形成环哈尔滨旅游中心区向全省辐射的5条骨干长线、50多条中短旅游线、旅游区(点)300多个。18个口岸开通边境游,边境旅游线路达20多条。发挥我省地缘优势,以冰雪旅游、避暑旅游、边境旅游为主攻方向,规划并重点打造了哈尔滨旅游圈、牡丹江旅游圈、嫩江旅游圈、三江旅游圈、黑河旅游区和伊春旅游区。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发展与完善。积极推进国际航线、铁路线、交通主干线和主干线到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体系建设。全省已开通国内外航线67条(其中国际航线16条),开通旅游专列15对次,有10多条高等级公路开通了豪华旅游公交客车,黑龙江部分区段开通了界江游。供电、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得到极大改善,通讯有效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省旅游景区配备旅游环保厕所140座,景区环境卫生面貌有明显改观。

  [11:13]李大方:三、下步工作意见。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旅游工作总的思路是,以全面创新的精神,主动融入全省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全面推动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实现创新:

  [11:13]李大方:(一)创新旅游建设思路,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是全省各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抓好“六项建设”即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呼叫中心、旅游交通标识、旅游厕所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

  [11:14]李大方:(二)创新旅游产品,突出发展特色旅游。一是大力发展工农业旅游。二是适应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型的趋势,大力开发新业态、新产品。今年要重点突出温泉旅游、避暑度假、休闲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商贸旅游六大产品建设,打造新特色,创造新优势。三是大力开发有龙江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形成“小商品、大产业”,提高黑龙江旅游购物档次和经济效益。

  [11:15]李大方:(三)创新工作模式,大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一是提升省内协作层次。进一步推进无障碍旅游,确保全省旅游顺畅。加强不同地区和省际周边省市的旅游产品整合,积极推进不同层次、多种形式、跨地区,跨行业的区域联合。二是加大省际间合作力度。继续组团参加旅游交易会,与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区域联合推出大区域旅游品牌,形成区域旅游概念产品,吸引更多的省外游客来省旅游。三是密切与境外主要客源地的合作。在联办节庆、互推产品的基础上,加强与东北亚区联合促销旅游产品,共同开展诚信旅游建设。同时,进一步密切与主要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机构的交往与合作。

  [11:16]李大方:(四)创新宣传促销方式,提高市场开发专业化水平。一是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围绕中印旅游年、中俄旅游年、中韩旅游交流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以及香港回归10周年等契机,充分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黑龙江观光度假旅游。二是明确市场重点,深度开展目的地营销。在国内市场方面,围绕以上海、广州、北京等为中心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主力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三是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请进来”为主,多形式推动我省旅游宣传促销。四是以旅游节庆为平台,树立和提升龙江旅游形象。重点搞好第10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和第24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不断提高节庆活动的国际性、艺术性、群众性、参与性。

  [11:17]李大方:(三)创新工作模式,大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一是提升省内协作层次。进一步推进无障碍旅游,确保全省旅游顺畅。加强不同地区和省际周边省市的旅游产品整合,积极推进不同层次、多种形式、跨地区,跨行业的区域联合。二是加大省际间合作力度。继续组团参加旅游交易会,与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区域联合推出大区域旅游品牌,形成区域旅游概念产品,吸引更多的省外游客来省旅游。三是密切与境外主要客源地的合作。在联办节庆、互推产品的基础上,加强与东北亚区联合促销旅游产品,共同开展诚信旅游建设。同时,进一步密切与主要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机构的交往与合作。

  [11:18]李大方:(四)创新宣传促销方式,提高市场开发专业化水平。一是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围绕中印旅游年、中俄旅游年、中韩旅游交流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以及香港回归10周年等契机,充分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黑龙江观光度假旅游。二是明确市场重点,深度开展目的地营销。在国内市场方面,围绕以上海、广州、北京等为中心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主力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三是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请进来”为主,多形式推动我省旅游宣传促销。四是以旅游节庆为平台,树立和提升龙江旅游形象。重点搞好第10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和第24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不断提高节庆活动的国际性、艺术性、群众性、参与性。

  [11:19]李大方:(五)创新工作手段,优化旅游发展整体环境。积极推进“三化四游(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诚信旅游、文明旅游、规范旅游、平安旅游)”建设。一是积极推进旅游法制化建设。二是积极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推广国际标准、执行国家标准、贯彻行业标准、完善地方标准、探索企业标准。三是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推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设。四是积极推进诚信旅游体系建设。推进龙江旅游诚信建设深入开展。开展“旅游价格诚信月”活动,公布诚信旅游指导价,积极引导成熟的旅游消费理念。五是积极推进文明旅游体系建设。认真开展“亿万游客文明行”活动,进一步落实《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引导旅游者理性消费,树立健康文明的旅游观念,提高旅游者文明素质。六是积极推进规范旅游建设。进一步加大旅游行业创建的力度。以规范管理为核心,开展行业“八创(创建星级饭店、创建A级景区、创建S级滑雪场、创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旅游漂流达标经营场所、旅游企业创信、旅行社创强、导游创佳)”活动,不断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对外旅游新形象。

  [11:20]李大方:(六)加强指导、创造条件,创新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遵循“为地方和企业服务、为海内外旅游者服务”的工作方针,加强服务,依法行政,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11:22]主持人:请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赵德信介绍黑龙江边疆文化情况。

  [11:23]赵德信: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按照会议安排,我向大家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主要介绍三方面的情况,一、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省委、省政府站在文化建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了建设边疆文化大省战略,战略一经提出,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已成为加快我省文化建设的统领。

  [11:24]赵德信:为扎实有效地推进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省委、省政府于04年4月12日下发了《关于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实施意见》(黑发[2004]8号,于去年9月4日,省委下发了《黑龙江省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黑发2006[11]号)。《纲要》从我省实际出发,体现了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促进,注重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相衔接。其框架结构可概括为:围绕一个目标,设强四个支点、抓好四个保障。

  [11:25]赵德信:建设边疆文化战略提出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呈现出全面推进、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1)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人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转变,文明素质显著提高。(2)文艺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繁荣发展。文艺艺术硕果累累。

  [11:28]赵德信:二、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去年年初以来,我省根据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有利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二是制订了方案,明确了改革发展思路。三是出台一系列文件政策。

  [11:30]赵德信:三、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省文化领域各产业部门,以加快发展为主题,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培育市场,调整结构,使我省文化产业逐步向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据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全省共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24000多个,实现经营收入450多亿元,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发展思路的基本思路是:努力振兴现有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第一个方面是振兴现有文化产业。主要包括在我省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产业,如传媒业、演义娱乐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民间工艺术和艺术品业等。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主要包括动漫产业、信息网络业、会展业等。第三个方面,就是要积极发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一是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二是具有悠久的历史资源。三是具有多民族的文化优势。四是体现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

  [11:30]主持人:刚才,衣俊卿部长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黑龙江省的总体情况和工业、农业、经贸、旅游、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概况,我想大家对黑龙江能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大家在今后几天的采访中,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提出来,我们将给予详细的解答。如果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向我们的工作人员提出来,我们将竭诚为大家服好务。最后,祝采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在黑龙江工作期间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网络媒体龙江行启动仪式暨黑龙江省情介绍会到此结束。

(责任编辑:车东哲)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