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具有四大优势
关于黑龙江省旅游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
(2007年6月)
现将黑龙江省旅游业的有关情况做以介绍:
一、全省旅游资源情况
黑龙江是一片充满古朴、原始、神奇色彩的土地。
二、全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按照省委书记钱运录同志多次对旅游工作的批示意见,全省各级旅游部门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谐龙江和新农村建设等,将旅游业融入到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依托资源优势,发挥旅游资源特色,狠抓落实,旅游业由接待事业型、一般经济产业型,发展到建设支柱产业型、建设旅游强省阶段,全省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连续11年成为全国旅游业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一是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得到高度重视,特色旅游支柱产业进一步确立和明晰。省委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来培育;省政府出台了产业发展政策,从经济上扶持,推动市场化运作,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6年黑龙江省接待入境游客106.37万人次,外汇收入4.9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48%和44.62%,分别比5年前增长48.27%和65.56%;接待国内游客5193.8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11.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1%和23.70%,分别比5年前增长55.04%和73.92%。旅游总收入350.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23%,比5年前增长72.12%。旅游业以年均14.4%的速度增长。旅游收入相当于GDP的比例也由5.23%上升为现在的5.65%。旅游产业总体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速发展条件已基本具备。2007年1至4月份,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37.6万人次,同比增长29%;入境旅游实现收入1.5亿美元,同比增长31.46%。
三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全省A级旅游区达到130家;漂流旅游质量达标经营场所9家;全省建成大中小型滑雪场78家,其中S级滑雪场达到24家;共有星级饭店275家;共有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9家;全省已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伊春、绥芬河、阿城、铁力、虎林等9个城市被国家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达1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80万人,经过资格认证的导游人员有1.3万人,取得导游员等级资格的5000人,取得旅行社经理资格2000余人和出境旅游领队资格1000余人。
四是旅游产品开发取得新的突破,配套水平明显提高。近几年来,全省已形成环哈尔滨旅游中心区向全省辐射的5条骨干长线、50多条中短旅游线、旅游区(点)300多个。18个口岸开通边境游,边境旅游线路达20多条。发挥我省地缘优势,以冰雪旅游、避暑旅游、边境旅游为主攻方向,规划并重点打造了哈尔滨旅游圈、牡丹江旅游圈、嫩江旅游圈、三江旅游圈、黑河旅游区和伊春旅游区。
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发展与完善。积极推进国际航线、铁路线、交通主干线和主干线到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体系建设。全省已开通国内外航线67条(其中国际航线16条),开通旅游专列15对次,有10多条高等级公路开通了豪华旅游公交客车,黑龙江部分区段开通了界江游。供电、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得到极大改善,通讯有效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省旅游景区配备旅游环保厕所140座,景区环境卫生面貌有明显改观。
三、下步工作意见
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旅游工作总的思路是,以全面创新的精神,主动融入全省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全面推动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创新:
(一)创新旅游建设思路,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是全省各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抓好“六项建设”即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呼叫中心、旅游交通标识、旅游厕所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
(二)创新旅游产品,突出发展特色旅游。一是大力发展工农业旅游。二是适应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型的趋势,大力开发新业态、新产品。今年要重点突出温泉旅游、避暑度假、休闲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商贸旅游六大产品建设,打造新特色,创造新优势。三是大力开发有龙江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形成“小商品、大产业”,提高黑龙江旅游购物档次和经济效益。
(三)创新工作模式,大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一是提升省内协作层次。进一步推进无障碍旅游,确保全省旅游顺畅。加强不同地区和省际周边省市的旅游产品整合,积极推进不同层次、多种形式、跨地区,跨行业的区域联合。二是加大省际间合作力度。继续组团参加旅游交易会,与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区域联合推出大区域旅游品牌,形成区域旅游概念产品,吸引更多的省外游客来省旅游。三是密切与境外主要客源地的合作。在联办节庆、互推产品的基础上,加强与东北亚区联合促销旅游产品,共同开展诚信旅游建设。同时,进一步密切与主要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机构的交往与合作。
(四)创新宣传促销方式,提高市场开发专业化水平。一是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围绕中印旅游年、中俄旅游年、中韩旅游交流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以及香港回归10周年等契机,充分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黑龙江观光度假旅游。二是明确市场重点,深度开展目的地营销。在国内市场方面,围绕以上海、广州、北京等为中心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主力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三是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请进来”为主,多形式推动我省旅游宣传促销。四是以旅游节庆为平台,树立和提升龙江旅游形象。重点搞好第10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和第24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不断提高节庆活动的国际性、艺术性、群众性、参与性。
(五)创新工作手段,优化旅游发展整体环境。积极推进“三化四游(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诚信旅游、文明旅游、规范旅游、平安旅游)”建设。一是积极推进旅游法制化建设。二是积极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推广国际标准、执行国家标准、贯彻行业标准、完善地方标准、探索企业标准。三是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推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设。四是积极推进诚信旅游体系建设。推进龙江旅游诚信建设深入开展。开展“旅游价格诚信月”活动,公布诚信旅游指导价,积极引导成熟的旅游消费理念。五是积极推进文明旅游体系建设。认真开展“亿万游客文明行”活动,进一步落实《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引导旅游者理性消费,树立健康文明的旅游观念,提高旅游者文明素质。六是积极推进规范旅游建设。进一步加大旅游行业创建的力度。以规范管理为核心,开展行业“八创(创建星级饭店、创建A级景区、创建S级滑雪场、创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旅游漂流达标经营场所、旅游企业创信、旅行社创强、导游创佳)”活动,不断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对外旅游新形象。
(六)加强指导、创造条件,创新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遵循“为地方和企业服务、为海内外旅游者服务”的工作方针,加强服务,依法行政,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东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