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活,学问多,不学不问瞎忙活。”如今在山东省东平县,1000余名农村科技指导员遍布乡村,把一项项农业新技术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通过两年努力,全县100个示范村建起了11200亩玉米示范区、6万亩辐射区,近5万农户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
“最后一公里”究竟卡在哪?
专家身怀科技,农民苦盼技术,近在咫尺,就是牵不上手。农民着急,农技部门更着急。
前些年东平县组织技术人员到村里辅导时,大部分农民对此不屑一顾:“我种了一辈子地,种田还用你来教啊?”据介绍,玉米种子包衣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出苗率,还能提高产量,投入1分钱可以获得1毛钱的收益。可技术人员说破嘴农民就是不认:“平白无故花钱给种子包上衣,还费时费工费力,肯定不合算。”接山乡苍丘一村70多岁的马新田老汉觉得良种不如自己种的玉米粒儿大,硬是把10多斤良种打成了玉米糊。
技术推广难的原因在哪里?东平县农业部门有关人士分析,长期以来,一提科技培训就是开会、收听广播喇叭、发放明白纸。这种“打把式卖艺”的培训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由于传统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工作方式不科学,技术力量薄弱,导致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之间脱节。
豆山村农民王福说:“庄稼人不是不认科技,可是面对这些新玩艺儿,没有技术员进村现场指导,没有看得见的效果,谁敢拿自己的收成开玩笑?”
作为农业部科技入户示范县,东平县从两年前开始,层层遴选出10个乡镇,100个示范村,1000个示范户,划定11200亩玉米示范区、6万亩辐射区,尝试创新农技推广机制,破解农技推广难题。
技术员“捆绑”示范户
为真正把“技术直通车”开到“最后一公里”的尽头,东平县聘请省首席农业专家作为技术顾问,确定主导产品、主推技术,“专家组——指导单位——指导员——核心示范户——示范户”层层延伸的链式科技入户体系,将“最后一公里”的距离不断缩小。
同时,东平县开通农技服务热线电话,设立技术服务“大本营”,农业专家轮流“坐诊”,对症下药,形成互动。在此基础上,还将技术指导员工作动态、示范户生产活动等全部纳入电子档案,“鼠标轻轻一点,入户一目了然”。
为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他们推行包保责任制、首席负责制,技术人员直接到村、到户、到田包保村户指导培训,并建立技术员、示范户“捆绑式”考核机制。
王桂彬是担任梯门乡两个村、20个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员,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辆骑了多年的摩托车,每天骑摩托车往返近百公里。他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入户培训指导。有的群众对新技术还不信,说眼见为实,王桂彬就拍拍他的摩托车,让农民上车,带着他们到别的农户家参观学习。现在20多个示范户都成了他的好“亲戚”。
新机制促使技术指导人员扑下身子,放下架子,顶严寒、冒酷暑,搭乘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摩托车,手把手,面对面地传授技术,推广良种,实现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目前,全县示范户推广使用优良品种率、种子包衣率、合理密植率、配方施肥率均达到100%,化学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率达95%,近5万农户成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
示范户也成了“技术员”
随着科技入户的推广,东平的不少示范户也都成了村里的“技术指导员”。
彭集镇前郑海村科技示范户郑金东说,去年秋天他的玉米每亩增产了200斤。现在,他家成了农业科技的义务宣传站,每到傍晚,前来他家探讨种植知识、交流农业信息的群众络绎不绝,他带动的20多农户,亩增产也都超过150斤。村民何英杰说:“老郑就是个标杆,新技术让俺看得见学得到。这不,同样的地,去年俺跟着学,多收14袋玉米棒子。”
去年,农业部对东平县玉米示范工程项目进行测产验收显示:1.12万亩玉米平均单产506.6公斤,增产90.1公斤。示范户户均增收1080元,通过推广节本增效配套措施,每亩节约成本42元。
新技术让东平农民尝到了种地的甜头,科技示范户的牌子成了“香饽饽”,该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39%。目前该县发展起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62万亩,有24项农产品获省级以上绿色产品认证,认证面积达到18万亩,推动发展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14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