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讯 (阎明星记者初霞)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昨天喜庆20华诞,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20年来,该院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国防科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求发,副省长刘海生,原航天工业部部长刘纪原,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中将胡世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副市长张显友等领导以及国内外部分航天院校的嘉宾出席了庆典。
刘海生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航天学院师生员工表示祝贺和问候。他说,20年来,航天学院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无私奉献,面对航天、服务国防,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国防、航天和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后,地方政府将一如继往地支持哈工大和航天学院的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
据了解,1987年6月7日,经原国家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工大将控制工程系、无线电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和飞行器总体研究室合并而成航天学院。学院现设有本科专业13个,建有二级学科点18个(全部为博士点),涉及一级学科7个(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是国内航天主干学科最为齐全、规模最大的航天学院。目前,已形成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哈工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力最强的学院,涌现出了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著名光学家马祖光等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该学院现为国际宇航大学在亚洲唯一的常设分校,参与并承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空间技术培训班。
20年来,航天学院一直以承担国家和国防重点工程项目为主,2004年成功发射的“试验卫星一号”和“新体制雷达”、“空间激光通信”等成为学校的标志性重大工程项目。还培养出了各领域的专家和骨干力量,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军、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宋健教授、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等。
又讯哈工大航天馆昨天正式开馆,馆里共收集航天展品100余件,其中包括俄罗斯“资源号”返回舱、“长征一号”火箭、“东风二号”导弹、返回式卫星返回舱等珍贵的展品。据悉,这也是国内高校中展品比较齐全的一个航天馆。
整个展馆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分为三个展区,包括航天器、发动机、导弹、火箭、中国航天和世界航天发展历程、宇宙知识、哈工大与中国航天、哈工大科研展等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