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虽然室外的气温高达36℃,但是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工作者们仍然奋战在蓟县东营坊的考古现场,脸上不断流淌的汗水掩盖不住他们兴奋的表情。因为他们正在进行着天津市域内的人文史至少在距今1万年的“确认”工作。
2005年,天津考古工作者曾对蓟县北部地区开展了全面旧石器考古调查,共发现27处旧石器地点。中国科学院专家认为天津的这次考古调查意义重大,最后消灭了以省、直辖市为区域单位的旧石器考古空白区,是极为重要的发现,无论对于天津考古,还是中国考古学都具有重要意义。该项考古发现因其重大价值而入围“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考古调查后,进一步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工作没有开展,因而,天津域内的人文史至少在距今1万年的结论,始终是个“悬念”。
今年5月,因建设工程需要,在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专家指导下,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专业人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发掘队进驻东营坊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东营坊遗址位于蓟县东北部东营坊村附近。考古队员在遗址周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详细勘查,选取地层序列完整、石制品出露丰富的区域进行布方,同时在遗址区周围清理了一处地层剖面和两处探沟,以便更大程度揭露遗址的文化遗物分布情况。
根据遗址的埋藏环境和石制品特征初步推断,东营坊遗址应为一处古代人类活动场所,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