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有市民报料,在福田河田面社区河段浮起大量死鱼,有媒体对事件进行了报道。该情况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圳市长许宗衡亲自过问此事。深圳市环保局迅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发现导致鱼类死亡的罪魁祸首是高温和大雨。
现场调查,死鱼基本都是非洲鲫鱼
市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人员于6月2日14:40赶到福田河田面河段,发现确有一些死鱼漂浮在河面上,河水水观无明显异样。晶报记者在同一断面“没有闻到特别刺鼻的臭味,而且发现河道中的死鱼基本都是白色的非洲鲫鱼,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一些黑色的小鱼却继续在河岸附近水域自在地游动。”
执法人员立即沿河道向上游溯源追踪,并仔细查勘位于福田河中心公园河段的3号排放口,该排放口的污水主要来自于赛格日立公司,早期三星视界公司也通过该排放口排放。现场查勘时因正值大雨,排污口水量较大,市环境监测站分别在福田河田面村河流断面和中心公园排放口进行了采样,并对上述水样进行分析。
执法人员随即赶到赛格日立显示器件有限公司和三星视界公司废水处理站查看。赛格日立公司多年来的生产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污染物指标主要是氟离子,不含重金属离子。执法人员到该公司处理站时,其总排口未发现有废水排放,经与现场管理及操作人员了解,近期公司已有三条生产线停产,只有一条线生产,废水量很少,废水经处理设施处理后间隙排放。三星视界公司总排口有废水排放,其废水全部进入市政管网进入南山污水处理厂处理,执法人员在其总排口也采集水样一份,经监测全部指标均达标。
福田河段主要工业污染源及环保监管情况均无异常
福田河段主要排口有3个:1号排放口位于福田河起端的东侧,该污水主要来自福田看守所,在截排工程中,市水务集团已经建设了一条污水管供该所专用,该所的生活污水已经接入该条市政管。2号排放口覆盖范围是北环路以北林园东路的特皓工业区,主要是服装厂、贸易公司,环保部门逐家进行检查,均未发现有工业废水产生。3号排放口的污水主要来自于赛格日立公司,环保部门对赛格日立进行日常监管,每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和采样分析,赛格日立废水排放量为2000吨/日,今年一月至四月对该企业废水排放监测分析,均未发现超标情况。
罪魁祸首是高温天气和大雨
经对中心公园排放口和福田河田面村采样监测,现场监测水温29℃,当日气象台发布气温为28-34℃,天气闷热本身,以及天气闷热与水污染混合作用可能对鱼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黑色小鱼和非洲鲫鱼对环境依赖程度不同,也是出现两种鱼同存一条河,却出现一生一死两差异的情况。
今年4月3日福田河突现大量死鱼事件时,也伴有天气异常情况,当日,据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彭立新解释,温度突然变化、伤口感染、鱼饵有问题等偶然原因均可造成鱼的死亡,由于深圳气候闷热,使得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鱼类很容易出现缺氧死亡。
中心公园排放口和福田河田面村河段的氟化物、六价铬、铅等重金属均未超标,说明河水污染为生活污染,而非工业废水所致。但监测同时发现敌敌畏和乐果等农药指标超标严重。福田河田面村河段敌敌畏为0.0007mg/L(GHZB1-1999标准V类为0.0001mg/L),超标6倍,乐果为0.0002mg/L(GHZB1-1999标准V类为0.0001mg/L),超标1倍,说明农业或绿化方面存在不当使用农药情况,存在面源性的污染。据分析,这个季节是病虫害高发季节,农民普遍加强了农药喷洒。农作物上的农药经大雨冲洗后大量进入河道,造成农药超标,这也是引起鱼类死亡的原因之一。
建议: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深圳市环保局、福田环保局将继续加强
福田河周遍工业企业监管,杜绝超标废水排入新洲河。同时鉴于福田河的整治和截排工程已经实施,为彻底避免存在超标废水排入新洲河的可能性,要求赛格日立显示器件有限公司达标排放废水不再作为景观补充水,而排污市政管网。
水务集团应进一步做好雨污管路错接的排查,确保明晰各类废水的排放去向。同时对福田河放养鱼种进一步选择,使之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和污染冲击,又能确实发挥河流环境状况的指示作用。
相关部门对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杜绝不当或滥用农药情况。各有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和联系,形成联络制度,必要时组织联合检查组,共同加强福田河整治过程中的政府监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