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6月10日电(记者董峻)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安全压力将长期存在。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多方面制约,包括耕地持续减少、水资源紧缺、技术推广难度大、防灾减灾能力薄弱等,其中水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和利用效率低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农业用水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64%,对于水资源利用的全局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危朝安说,加快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切实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已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他提供了一组数字:目前全国每年农作物受旱面积4亿亩左右,因干旱损失粮食约300亿公斤。每年农业灌溉可用水量约3600亿立方米,在现有的18.27亿亩耕地中,灌溉面积仅8.4亿亩,尚有1亿亩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灌溉用水缺口300亿立方米。
此外,全国还有10亿多亩旱作耕地受设施条件等综合因素影响,自然降水难以充分利用。而根据国家水资源发展规划,未来15年农业可用水量将维持零增长,农业缺水形势将更加严峻。
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我国农业灌溉水每立方米平均生产粮食为1公斤,每亩每毫米降水生产粮食为0.5公斤,均仅为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有关专家测算,通过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如果将灌溉水的粮食生产效率每立方米提高0.1公斤,旱作区每毫米降水的粮食生产效率每亩提高0.1公斤,可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00亿公斤以上,相当于河南省2006年全年的粮食产量。
危朝安同时表示,水资源问题与耕地问题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疆北部、东北西部和三江平原地区有着大片后备耕地资源,可以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但由于水资源制约,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发挥。有关专家测算,如果合理利用好现有的水资源,三江平原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75亿公斤,新疆北部地区可新增100亿公斤,东北西部可新增30亿公斤以上。可见,解决水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据危朝安介绍,山西省“十五”以来,省级财政累计投资约1.74亿元,建设高标准旱作节水示范基地210万亩,并从2004年起率先利用土地出让金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建设高标准旱作农田和节水灌溉高产高效农田18.6万亩。这些田间节水设施为推广应用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奠定了坚实基础。甘肃省坚持“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用好地表水”的发展思路,通过重点推广六大节水技术模式,使旱作区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省旱作区粮食总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71万吨,增幅超过16%。
根据农业部有关规划,农田节水工作确定了分区战略,以形成经济适用、效益明显、各具特色的节水农业发展格局。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应针对春旱严重、土壤蓄水能力下降的特点,抓住春播保苗这个关键环节,重点解决玉米、大豆、水稻等优势作物春播用水问题。围绕玉米、大豆生产,重点推广坐水种、农用保水剂、深松及保护性耕作、增施有机肥等技术;围绕水稻生产,重点推广“三旱”整地、浅湿灌溉技术。
——西北地区,应针对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常年旱灾频繁的特点,在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应适当压缩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以特色经济作物、小杂粮、棉花为主导作物,重点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围绕马铃薯、玉米及小杂粮生产,重点推广集雨水窖节灌、覆盖集雨种植技术;围绕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重点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围绕小麦生产,重点推广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华北地区,作为我国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的主要产区,应针对水资源缺乏、利用效率低、地下水超采等问题,重点解决好冬小麦、蔬菜等高耗水作物的节水问题。围绕冬小麦、玉米、棉花生产,重点推广农田综合节水技术、免耕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控制性节水灌溉技术;围绕蔬菜、瓜果等生产,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
——西南地区,应针对土层薄、粘重,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季节性干旱缺水等问题,通过工程和农艺措施,重点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围绕小麦、大豆、蔬菜、茶叶和水果生产,重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围绕水稻生产,重点推广生物覆盖、浅湿灌溉、水旱轮作技术;围绕玉米、薯类生产,重点推广粮肥垄作立体种植技术。
——东南地区,应针对区域性、季节性干旱的特点,围绕水稻生产,重点推广水稻浅湿控制灌溉、旱育稀植抛秧等技术;围绕特种经济作物和果菜生产,重点推广集雨节灌或水肥一体化技术。
危朝安最后表示,今后将从强化农田节水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农田节水模式、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以及加强科技支撑等方面大力推动农田节水工作,突破水资源约束,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