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迈入金融全球化的门槛,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环境已完全不同于过去。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外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压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夏斌近影
如何在改革与开放的同时,确保金融的稳定和生态改善,关系着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金融改革环境今非昔比 问: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中国目前的金融改革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夏斌:21世纪特别是近三四年,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环境已完全不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概括那一时期中国金融改革的特征,一是经济处于刚起步阶段,既缺乏人才、技术,又缺乏资本。
因此,积极吸引外资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政府及时推出B股,海外大量举债贷款,运用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等等。二是当时国内任何一项新的金融制度与改革政策的出台,几乎对世界经济与金融环境没有什么影响,仅仅是引起海外人士注意而已。
但是,今天的情况大不一样。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格局与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地位与影响发生了微妙变化。这些微妙变化具体概括有三个方面:世界货币流动性增多;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看好中国、投资中国、购买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资金投资的主要选择。
经济建设基本不缺资金 问:面对新环境,中国下一步金融改革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是什么?
夏斌:中国货币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必须认识清楚,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是应该防止货币过多,引起高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过快上升?还是应防止货币过少,引起通货紧缩?这是下一步金融改革与开放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近4年的数据表明,从总量看,中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基本不缺资金。2003年至2006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约10%,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约17%。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完全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在目前的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迅猛增长,中央银行对冲操作难度越来越大,导致担忧货币供应太多。因此,从货币政策角度看金融改革,重要的不是总量问题,而是传导机制、结构问题。一些企业资金短缺,不是总量问题,而是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尚存在严重不足,不能把高储蓄转为对企业的有效投资。
改革首先要看好“国门” 问:您提出“中国的金融改革首先要看好‘国门’”,所谓“国门”应当怎样理解?
夏斌:中国的金融改革首先要看好“国门”。所谓“国门”,就是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和放开外资对中资大金融机构持股比例限制的三个改革进程。这三项改革最终要实现完全市场化,但彻底的市场化需要一个过程,要结合中国经济内在的承受能力,把握好节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金融又是弱项,弄得不好,最容易使中国经济出现全局性难以收拾的问题。而相对于对内开放,目前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速度并不慢。
在正确把握金融对外开放节奏与次序的同时,必须加快国内金融改革与全方位创新。其紧迫程度是中国金融过去28年间从未遇到过的。理由有三:一是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已宣告迈入了金融全球化的门槛,中国金融运行与金融改革已不仅仅是中资金融机构一方在孤立地进行,而是在“与狼共舞”的时代,不改革,就会被打败。二是中国金融体系严重滞后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存在明显反差与矛盾。中国经济仍在高速成长,靠的是投资拉动、外贸带动和大量外资的支撑与补充,但这种状况是不可能持续的。三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外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压力之大,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
我们要迎接更大的开放,必须改变很多制度;为了适应这些新制度,必须要壮大自己的机构,培养自己的人才。在这些方面,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李霞)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司4月24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提出了“十一五”中国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
从中国第一只私募产业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获批成立,到正在举行的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一个直接融资平台的搭建,中国在金融改革方面一系列的试验正在天津破冰试水。
延伸阅读:
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述评:
近一个时期以来,相继召开的两次重要金融会议格外引人瞩目,议题之重大为近年来所罕见:2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金融改革发展工作;此前,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总结了近几年金融业发展状况,全面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详细
·转折期的新机遇
发展期的新挑战
·
·
·
刚刚闭幕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勾勒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即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以破解长期制约其落后农村发展的金融难题。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举行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成重点
·
以往主要依靠国家指定的重点项目作为主要业务,并享受国家财税政策“惠顾”的政策性银行,今后将开始与其他商业银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展开业务竞争。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启幕
政策性银行改革将破题
农行改革方案定调:“整体改制
服务三农” 20日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争论已久的农行改革方案最终定调:“整体改制,服务三农”。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的明确,有望使得农行改革在2007年取得重大突破。
·新一轮金融改革大幕开启
农行改革思路定调
四大银行新思路
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 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相继提出了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成为我国四家大型银行共同的目标。
·
2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和调控机制,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此前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发挥金融的服务和调控功能,进一步提高金融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当前,需要更加有效运用金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一个国家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这项制度的建立有望在近期迈出实质性步伐。
·
·我国力保金融安全和稳定
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过去的一年,当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迅猛但同时各方面潜藏矛盾最为复杂的一页。而作为支撑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金融业,却在一片“波澜壮阔”的涌动中稳步向前,大戏联幕而出,而精彩仍在继续。
金融改革总体向好
各界畅言发展良策
建行、中行、工行先后成功改制上市,农行在历经了去年一年的争论后也终于明确了改制方向———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基本完成,村镇银行试点成立———农村金融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金融改革总体向好,资本市场形势不错,但在前进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
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银行制度是银行业现在的重头戏。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中国银行体系的内部改造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要想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成果,最终还是要回到由外而内的轨道上来。
新华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王优玲)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19日表示,我国银行业改革总体取得成功,但目前改革有些还在浅层次进行,基础还不牢固,有待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