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三院和南通市创建“无红包医院”的故事
本报记者郑蔚陈琦芳
“全国首家无红包医院”南通三院的实践对我们不无启示:光明的规则要战胜丑陋的潜规则,关键是“规则”的制订者要身先士卒成为规则的执行者和潜规则的抵制者
在这场事关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的规则与潜规则的搏弈中,代表着法律规章、公德良序的规则终于取得了令人欣慰的胜利
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大卫告诉记者,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南通市从今年起在全市推广“无红包医院”,已经有195家医院主动挂牌,接受社会监督
一块历经11年风雨的“无红包医院”铜牌,让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赢得了“全国首家无红包医院”的称号。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视察南通三院时,在得到多位病员“没送红包”、“送过,但医生不收”的证实后,热情地肯定说:“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总书记提倡的和谐医患关系”。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大卫日前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我们,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南通市从今年起在全市推广“无红包医院”,已经有195家医院主动挂牌,接受社会监督。
一只“红包”和一句口号
说起11年前南通三院提出“无红包医院”口号的初衷,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陆军脑海里总会呈现一个挥之不去的特殊“红包”。
那时,红包之风也吹到了南通。尽管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下文件允许医生收红包,但红包成了医患之间不成文的“规矩”。有一次,三院组织专家下乡巡诊,一位老农给医生塞了一个红包。这红包拿在手里很厚,可打开一看,在场的人全惊呆了:总共50元的红包里面全是块票、毛票,5毛的、1元的、5元的,最大的面值是10元。当专家们几经周折找到送红包的农民家时,眼前的一幕更让他们震惊了:祖孙三代居住在一间家徒四壁的茅屋里,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红包啊!
不能让患者雪上加霜!三院领导下决心整治红包问题,定下“铁规”:不论病人出于何种动机送红包,医护人员一律不准接受。那年12月,三院自己挂出了“无红包医院”的铜牌。该院48位专家共同发出倡议,喊出了创建“无红包医院”的口号。院长王陆军在南通电台向全市人民承诺:哪个三院的医护人员收了患者的红包,患者就可以把三院门口“无红包医院”的铜牌砸掉!
从此,“无红包医院”就像一柄自律之剑,由三院人自己悬在了自己头上。时至今日,王陆军仍记得刚开始那段“如履薄冰”般的日子——每天早晨上班进大门时,他总要先看看“无红包医院”的铜牌还在不在,担心真被患者砸了。
果然,在最初推行“无红包医院”的日子中,院方还是查实了几起个别医护人员收受红包的事,尽管是出院病人向医生表示感谢而主动送的红包,院方还是按“铁规”进行了处分。1996年春,南通市纠风办和市卫生局通过近半年的明查暗访,为三院正式挂上“无红包医院”铜牌,全国首家由政府命名的“无红包医院”正式诞生了。
记者感悟:南通三院当时的医疗硬件设施和医护人员的收入,别说在全国,就是在南通都不是最好的,是什么让他们敢于给自己提出别的医院、别的城市不敢提出的要求?是什么让他们坚守“白衣天使”的誓言?我们很想知道南通三院首倡“无红包医院”与南通这座城市文化传承的关系,王陆军想了想说,南通人比较厚道,最不屑做的事情就是“落井下石”。看到来自农村的患者那么困难,再拿他们的红包,让患者雪上加霜,等于落井下石,从良心上讲不过去啊!
一项制度和一种氛围
南通三院肝病科医师张建栋四年前从学校毕业时,前来招聘的南通三院人事干部就对他明说:“三院是‘无红包医院’,严禁收红包的。”小张当时就没往心里去:“这不会是真的吧?哪家医院会说自己是‘收’红包医院啊?”
没想到南通三院是动真格的。收不收红包,也确实拉开了三院医生和另一些同行的收入差距。三院的几位骨干有时觉得很郁闷:同样去出席一个学术会议,三院的专家是骑自行车去的,停车时“老坦克”发出“哐啷铛”一声;别的医院专家开私家车,锁车时用遥控器“嘀”的一声,多潇洒。
尽管如此,三院医护人员却没有人愿意成为砸掉“无红包医院”牌子的始作俑者。三院的领导班子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要杜绝“收红包”的歪风,必须形成全院拒收红包的氛围——如果药房收了药商的“回扣”,妇产科医生就会不服气;如果院领导收红包,脑外科开刀医生就会想:我收红包还是凭真本事,你院长收红包只是靠位子,你凭什么管我?院领导带头拒收各种商业贿赂,形成了各部门、全方位拒收红包的整体效应。
同时,三院又为医生搭建事业的平台,积极为医护人员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努力营造医院和谐的文化氛围。王陆军说:“我们既要提倡不收红包,又要为医生买轿车创造条件。”
11年来,三院的“无红包”制度不断完善:病人入院时,医院送上一份《告病人及家属书》,与他们签订“医患道德合约”,明确告知患者不要向医务人员送红包;医院建立了回访制度,由医院领导直接负责接受病人及家属举报;在病人出院办理手续时,请他们填写《病员满意度测评表》;在病员出院后,进行信访或家访。医院还专门聘请了市政协、文化、教育、新闻、社区等外部监督力量……严格的制度下,三院没有流失一名人才,张建栋们也在三院干得挺欢。
记者感悟:这是一场规则与潜规则的搏弈。不少有关医德医风的法规和管理条例都严令禁止医生收红包,那为什么有的地方医生收红包会泛滥成灾?究竟是什么让规则输给了潜规则?南通三院的实践对我们不无启示:光明的规则要战胜丑陋的潜规则,关键是“规则”的制订者要身先士卒成为规则的执行者和潜规则的抵制者。当自觉执行规则成为“全民共识”,形成氛围,潜规则就不攻自破了!
一座城市和一个品牌
10年了,三院在南通依然“鹤立鸡群”。说起这事,南通市卫生局局长蒋志群对记者坦言:确实有过犹豫,担心法不责众,在全市推广“无红包医院”会“喊得出口号、树不起牌子”。
2006年秋天,南通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八荣八耻”教育。市委书记罗一民、市长丁大卫找来蒋志群,提醒他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为民分忧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无红包医院”的意义。蒋志群向我们透露:在召开第一次行风建设会议后,市卫生局还只是笼统地提出了“创建人民满意医院”,但该方案没能在市纪委书记王正宇那里通过:行风建设应当抓住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不敢明确提出创建“无红包医院”?
市卫生局统一思想,决定全市医院共同推广“无红包医院”!随后,南通卫生系统出台了“推进‘无红包医院’十条措施”,各家医院也针对各自特点推出特色规定。半年多来,南通各家医院里的“红包”现象已大大减少。蒋志群说,创建“无红包医院”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使做不到100%“无红包”,也要做到发现后100%严处。
挂牌“无红包医院”后,医生在病人的眼睛里读到了更多的尊敬。而医生们则说:“不收红包,也让我们心里更坦荡更快乐!”
记者感悟:在这场事关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的规则与潜规则的搏弈中,代表着法律规章、公德良序的规则终于取得了令人欣慰的胜利。此刻,我们想起了南通市长丁大卫的话:“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仅要强化医德医风教育,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加大对医疗的投入,使医疗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同时为医生创建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生的氛围……”在南通所有正在创建“无红包医院”的医护人员身后,我们看到的是整座城市的理想和正气、尊严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