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大桥一瞥。
踏着午后暖暖的阳光,我们走进西螺。
西螺位于云林县北部,是台湾南部的垦殖重镇。这里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早在康熙年间,便有大陆移民陆续前来开垦。
西螺与浊水溪,相依相邻。特殊的地理条件,特殊的历史际遇,使西螺在台湾人心中有了不同寻常的符号意义。
岁月悠悠走过,在古镇刻划出道道风情。
延平路是当年西螺最为繁华的三条街道之一,现今街上还保存了不少古洋楼建筑。
许捷发,一家贩卖茶叶的老店,专做来往大陆的茶叶买卖。建筑为传统的长条街屋形式,前后三进,中设天井。立面风格朴实,细部装饰丰富细腻,假山墙、雨庇、凹字形阳台、垂直立柱,交叉的几何变化,稳重典雅却不呆板。
据说,在延平路最兴盛时期,沿路酒家多达16家,留学日本的学生每年都有数十名,一时文风鼎盛生意兴隆。如今,西螺的商业中心已转移,老街上一些商店也随时间消失,只剩凄清寂静的长街,稀落的人迹,凭吊昔日的辉煌。
出延平路,上堤岸,有一精致的小亭,安置有一尊台湾现存最大的“泰山石敢当”,此乃地方居民为了防堵水患,祈求平安,于清道光七年所立。
石敢当高五尺六寸,加上基座更达丈余,上端刻狮头,阔嘴宽鼻的造型,拙稚有趣,脸上须眉俱现,雕工相当细致。
堤岸外,就是台湾的母亲河——浊水溪。
西螺的兴衰起落,与浊水溪密不可分。浊水溪不但是西螺世代居民安身立命的泉源,也是西螺镇昌荣的动力。西螺4000公顷的农田,依赖浊水溪的灌溉,而成为农产丰饶的“嘉南谷仓”。
浊水溪还是台湾的天然分界线,溪南为热带气候,溪北为亚热带气候。不过,“浊水溪”这个地理名词,随着台湾政治的演变和选举的挑动,慢慢发展成为“本土派”和“外省人”的政治分水岭——北部民众多支持泛蓝,南部多倾向于泛绿。一条浊水溪,在此却有了特殊的政治含义。
沿堤岸西行。远处,一座红色大桥如长龙飞架,这就是曾有“远东第一桥”之称的西螺大桥。
起自云林西螺镇,终于彰化水尾村,全长1.93公里,横跨浊水溪,钢铸的鲜红桥身在浊水溪绿野平原上飞出优美的线条。黄昏时,霞光烧天,形成绚烂的背景,衬得西螺大桥越发宏伟,“红桥夕照”就这样成了西螺八景之一。
大桥建成于1953年。在那个年代,仅有两车道的西螺大桥,成为联系西部平原的主要交通动脉,带领台湾从农业时代走到工业时代。
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一座座跨越浊水溪的大桥逐一兴建,西螺大桥交通功能逐渐被取代,铁桥也因长年日晒、风吹、雨淋而斑驳锈蚀,更因每次的维修经费高达数千万元新台币,而一度传出公路局有意拆毁西螺大桥。
为了凝聚民众对西螺大桥的关注,“螺阳文教基金会”每年都会在春假期间举办“西螺大桥观光文化节”,希望重新唤起台湾人对西螺大桥的回忆和依恋。对西螺人而言,大桥不只是曾经走过的路途,更是离乡背井的游子,日夜系念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