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姚润丰)黄河即将进入今年的主汛期。尽管黄河下游已初步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尽管小浪底水利枢纽经过7年运行已基本具备防御黄河千年一遇洪水的能力。但由于黄河自然条件复杂,河情特殊,河道情况千变万化,一些突出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仍然是黄河防汛人的心头之痛。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近日接受“防汛江河行”采访团采访时说,与黄河打交道的人都知道,黄河目前正面临水少沙多,下游河道萎缩,“二级悬河”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下游滩区群众众多等五大威胁,使得主汛期期间必须以临战的姿态做好迎接各类洪水的准备。
水少沙多,水沙异源。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是长江的3倍,最高含沙量911公斤每立方米(陕县站)。黄河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沙量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人民治黄以来下游大堤被迫四次加高,平均加高了2米至4米,但防洪标准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
洪水峰高量大,预见期短。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的预见期只有8个小时,对下游防洪威胁最为严重。1958年和1982年洪水均为此类洪水。
黄河是条“悬”在人们心中的河。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下游河床普遍高于两岸地面4米至6米,黄河洪水全靠两岸堤防挡御。其中,黄河河床比新乡市地面高出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5米。由于“悬河”的存在,洪水一旦漫滩,偎堤水深可达4米至5米,临背水头差一般达8米至11米。即便发生渗水、管涌等险情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由于黄河下游为强烈堆积性的平原河道,在宽河段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为确保防汛安全,黄河防洪修筑了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446处、总长度851公里、共10712道坝垛护岸的险工及控导工程,这些工程有石料裹护,主要作用是控制河势主流,减少水流直冲大堤;第二道防线就是2000余公里的设防大堤,以抵御较大洪水的威胁。
黄河下游滩区群众众多。下游河道涉及河南、山东两省15个市43个县(区),滩内居住有181万人,有耕地375万亩。当前,若发生8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滩区基本全部受淹,群众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洪水预见期短,加上“二级悬河”的存在,小水漫滩后,将首先淹没群众撤离的道路,使群众迁安、救灾工作更加困难。
黄河河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治黄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李国英对此表示:“黄河安危,事关大局,做好黄河防汛工作绝不能心存侥幸、掉以轻心”。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