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消息(实习记者田玉珏):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天津自实施防沙治沙工程以来,林业部门把科技兴林、科学治沙作为治沙工程建设的重要措施,总结出了适合天津实际的治沙模式,为天津防风固沙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针对天津气候异常干旱的实际,林业部门在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造林技术标准,大力推广节水抗旱综合技术措施,使用生根粉、保水剂、地膜覆盖等实用技术,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蓟县针对困难地整地难、造林难和成活保存难这三大难点,推出了三项新措施:一是打破常规整地法,应用深坑蓄水(坑的深度为40-50cm)、机械碎石并客土整地技术。二是合理配置,依据困难地造林的不同立地条件,逐个进行树种设计,按照40%常绿林(针叶侧柏、沙地柏、油松等)、50%彩叶林(黄栌、火炬、五角枫)和10%花灌木(山桃、山杏和爬藤)的比例进行混交。这样有绿有彩、有花有果的设计,达到了见效快,景观好的效果。三是科学栽植,引水上山,利用高压泵、高压管道引水,确保充足的造林用水;引进、应用新型节水抗旱措施,除了在栽植穴内施用保水剂、对苗木喷施生根粉、打浆栽植和覆地膜外,还引进高科技“控水袋”技术,全面提升了天津困难地造林的科技含量。
作为改善沙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点工作,天津防风固沙工程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天津市林业局治沙处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天津两大主要防沙治沙工程已经为天津林业生态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蓟县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完成治理面积55.52万亩,涉及宝坻、武清、北辰、西青四区的津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已完成造林近20万亩,沙区的林木覆盖率由最初的0.3%提高到目前的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