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保税港区是省市合作的新形式,上海与浙江的合作,我们‘洋山深水港’的名字上并没有冠有地域名。”洋山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方雄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笑言。在他看来,这是洋山深水港最有特色的地方之一。
不过,洋山港的正竭力打造的最新特色可能更吸引人。
“目前进入洋山保税港区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由于政策上面的倾斜和优势,我们将来会在金融业等行业整合发展。”方雄透露。
截至2007年5月底,包括达飞、叶水福、礼才、中储、普洛斯、丰树、施洁、海博斯班赛在内的44家中外知名企业已经注册洋山港保税港区,“这些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在1000万美元以上,总投资约76亿美元”,范围涉及第三方物流、贸易、货代、船代、报关、保险、金融等多个直接参与物流服务或为物流服务提供配套支持的业务环节。
据了解,目前保税港区产业发展导向有:展示交易、加工制造、金融、研发创新、航运物流等服务。在金融产业方面,洋山港已具备相当的产业政策基础。
这些政策包括:经国家金融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批准,境内外金融机构可以在保税区内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经营有关金融业务;经批准的保税港区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经批准的保税港区中外资金融机构可以经营离岸金融、境外融资、对外担保和其他特许业务。
不仅如此,在保税港区叠加的政策优势下,保税港区企业可以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和资本项目外汇专用账户;不实行外汇核销;企业外汇收入可以全额留存;企业外商投资者的利润、股息、红利可以汇出境外。
“我们不仅有周边城市的帮助,还有政策的支持。港区内企业的货物流通都是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国家给保税港区的政策是把所有特殊区域的功能都合并在了一起,同时发挥了区域优势和港区的功能作用,是机遇也是挑战。”方雄认为:“现在政策已经非常全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进行政策的整合,发挥这些政策的作用。”
方雄的话在小洋山港口区域一期的繁忙景象中得到印证。透过港区办公楼的巨大玻璃窗,可以看到,宽阔的岸边,能同时举起两个货箱的吊机一溜排开,码头上,集装箱卡车往来穿梭。
据悉,洋山深水港规划吞吐量2010年达到1500万标准箱,2006年首年运作就达到了323万标准箱,今年1-5月,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约210万标准箱,港区单日集装箱最大装卸量超过2.4万标准箱,洋山口岸进出货值约280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左右。快速增长的集装箱给产业在保税港区的集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巨大发展空间。
洋山保税港区具有集装箱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等综合功能。其封关运作面积8.14平方公里,其中小洋山港口区域2.14平方公里,包括已建成的一、二期码头9个集装箱泊位,是集装箱装卸、中转的功能区。陆域园区6平方公里,分口岸查验区、港口辅助区、仓储物流区、国际中转区等功能区。目前,园区内已建成物流仓库面积20万平方米,还有75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库正在建设中,其他在建的工业及商业项目18万平方米。陆域园区主要发展和提供集装箱港口增值、进出口贸易、出口加工、保税物流、采购配送、航运市场等产业和服务功能。
“三期码头A区正在加快建设中,预期今年12月正式投入运用。”方雄告诉记者。
“洋山保税港区作为惟一的跨省市合作的保税港区,是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联动,同时通过与周边港口的合作来发挥作用,使周边地区也都能获益。”方雄介绍。
记者了解到,目前,保税港及周边地区具有畅通的交通运输网络。水路方面有已经开通与外高桥港区之间的“穿梭巴士”式的集装箱驳运系统,规划建设中的内河运输网络;铁路方面:浦东铁路临港段和集装箱铁路编组站已经建成;航空方面:经A2、A30可快速联通浦东国际机场;高速道路方面:可通过A2、A30和A20沟通市内高速路网,方便地连接长三角跨省市高速路网;轨道交通方面,连接市中心的轨道交通11号线也在规划建设中。“其中,海铁联运加强了与江浙、安徽的连动,海海联运则加强了与沿海港口的合作,是对传统物流方式的挑战。”方雄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