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与会代表正在认真听取报告。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有关部门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和中央文明委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推动诚信建设,近日,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举办了“诚信·和谐”论坛。中央纪委等单位以及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围绕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作了发言。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孙晓群作总结发言,并对中央直属机关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当前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诚信建设的表率,中央直属机关要发挥好带头和示范作用,努力走在全党全社会前列。
现将论坛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诚信建设的表率
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孙晓群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不断推动诚信建设深入开展。当前,加强诚信建设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诚信建设的表率,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和促进全社会的诚信建设,用党风政风来影响民风。
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做诚信建设的表率,首先要打牢践行诚信的思想基础。党的诚信是建立在全党理想信念一致的基础之上,并集中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中,同时又反映在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上。共产党员做诚信的表率,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政绩观,把党的纲领、宗旨、使命、纪律从外部要求内化为个人意识,形成党性修养、组织观念,在行动上彰显出党性原则,做到内诚于心,外信于民,进而做到自觉、坚定和慎独。
第二,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做诚信建设的表率,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源泉在人民,所代表的根本利益也在人民。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同人民群众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联系,并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和智慧。在当代中国,能否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否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能否兑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庄严承诺,是衡量和判断我们党和每一个共产党员是否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准。
第三,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做诚信建设的表率,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到言行一致。立信、守信是治党治国的重要原则,取信于民是政治的运行基础,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言行一致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党员和领导干部在诚信建设中,个人诚信这个基础打牢了,表率作用发挥了,就会为党的整体形象增光添彩,也必然会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第四,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做诚信建设的表率,要突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各级领导干部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和决定因素。党和政府能不能取信于民,群众主要看各级领导干部的言行表现。所以,在诚信建设中,领导干部更要带头讲诚信,并以此来带动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可以说,领导干部的诚信建设,不仅关系到个人品德问题,而且关系党和国家的为政之本。
加强领导干部的诚信建设,还要体现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上。作风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政绩观的外在反映,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较高执政能力,是否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判断一个政党能否为民执政谋福,是否值得信赖和支持的重要标准。我们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树立八个方面良好作风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从领导率先做起而收到从严治党的成效。
中央直属机关各单位是党中央的工作部门和直属机构,其干部表现、工作表现对全党全社会具有较强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中央直属机关应该而且必须走在前头,自觉为全党全社会作出表率。
一是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各单位要把诚信教育作为机关干部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使诚实守信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要将诚信建设作为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机关党建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把它与学习贯彻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和迎接十七大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作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和谐机关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和谐机关建设。
二是加强相关机制和制度建设。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和一些措施办法来引导、保证、监督、制约,以至必要的惩戒。比如在全社会建立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损的机制;制定诚信激励制度和欺诈失约惩罚制度;在各种工作和人事考核测评中引入诚信道德内容,在一些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岗位职责中做出相应的规定;以及强化学校的教育,新闻媒体的宣传、曝光,社会的舆论监督等等,这样就形成了诚信建设的强大合力,也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是加强对诚信建设的领导与推动。中央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都要响应中央号召,重视诚信建设,把它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促进业务工作的有力抓手,统筹安排,认真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诚信建设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并根据中直系统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帮助做好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推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作出贡献。
促进政务诚信建设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袁 春
政务诚信建设是行政效能监察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政务诚信的最终行为结果必然反映于政府的行政效能和行政效率等方面,行政效能监察对政府行政效能和效率进行监督监察时,就必然要对政务诚信进行监督监察。从行政效能监察角度,促进政务诚信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
政务公开让行政机关和公务工作人员的行为在“阳光”之下进行,可以对政务诚信进行有效监督。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都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公开的内容和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这就要求加强对政务公开的效能监察,突出对政务诚信的督促检查。
通过设立政务诚信举报电话、投诉信箱和网上投诉等,积极拓宽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举报投诉渠道。充分利用各种监督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形成监督合力。行政监察机关在效能监察中,要加强对政务诚信的明察暗访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效能监察政风行风评议中,把政务诚信作为评议的重要内容,并把评议结果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严肃查处违反政务诚信的问题,强化责任追究。对政务工作人员个人违反诚信的,严格追究个人责任,对单位部门违反政务诚信的,严格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要把查处结果记入公务员个人诚信档案或廉政档案,与公务员考核奖惩、职务晋升挂钩。对一些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增强震慑力。
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会长 陈 瑛
提倡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当前人们正经历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发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尤为重要。
首先要提高对于诚实守信的认识。什么叫做诚实守信?简单地说,就是对人对事全心全意,不掺虚假,口心如一、言行一致。但是我们共产党员、国家干部的诚实守信,不能停留在这样朴素的水平上,要把它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也就是要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
“诚信”从来都是和“义”联系在一起的,古人说“信近于义”,现代人们也常说“信义”。这就是说,诚信是有层次的,我们要讲的诚实守信必须是符合“道义”的“大信”。譬如,医生为了病人的健康而安慰病人,可以说假话隐瞒病情;被逮捕的战士,可以欺骗敌人说“不知道”。这表面看来似乎不符合诚实守信,可是从根本的立场上,这正是更大的诚实守信,是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
诚实守信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焕发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提升自己的诚信水平和道德修养,做到对人诚、对党诚、对己诚。
塑造诚信党校形象
中央党校副校长、机关党委书记 孙庆聚
中央党校是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的学校,它的全部特点都来源于一个“校”字,决定于一个“党”字。党校姓党是其根本特点。党校是党的理论人才荟萃之地,是其重要特点。以上两个鲜明特点,决定了党校的教育诚信建设必须重点抓好党校姓党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
坚持党校姓党原则,抓好党校姓党教育,筑牢干部诚信教育的政治基础。党校的教员要教党,学员要学党,教和学都是为了党。党校历届校委班子也一直努力贯彻党校姓党原则,狠抓党校姓党教育,把党校姓党原则贯穿于党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使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在党校形成制度和风气。这就为党校的诚信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同时,也凸显了党校诚信建设的鲜明特色。
坚持从严施教,从严治学,抓好师德师风教育,筑牢干部诚信教育的道德基础。打铁先要本身硬,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党校的教员要教育学员诚信,首先自己必须接受诚信教育,做到诚人者先自诚,信人者先自信。
教员的诚信教育应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抓好政治纪律的教育,保证教员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做党的思想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二是抓好学术道德教育,保证教员自觉抵制学术腐败,坚持从严治学,努力做学风严谨、学养深厚、学德高尚的大家名家。
增强新闻报道社会公信力
新华社副总编辑 俱孟军
诚实守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媒体在现代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加强新闻真实性建设,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公信力的基础。一个时期以来,新闻界违反真实性原则,搞有偿新闻、作虚假报道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新华社党组在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中,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作为“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华社明确规定,采编人员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新闻事件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得根据道听途说写新闻,不得引用互联网上未经核实的材料或数据;不得将存在疑问的事实写进稿件;不得对新闻事实进行夸大渲染。
为推动记者深入采访,新华社建立了每周评稿制度,评出一周报道亮点和“有明显改进余地”的报道,在全社范围内公布。对于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报道,通过内部考核办法予以处罚。
新华社高度重视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制定了《关于在新闻报道中实行回避的暂行规定》、《新华社业务部门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10条规定》等规章制度。比如,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可以避免因人情和社会关系而导致的报道偏差,防止“以稿谋私”、“以情谋私”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做好诚信舆论宣传
人民日报社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李雨生
从人民日报多年的实践来看,中央新闻单位以及全国传媒业必须带头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决策,在诚信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舆论引导,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加强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传媒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积极引导人们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荣辱、讲诚信、树新风,在全社会营造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的诚信风尚。
诚信建设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找素材,通过对诚实守信的典型给予舆论支持,营造氛围,树立标杆,引导和动员广大党员群众把诚信意识根植于心,以诚实守信的形象立身于世。
作为党报,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维护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必须以诚信为本,努力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要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的心声,在新闻宣传中充分体现媒体的诚心和诚意,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
舆论宣传有亲和力,才能吸引读者,赢得信任。在新闻宣传中,要多反映群众的切身利益,多报道群众关注的问题,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引导和教育群众,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把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落实到报纸版面上。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研究员 陈文玲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必须把加快建立我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信用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力推进。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信用制度。与现代信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信用服务企业主体、信用制度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基本形成,信用市场体系有较大发展。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失信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规范有序地向前推进。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把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规划工作,做到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建立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做到管理机构、工作方案和组织实施三落实。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协调的指导机构,指定有关部门具体负责日常监管,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中宣部机关党委副巡视员 杨兰霖
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积极践行基本道德规范,形成浓厚的社会诚信氛围。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诚信道德建设的主线。要认真践行“八荣八耻”基本道德规范,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推动全社会形成扬荣弃耻、共促和谐的良好风气。
改进党政机关作风,带动全社会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党政机关是党和国家的职能部门,担负着重要职责,抓好自身的诚信建设,不仅能够为全社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而且能够树立良好的作风形象。两会代表提出“要使企业和个体诚实守信,政府首先要做到诚信。”改进机关作风就是不搞说一套做一套,不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
领导干部、领导机关的诚信建设要和改进作风紧密结合起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坚持公平正义,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党员干部带头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增强诚信意识、公仆意识。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道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地位观、权力观,取信于民,带动群众汇聚起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强大力量。
谋划于先建设诚信机关
中央统战部机关纪委副书记 邢福有
谋划于先,就是要提出高屋建瓴的工作思路,使机关诚信建设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
能不能找准问题,摸清底数,是加强机关诚信建设的首要环节。要通过调查研究,摸清诚信建设底数,掌握机关诚信建设的“实情”。知情的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勇气。机关诚信建设存在的矛盾、问题和不足,成因十分复杂,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因此,要掀起“面子”看“里子”,切实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
处在不同梯次和不同层面上的机关、单位和部门,要合理定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上。种好自己的田,尽好自己的责。合理定位的关键是责任定位,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的要求,把职责定位在“按级负责”上,并按照“按级负责”的要求,制定实施办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机关诚信建设涉及到人、财、物方方面面,同时,也需要方方面面的参与。因此,要做到统筹于先,包括统筹全局,统筹各方,也包括统筹重点。统筹好重点,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方面讲,从严治党是重点;从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方面讲,取信于民是重点。具体到中直机关,就是取信于广大工作对象。怎么取信于民,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群众看机关,既看水平、看形象,更看实际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实际上是形象和作为的关系。
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
共青团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 夏光志
切实加强青少年的诚信教育,本身就是诚信建设的重要方面。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诚信实践决定着未来诚信建设的水平。因此,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诚实守信、思想道德高尚、修养良好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青少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优势。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引导和培养青少年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会对进一步形成良好社会风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在各行各业中,尤其是新兴行业中,青年发挥着骨干作用。加强青年诚信教育,不仅可以大大促进本单位、本行业的诚信建设,而且通过他们的示范表率作用,可以带动周围的人群和其他行业讲诚信,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青少年时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正是由于这一时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使得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进行教育、引导、实践,对于提高青少年的诚信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因此,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既是最佳时期,又会事半功倍,是提高全民诚信意识,促进诚信建设的关键环节。
本版照片由崔志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