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
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
留住城市记忆是我们的责任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建设中的重大课题。”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研讨会上说,精心呵护历史文化遗产,维系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心理需求,也是当代人对祖先和子孙的责任。
“路可以明天修、房子可以后天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必须今天干。”研讨会上,来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的代表的话赢得全场阵阵掌声。
孙家正指出:“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割断历史便也撕裂了现在。”城市中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见证着城市的生命历程,保持和延续着城市文化,并促进着城市肌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赋予了人们真切的归宿感与认同感。“因而我们必须坚守、传承、培育城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尽可能避免盲目开发对文化遗产、文化环境的破坏。”
误区
城市建设千城一面
应该特别注意保护和彰显个性
“一些城市将文化遗产看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和累赘,漠视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风貌,片面追求新、奇、怪的建筑风格,使城市建设陷入‘千城一面’的怪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也在研讨会上指出,由于城市规划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面貌雷同的城市街区占据着越来越显著的位置,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特色危机。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
孙家正强调,拒绝和防止趋同,保护和彰显个性,是当代城市建设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不仅在于它的规划布局、色彩基调、建筑式样,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内在的气质、情感及其文化底蕴。
共识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
要反映普通市民的利益追求
在与会人士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此次研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北京宣言》(下称《宣言》)。据有关专家介绍,《宣言》强调整体、根本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宣言》指出,城市发展要充分反映普通市民的利益追求。普通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城市文化的智慧源泉和驱动力量。坚持面向普通市民,同时,回应不同人群的诉求,特别是贫困阶层、弱势群体、边缘人群的需求应该成为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孙家正认为,城市是市民的居所和精神家园,城市建设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们心理上的迷茫和困扰需要抚慰,民众的生存状态、心理感受,也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一个城市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环境和氛围,应成为考评城市建设水平高低、管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尺。(记者赵晓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6-16第0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