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春6月16日电(记者肖遥)今年春天种下的430棵杨树苗,如今成了吉林省造林大户王世民的心肝宝贝,他几乎每天都要到村头林地看看。王世民和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镇林业站签订了护林合同书,这块林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归他所有,也归他管护。
从今年起,吉林省所有农田防护林都有了自己的“主人”。这些“主人”管护林地、防治病虫害、确保更新改造林地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并可以根据省林业厅下达的指标采伐成熟林和过熟林获取收益。
2004年,吉林省解除了实施近30年的农防林禁伐令,改变了只注重农防林生态效益,忽视其经济效益的做法,为像王世民这样的造林大户开启了“绿色银行”。2005年和2006年,王世民共得到133立方米的采伐指标,获益近7万元。
“农防林更新改造,是一种抢救性措施。”吉林省林业厅厅长刘延春介绍,“东北地区的杨树25年后生长进入衰减期,如不及时更新,不仅防护功能下降,经济效益也难以实现。”
吉林省规定,对更新改造中所伐林木一律实行竞价销售。此举既避免了舞弊行为,又使木材销售收入成倍增加。过去每立方米木材只卖到250元左右,现在平均售价上升到500多元。
吉林省制定了严格的造林保证金制度:所有更新改造林带经过成本核定,都要上缴保证金,由财政专户储存。根据造林质量,保证金逐年返还,每年返还30%。在造林技术方面,吉林省也制定了统一标准,3年来,全省造林成活率都在95%以上。
2004年至今,吉林省更新改造农防林10311公顷,新建农防林495公顷,造林面积是采伐面积的114%。吉林省农防林更新改造已经全面推开,将用15到20年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