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昨天上午,一支由60位城市居民组成的参观队伍浩荡开进了郫县安德镇安龙村,他们并不是乡村旅游团队,而是专门为体验生态农业而来。由成都河流研究会实施的“成都锦江上游安龙村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已经进行近两年时间,放弃使用化肥农药的生态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但河流研究会认为,要让这个项目得到更多成都市民的支持和认可,才能进一步将这种模式复制到锦江两岸更广阔的区域。
通过参观 认知生态的重要性
60位成都社区居民是上午9点准时抵达安龙村全家河坝的。在河流研究会的办公室里,项目官员王玲珍开始给大家讲解为何要实施安龙村可持续发展项目。
“我以前根本不清楚,锦江水质的污染,60%竟来自上游农村。”一个参观者对记者说,她的邻居参加过河流研究会的环保活动,“她告诉我今天有一次了解生态蔬菜的活动,我比较关注食品健康,所以就来看一下。”据介绍,主办者就是想要通过类似方法,让更多的成都市民感受到生态对自己、对城市是多么的重要。
六旬农家老太 担当环保解说员
这次参观,担任情况介绍的是个农村老太太。这位60多岁的老太太一路上向大家介绍如何放弃使用农药化肥、如何堆肥、如何种植、如何采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等等。她姓李,是生态种植实验户带头人高盛鉴老人的老伴,如今她算得上是半个生态农业专家,而且还热衷于环保。老人告诉大家,她家有3亩多田,“全部是生态的,不用一点农药和化肥。”她给大家介绍,农药和化肥是如何渗透进沟渠,继而造成河流污染,土地是如何被化肥板结留下祸害的,“我们种的粮食蔬菜是要卖出去的,我不能去害别人,更不能去害生态环境。”
李老太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在参观者心目中,这位农村老太已然就是环保先行者的代表。
转变消费习惯 就是支持环保
来自城市的居民体会到,他们是污染的最大受害者。来自双楠社区的傅雪梅对记者说,她到市场买蔬菜,就专挑长势好的、光鲜的买,却不知这样的蔬菜正是迎合他们的消费习惯,用化肥农药催生出来的,“除此之外,蔬菜催生过程中的农药化肥还使城市河流遭到污染!看来我们要转变消费观念了。”河流研究会的项目官员说,他们的目的正是要让城市居民将消费习惯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如果大家都改变这种消费习惯,农药化肥催生出来的粮食蔬菜就会失去市场,相当于大家主动成为环境保护者。”
河流研究会专门安排了参观者和村民一起下地,现场栽种生态蔬菜,一起在地里采摘蔬菜,到村民家中做饭。昨天下午,品尝到了生态蔬菜的参观者们纷纷再次下地,采摘生态蔬菜带回城里。“我们希望城里人都成为生态蔬菜的消费者,这样可以让村民看到生态农业是有很大市场的,因而让更多村民都参与进来。”王玲珍对记者说。
发展生态蔬菜 村民热情空前
“安龙村可持续发展试点项目”确实让村民看到了发展生态蔬菜的希望。村民都宴龙并不是村里20户生态实验户的参与者,但他主动将自己的2亩蔬菜地拿出来种植生态蔬菜。记者在他家的地里看到,他种了四季豆、茄子、番茄等,由于没用农药化肥,蔬菜的长势不好,可他并不为此感到忧虑。“这些菜价格高,也不愁卖。”
河流研究会为这个生态项目成立了“绿色消费联盟”,倡导可持续消费,由于经常组织城市居民与村民进行互动,目前支持该项目并成为安龙村生态蔬菜消费者的城市普通居民已近千人,项目组成员苏苏告诉记者,成都的固定采购单位越来越多,村民参与生态农业的热情今年空前高涨。安龙村试点正在向成功迈进,更值得欣慰的是,城市母亲河的水质因此正向更好的方向转变。
村民们从这些城市居民大袋大袋带走的蔬菜中进一步看到生态农业的希望,“他们以后都将是安龙村生态蔬菜的采购者。”项目组官员说。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摄影 谢明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