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方青木
香港回归前,不少外国传媒对香港回归后的政制发展是存疑的。香港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天指出,事实上,回归后香港变得比以前更加民主。今年年中,特区政府会发表《政制发展绿皮书》,推动社会讨论落实行政长官及立法会普选的方案。
他说:“曾荫权在竞选第三届行政长官时已表示,在未来五年,要带领香港处理普选的议题,他所表达的立场,站得更前,更加积极。”
最新一期的美国《时代》杂志,用了二十五页篇幅报道回归后香港的情况,林瑞麟也关注到这篇文章。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访问时说:“九七之前,《财富》杂志当年预测‘香港已死’,这是一个‘差以毫厘,谬之千里’的预测。事实上,当年在香港的商界和政府工作人员等,都知道香港回归后仍会继续发展,完全有能力按《基本法》维持香港各方面制度的运作。最新一期《时代》杂志承认‘一国两制’是基本成功的,也是反映事实。”
他说:“当时,不少人有疑问:香港回归之后,会不会享有自由?尊不尊重法治?不仅是外国人,港人在八十年代未至九十年代初,也出现移民潮,一年内有四万人去了加拿大、澳洲等地。但是,越接近九七年,香港人对“一国两制”的信心越强。到了回归后,移民潮已经消失,现在每年只有两千人移民,主要是家庭团聚。”
林瑞麟强调,香港回归后,比起以前更加民主。例如:行政长官是经选举产生的。选举行政长官的八百人选举委员会,来自工商界、专业界、政界、工会等各阶层代表。这比起九七年之前,港督由英国政府委派来管理香港,是一个进步。立法机关的议员选举,亦由回归初的三分之一地区直选产生,时至今日,已经增至一半;另外,功能组别的议员,也是代表商界、专业界、教育界和社会等界别。
在普选问题上,他说,《基本法》在制订时,已广泛谘询了香港各界的意见,并为香港订立了要普选产生行政长官的最终目标和普选组成立法会的最终目标。但这要循序渐进,视乎香港的实际情况,来发展民主。在这方面,必须寻求“三方共识”,即在立法会里面需要占全体议员三分之二的议员给予支持,也就是六十名议员中起码有四十位支持,任何一个方案才可以推动;另一方是需要行政长官的同意;还有一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认可。有了“三方共识”,才可以改变《基本法》附件一或者附件二当中关于行政长官选举和立法会组成的相关规定。
林瑞麟认为,香港政党的发展还是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不同的政党其成员的人数从两百个到近万个不等。单是从党员的人数来看,香港的政党比起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政党,还是需要有一段路要走。香港政党的发展和香港的政制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两条腿走路。制度需要发展,政党也需要发展,无论是制度还是政党,都是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够达致成熟的。他希望,香港年青一代能够更积极参政,“你们今天可能是‘创业板’,但他日将会成为‘蓝筹股’。”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