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4日是第四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为“安全血液促进母亲安全”,强调自愿献血者在拯救大量的母婴生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华网北京6月13日)
看到这则消息,我头脑中很容易出现一个场景:一辆献血车停在食堂的外边,车门口撑起了一顶太阳伞,八个大字鲜明在暖暖的阳光照射下显得特别鲜明:无偿献血奉献爱心。
这是我这几天经常遭遇到的情景之一,说是遭遇到是因为每次我从献血车旁经过,都会犹豫一下,脚步也慢了一些。我毫不怀疑自己是葆有爱心的,在大学的前两年里也陆陆续续献了1000毫升血,可是现在面对献血车,为什么不能像以前那样爽快地伸出自己的胳臂了呢?
又记起了以前曾经和别人一起合作过的一个调查,当时是在夏天,高校学生已经放假,我们顶着烈日寻访街头的献血车,车是找到了,献血的人却寥寥,记得当时我流着汗水看着献血车外赶路的人群,感到整个城市都僵硬了起来。一位老医生则告诉我们,每年血库都会随着高校学生的离校出现血荒,而血液中心一般的做法是赶在学校放假前集中到各大高校组织献血,以备血荒。
有了这样一次经历后我开始对无偿献血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也对学校里的献血车敬而远之起来,看到献血车就搂起袖子伸胳臂的人在我眼中也没了爱心大使的形象。
记得以前看过一则报道,某人在多少年内无偿献血多少毫升,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媒体大体是以英雄的方式来报道的。可是我想的却是,为什么献血少一点的人媒体就不关注,难道他们的爱心就真的比报道出来的那位爱心少。我又记起了在献血车上曾经碰到的一个场景,一位大二的女孩,因为体重没达到50公斤被医生阻在献血车外,却不依不饶地非要献血,到最后她还是被好心的医生劝走了,虽然她没有献出一滴血,还是让每一位车上的人感动。
关注新闻的人可能都知道,刚刚颁布的《物权法》有这么一条:拾到别人物品并归还给失主的人,应该得到失主一定数量的报酬。这和我小时候被灌输的教条是不一样的,从小学开始我就被告知“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等传统美德。那么是新的法律摈弃了这些传统美德了吗?
我恰恰认为这是法律向更人性、更合理迈出的重要一步。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个人的私利经过市场调节后,不但能带来效率与秩序,并最终能增加社会福利。拿无偿献血来说,大家纷纷奉献爱心的目的无不是为了整个社会更富人情味、更和谐,可是献血车让人退缩的原因不在于人们缺少了爱心,而在“无偿”二字,市场经济使这种“无偿”不能反映社会多数人的意愿,而一个民主的社会恰恰在致力于为多数人带来福祉。
认知这一点的一个前提在于敢于面对时代的变迁,雷锋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可是他也只能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陈列在一代人的记忆里,而要在今天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就会不切实际。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外国的影片《兵临城下》,在纳粹大军压境时,苏联的狙击手开始在战场上发挥超常的作用,苏联的报纸托出了自己的狙击英雄,大大振奋了战士们保卫国土,抗击侵略的民族情感,而英雄却在这样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前濒于崩溃。英雄时代过去了,树立榜样也变得不合适宜,现代社会需要更为适当的现实激励。
这样看来,如果我们还坚持固有的观念,那就要在美德和金钱之前要做出一个选择,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把两者不再那么截然地看作水火不容,是不是更具备对人性的考量。从一辆静静停在食堂边的献血车开始做起,以更现实、更人性的眼光发掘人们的内心欲求,建立旨在为多数人谋福利,而不牺牲少数人的社会机制显得迫切而必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