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6月17日电(记者顾玲)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记者从青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了解到,三江源的沙化土地面积已占到源区土地总面积的15.1%,另外还有15.8%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的趋势。
据青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副院长董得红介绍,三江源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为278.5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5.1%。其中:流动沙地10.6万公顷,半固定沙地17.3万公顷,固定沙地43.1万公顷,露沙地162.2万公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292.5万公顷。
青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调查发现,在1999年到2004年的5年内,三江源地区除固定沙地减少外,其余沙化土地类型的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增加量为19.1万公顷,年均增加3.82万公顷,年均增加率为1.5%。
专家分析认为,“分布相对集中、土地退化沙化严重,且区域不同其发展趋势和速度不同”是三江源地区沙化土地变化的主要特点。董得红说,由于气候条件的持续恶化,加之人为等因素影响,沙化土地各种类的沙化程度都在增加,尤其以草场退化发展为露沙地最为严重。“值得引起关注的是,另有15.8%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的趋势,在目前气候条件下,若仍然超载放牧,防沙治沙得不到加强,今后沙化土地发展速度还将加快”,董得红说。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三大江河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这里的林草植被保护状况,对三大江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