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雅清)昨天,“寻找失落的旋律”2007大学生音乐节校园音乐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同时为两岸校园歌曲经典演唱会举行发布会。两岸校园民谣代表人物叶佳修、王梦麟、潘越云、高晓松和许晓峰等及大学生代表就校园音乐的发展和现状展开长达3个半小时的讨论。
高晓松与叶佳修飙歌
活动开始后,主办方播出一段宣传片,回顾了校园音乐30年的风云变迁。画面中的罗大佑、李宗盛、叶佳修、王梦麟、潘越云、高晓松和老狼等校园民谣的代表人物,将悉数参加7月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办的“30年两岸校园歌曲经典演唱会”。
昨天身在台湾的叶佳修、王梦麟和潘越云专程通过网络视频参与了此次论坛。听完潘越云演唱的《野百合也有春天》,高晓松拿起吉他弹唱了一首“上大学时在草地上骗姑娘的开场曲”《恋曲1980》,然后对着网络另一端的叶佳修毕恭毕敬地说:“叶老师,我大学时拿了半个月的生活费买了一本您出的蓝皮的乐谱书,今天在您面前献丑了,我算是您当初远程函授的学生。”叶佳修笑着回赠了一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高晓松打趣道:“呦,开始比琴了,早知道应该把李延亮叫来。”
一学生反驳“民谣失落”
随后,嘉宾们登台讨论校园音乐的现状。金兆钧指出现在大学生思考的问题越来越社会化,创作的歌曲和社会流行歌曲没有太大区别。高晓松直言以往大学“墙高水深”,校园里充满了思想激荡和文化先锋意识,而现在的大学“墙低水浅”,校园歌手更看重如何成名,懒于钻研技艺。
对此,坐在台下的一位学生代表抗议道:“大学生音乐节应该是大学生的,但今天论坛的题目‘寻找失落的旋律’以及嘉宾设置似乎都和大学生无关。其实现在大学生的原创音乐更广泛、更自由,不单单只有民谣,还有摇滚和说唱等等。”主办方派格太合公司老总孙建君回应道:“我们今天回顾校园音乐30年,不是号召大家回到从前,而是希望找回一种人文精神。”
另外,这位学生代表还指出:“这场校园歌曲演唱会的演出票价太高,我们作为学生很有意见。”对此,主办方巨龙文化公司总经理刘忠奎解释说:“演唱会的主要受众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大学、如今事业有成的人士。我们正准备为学生歌迷开设场外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