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中国青年报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庆探索

  “真是好呀,车开过去连噪音都没有,10年前,做梦都没想到这样的路会修到我的家门口呀!”6月8日,重庆市沙坪坝区虎峰山村62岁的村民徐作芳握着镇上干部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徐老太太插队到当地几十年了,以前,汽车颠簸发出的刺耳声响让她难以入睡。

而今,长5.8公里、宽9米,两侧各有3米人行道的混凝土公路让她彻底告别了失眠的烦恼。

  日子真的好了起来,不远处,为白林村修建的三栋新居即将封顶,预设的自来水和天然气管线,准备接到村民的新居里。

  “走路不湿鞋、煮饭不烧柴、住房砖瓦盖、村庄靓起来”的梦想正在沙坪坝区成为现实,该区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做出的探索,让徐作芳这样的农民,一步步接近城里人的生活。

  2006年6月,沙坪坝区成为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试点区。一年后,“种田不上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生活无拖累”的新农谣唱出了该区20余万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无限感激。

  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以前羡慕城里人看病能报销,现在,我们农民也享受到这个待遇了!”春节前,沙坪坝区曾家镇龙荫村的刘元清住院治疗花了2280.66元医疗费,按规定到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报销了1074.8元。

  2006年,沙坪坝区投入200万元改造曾家镇卫生院,添置了40万元的医疗设备,并请专家进行培训,人们能就近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现在,全区90%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年交10块钱,看病就可以报销了。未参加者大多因为外出打工不在家。我们的目标是覆盖所有留在家里的农民。”沙坪坝区有关负责人说。

  在歌乐山和中梁镇,自来水进村入户;在陈家桥、青木关、曾家镇等地,天然气管道已开始接入农家。

  沙坪坝区率先在重庆市实行了“以区为主”的一体化教育管理,投入3亿元在西部农村配套建设7所中小学,“一中”、“八中”、“人民小学”等重庆的名校也开始在农村建设分校。

  在沙坪坝区,城乡鸿沟正在一点点弥合。

  去年,该区有1921户、2994人次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区镇财政为此投入了102.6万余元专项资金。此前,农民的生活很大程度上靠老天爷决定,遇上风调雨顺的年头,日子就好过;遇上旱涝灾害就没办法,最低生活保障让农民也实现了“旱涝保收”。

  更美好的未来正向沙坪坝区农民招手。到2010年,村道将全面提高等级,线性技术标准达到四级,路面基本硬化或黑色化;到2020年,村道普遍硬化或黑色化,彻底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3年后,该区每村将有一个卫生室,镇卫生院全部达到重庆市规范化镇卫生院标准。

  农民变为“农业工人”

  以往,虎峰山村村民李寿忠耕种自家的6亩田地,仅够吃饱肚子,几乎没有零花钱。2004年年初,镇里引进企业搞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租用了村里2300亩土地栽种现代花卉苗木。企业聘请当地300多户村民作为公司员工,每月付给村民五六百元工资。

  他家里的生活,顿时“由地下到了天上”。

  曾家镇是沙坪坝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镇,虎峰山等4个村2451户的10630亩耕地,将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流转出来,集中到业主手中,打造成一座集种植花卉苗木、优质水果、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已有4家高科技农业开发公司进入园区,从农民手中转租了8000多亩土地进行现代农业开发。整个产业开发的投入将达4亿元;今年,这4家公司的投入将超过1亿元。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本质是投资农业、科技农业、项目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质的经济资源,这是传统农村无法解决的。投资主体的转移让沙坪坝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焕发生机。目前,沙坪坝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已吸引了20余家从城市里来的投资业主,计划总投资超过15亿元,其中20%左右投在了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上。

  “都市型现代农业使农民并未失去土地,身份却由农民转变成了‘农业工人’。”沙坪坝区有关领导表示,这是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既解决了农业的产业升级,又可以防止农民在失地后失业的一种办法。

  体制创新让城乡同步繁荣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融合,这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更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沙坪坝区有关领导表示:“我们将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沙坪坝区在消除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方面做出了引人注目的积极探索。

  眼下,该区正在试验一项意义深远的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使用权“三权分离”及使用权流转制度,建立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机制。

  其核心是,建立农村土地村级管理制度,由村集体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集体土地托管中心”,鼓励和支持农民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实行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建立农村生产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分类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全村土地,依法按程序实施流转、整理、置换、开发,集中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推动土地承包权转化为股权。

  在沙坪坝区,集体土地托管中心可以开展土地流转服务获取收益,允许对荒地、滩涂、水面等进行整理、置换,从事以地引资或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办理农地转用手续,兴办二三产业项目。所获取的收益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公益事业。

  在这样的政策下,土地的增值空间被大大扩展,而最终得益的,是老百姓。

  另一项备受瞩目的举措是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工程。沙坪坝区鼓励、引导农民向场镇和中心村、农民新村集中,制定了优惠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的要求,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由农民自愿申请、签订承诺书,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建设;按照方便群众、有利生产原则,充分考虑农民集中居住后的耕作半径,合理规划布点;设计平房、楼房、公寓等多种房(户)型,由农民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自愿选择;农村道路建设、人饮工程等惠民便民工程建设主要与农民新村建设配套进行,充分发挥政府投入效益。

  与农民分散建房相比,“集中居住”将省出大片土地,经过农民同意的合法运作,这些土地的增殖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倾力营造魅力家园

  沙坪坝区作为重庆市的主城区,文化教育发达,科研人才聚集,工业基础雄厚,商贸流通繁荣,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大区、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基地以及现代物流基地。

  2006年,该区的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总量列重庆市第一位,高达39%的税收增幅也高居都市发达经济圈榜首。

  城市的发达,为农村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把统筹城乡发展的落脚点放到推进都市城郊型新农村建设上,能够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这场变革将从根本上影响到农民的生活,在沙坪坝区,正逐步实现土地养老、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

  “我们必须使农民群众分享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改革发展的成果!“该区有关负责人透露,他们的目标是:加快城乡救助体系趋同化步伐,实行‘三有’底线,保障每位城乡居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解决城乡‘两难’,逐步解决每个城乡贫困家庭看病难、入学难;落实‘两确保’,确保每个城乡困难家庭子女都有学上,确保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困失学。

  ·背景链接·

  沙坪坝名片

  沙坪坝区位于重庆市区西部,面积396平方公里,人口86万。区内文化积淀深厚,城市发展繁荣兴旺。

  沙坪坝是“红岩精神”发祥地,抗战遗址密集区,歌乐英烈凭吊处……国共和谈,百年学府,千年古镇,在沙坪坝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历史的足印。

  沙坪坝区科技教育发达,是长江上游科教文化名区。区内高校、中小学众多,有在校学生近30万人,科研院所云集,有科技工作者8万余人。

  沙坪坝是西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要道。全国铁路集装箱网络重庆中心站、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国家二级火车站等七个火车客货站星罗棋布;有国道、省道等高等级公路五条,成渝、渝长、渝遂等高速公路纵横域内,从沙坪坝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需半个小时。

  沙坪坝区工业基础雄厚,是重庆重要的工业基地。区内工业门类齐全,有嘉陵集团、力帆集团、渝安集团、西南药业等国内知名企业,以及美国惠普、中国台湾茂德等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IT产业、汽摩配件、电子电器、生物化工四大产业支柱。

  沙坪坝旅游资源丰富,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于一炉,形成了歌乐山名山旅游、磁器口古镇旅游、都市休闲购物旅游、田园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沙坪坝第三产业发达,是重庆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区,有20万平方米的成熟商业圈,商业文化广场步行街被命名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是重庆“长江三峡文明长廊建设示范点”。

  从会议室到村民议事厅

  曾家镇虎峰山村,有一栋别墅式的小楼,是新建的村委会办公处。可这个村委会既没有院墙、大门,也没有挂出各种标明自己“身份与众不同”的牌子。

  准确地讲,这栋小楼应该叫“服务中心”。小楼中除了“卫生室”、“阅览室”等,还有一间会议室,名叫“村民议事厅”。

  为什么不叫“会议室”而叫“村民议事厅”?虎峰山村63岁的党支部书记黄道英道出了个中原委,当初起这个名字就是害怕村民认为这是干部们开会的地方而不敢来或不愿意来,她希望将来这里能真正成为村民敞开胸怀的交流中心。

  这是一个集文化娱乐、生产和生活服务为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委会的工作规划,都是围绕如何让村民满意而制定的。

  一个名称的转变,折射出的是村委会的理念更新,消除的是老百姓和村委会之间的心理距离。

  ··

  “数说”沙坪坝区直辖十年

  财政增长

  从1997年至2006年,沙坪坝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6年沙坪坝区区域国内生产总值62803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26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2250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29元。

  经过直辖十年的发展,沙坪坝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6年沙坪坝区区域国内生产总值1930456万元,比1996年净增1302418万元,是10年前的3倍。区域财政收入达31.8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3846万元,比1996年净增80857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482894万元,比1996年增加136038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8元,比1996年净增6820元,比10年前翻了一番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96元,比1996年净增2867元,总量列重庆市第二位。

  道路交通建设

  道路交通建设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尺”。直辖10年来,沙坪坝结束了无高速公路的历史。新建高速公路97.41公里,投入资金15.15亿元。1996年以来,拓宽改造道路共71.68公里,投入资金11.14亿元。新建公路119.8公里,整治维修公路68条、206公里。农村道路每平方公里内达到2公里,超过重庆市平均水平,而且全部按照城市道路设计建设。2005年,投入26亿元对东部城区的7条城市主干道进行拓宽改造,改善了过去城市道路比较狭窄、断头路多、易形成拥堵的交通状况。

  教育均衡发展

  沙坪坝区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拉动作用日益显著。

  直辖以来,沙坪坝区教育经费由1997年的几千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5.6亿元,坚持每年落实“三个100万”专项资金,用于薄弱学校改造、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奖励以及边远困难学校教师住房条件改善。

  沙坪坝区切实落实新增教育经费的70%用于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按人均300元标准对边远教师进行补贴;按在编在岗教职员工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对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的42所学校增拨公用经费;增加生均公用经费,小学从30元、60元提高到80元,中学从60元、80元提高到100元,边远困难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在区级标准的基础上增加20%。

  近几年来,沙坪坝区加大治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采取“撤、迁、并、转、扩、建”等方式调整布局,重组21所中小学,改造38所学校,新建6所中小学,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3万余平方米,及时消除新增D级危房,新建教学用房5.3万平方米,使28所学校先后甩掉了薄弱的帽子,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发生根本改变。

  沙坪坝区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5%以上;还清“普九”欠债,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入学率均保持100%,中考联招上线率从1997年的29.98%提高到2006年的74.09%。全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呈现出优质均衡发展态势。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徐作芳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