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各地视窗

城乡统筹开新篇 写在重庆直辖十周年之际(组图)

重庆市区远眺。罗大万摄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挂牌。年轻的城市,为攻坚克难而生。10年过去,重庆人细数重庆事,备感中央决策正确:

  百万移民搬迁了!103万人挥泪别故园,为这座城市留下了舍家为国、无私奉献的精神财富;工业企业变强了!重庆的产业竞争力跃居全国第六,老工业基地谱写出负重爬坡、锐意创新的壮丽诗篇;连片脱贫实现了!167万人迁出岩洞窝棚,300多万人越过温饱线,为大巴山区、武陵山区树立起穷则思变、自强奋进的坚定信心;环境整体变好了!长江水质出渝始终保持Ⅱ类,山城空气清新,昔日“雾都”,今日绿城,佐证着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的发展理念。

  13日,为庆祝直辖十周年,在朝天门广场新增添了数十盏“冲天大炮”。目前虽处于测试阶段,不过耀眼的光芒仍透射整个山城夜空,为美丽的山城夜景增添了不少气势。陈启宁重庆晚报

  走过打基础的10年,重庆进入求突破的新时段。建设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部署了新任务、确立了新目标。

  6月7日,国家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说:“统筹城乡发展,是重庆继百万移民之后,要解开的又一道前所未有的难题。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我们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有西部特点的科学发展道路,意义十分重大。”

  古老的巴渝,青春的城市。从西部第一个直辖市到全国第一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历史再次选择重庆。

  十年攻坚

  站上发展新起点

  直辖之初,说起重庆,人们用四个字形容:大、小、重、难。

  面积“大”,京津沪加起来,还不到她的一半;经济总量“小”,地区生产总值仅1000多亿元;历史包袱“重”,工业企业八成亏损,环境欠账处处可见;百万移民“难”,366万贫困人口脱贫“难”。

  重庆解放碑大型万人歌会,现场焰火四射。 记者 陈诚 摄(来源:重庆商报)

  10年奋斗,重庆创造奇迹。

  “城”不强,则“市”不强。10年间,重庆变“大”了!

  2006年,重庆工业利润达155亿元,资产达1500多亿元。重庆主城区的地图,3个月要更换一次,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建成区10年长了一倍。长江之畔,高楼林立;长江之中,灯影荡漾。万州、涪陵、黔江……2006年,全市的城镇化率达到46.7%。10年间,重庆经济总量增加近2倍,财政收入增加9倍。工业企业变大变强。10年前,长安汽车厂是个从幼儿园到火葬场都有的包袱沉重的典型国企,如今,它的竞争力稳居中国汽车业第一方阵。今天,重庆资产和销售额双双突破百亿的企业有10家,民营企业占一半。

  距离就是差距。10年间,重庆也变“小”了!

  便捷交通连接城乡,空间距离缩小。10年前,主城区到最远的郊县,要2天;5年前,建设“8小时重庆”:主城区开车到任何区县,在8小时之内。现在,这个数字悄然变化,“4小时重庆”开始跃入眼帘。穿行崇山峻岭之间,隧道、桥梁相连,800多公里的高速路,让巴渝天险变通途。

“重庆十年”的“万人大合唱”壮观场面。(来源:重庆商报)

  发展、解困,生活距离缩小。冉振爱,万州移民,在新家园,他用自己的双手,垒荒山,建果园,成了致富带头人……中央扶持,全国支持,百万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基本能致富”。城镇移民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库区GDP增长率高出重庆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大巴山区、武陵山区,连片脱贫,重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366万降到53万,农民人均纯收入居西部第三位。


  冲破思维峡谷,走出心灵大山,有形的变化是提速的“硬件”,无形的变化是升级的“软件”。

  “保护环境,科学发展,成了重庆人的共识。”重庆市长王鸿举说。

  长寿湖,水色旖旎,岛屿星罗。几年前网箱养鱼,有机肥、饲料,污染严重。痛定思痛,当地花了3000万,为污染“埋单”,拆除网箱,全部白水养鱼,鱼价也因“清洁”而上涨!现在,为保护长江水质,支干流边的大小城市,统一建起污水处理厂,由市水务集团统一运营;沿线所有支流、湖泊,全部禁绝网箱养鱼。

  “大胆突破、敢于尝试,创新的观念引领重庆发展。”重庆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范照兵说。

  体制创新迸发活力。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统一打包、专业处置近1000个地方企业230亿不良资产;8个投融资集团公司,为各方面的建设募集资金;对党政一把手实行“环保实绩考核”,环保不达标,一票否决;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全国最低……重庆走在创新前列。

  十年爬坡上坎,十年艰苦奋斗,为今天迈向新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统筹城乡

  开启新型直辖市之门

  国家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海内外舆论热切关注。

  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过去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而这次,推向了西部。中国改革发展的布局正在进行全新调整,世界关注的目光,如同当年聚焦我国沿海一样,投向中国西部,投向重庆。

  从过去发展的滞后一步,到今天改革的先行一步,重庆酝酿了什么?思考着什么?探索着什么?又最需要什么?

  2005年底,汪洋调任重庆。到渝第一个工作日,就赴库区调研;2006年,重庆大旱,市领导班子指挥抗旱,到了最偏远的县,走访偏僻的山村,山间小道,高温烈日,他们全身衣服,一次次被汗水湿透。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调查研究中,重庆干部形成共识:四个直辖市中,重庆市情最为特殊,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直辖十年奠定了发展的坚实基础,但只有新的发展思路才能破解加快发展的困局。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重庆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重庆全体干部群众,受到极大鼓舞。城乡统筹,这条发展的主线,越来越明晰了。汪洋说,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庆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如果重庆在探索城乡统筹发展中闯出一条新路,将对全局具有推动意义和典型示范意义。

  改革试验,重庆热潮涌动;先行先试,重庆已悄然行动。

  凡事最难的是观念,观念变了,思路就变了,方法就变了,路子就宽了。来到重庆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九龙坡区,强烈的感受是观念新。区委书记郑洪笑称他们“具有颠覆性的思路”,从指导思想上改变对农村和农业的管理。

  这里像规划城市一样规划乡村;像抓现代工业一样抓现代农业,城乡进行产业统一布局。以花卉产业为特色的白市驿镇,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已吸引著名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公司落户;像抓市民就业一样,抓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职能管理和优惠政策,城乡一视同仁……

  重庆人说,统筹城乡改革,如一篓子螃蟹,互相勾着,要把哪一只单独拿出来,都有难度,所以需要综合配套改革。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统筹国民收入分配,重庆将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而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方案,还在研究制定中。

  重庆要解的另一道难题,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这可能不是百万移民,而将是渐变中的千万移民!

  在重庆农村,劳务经济已成为“第一经济”,10年年均增长16.6%。去年,在外打工的重庆人,通过邮政渠道,就给家乡捎回了283个亿,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74元,比2000年增加了近1000元。

  然而,以此富民还不够!重庆目前以10%的农业产值,支撑着53.3%的农村常住人口,这个结构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就不会真正改变。重庆就此确定了新目标:今后五年,全市农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将应转尽转,其中三成实现向城市居民身份转变。市委市政府立志要让重庆成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好的地区之一。

  原有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公认的难点。九龙坡区探索新办法,农民如果自愿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即可登记成为市民,享受市民的一切相应待遇,还可享受土地流转收益或政府给予的一次性补贴,过渡期内子女上学仍可享受农村的“两免一补”政策。

  重庆想得更深一层的还有,转移之后怎么办?

  当地领导同志说,他们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进城务工者,一个庞大的群体,是城乡统筹最重要的一个结合点;怎么解决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的统筹问题,可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更大难题。

  在重庆采访,处处可以感受到城市管理吸纳农民工、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的真诚。南岸、大渡口等区,探索建设“新市民公寓”,厨房、盥洗室、电视等一应俱全,每天房租1元,入住的农民工,被称作“新市民”。

  “千里为重、广大为庆”,城乡统筹,要让每一个在重庆生活和工作的人享受发展的成果、沐浴和谐的阳光。

  “一圈两翼”

  承载城乡腾飞的希望

  从空中俯瞰重庆,8.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犹如浴火而飞的凤凰。以主城区为中心、一小时车程为半径展开的“一圈”,是它强健的躯体,绵延的库区和渝东南地区,是它奋起的“两翼”!

  “小马拉不动大车”,有人曾这样预言重庆的发展。如何为城乡统筹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重庆在探索自己的答案: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做强“一圈”,助推“两翼”。

  并非炒作概念,重庆见解独到:不是简单地框定区域,而是要真正在淡化行政区划、融合城乡资源、形成产业带上下功夫。“一圈”和“两翼”,产业上有分工,功能上有配套,协调上有互动,优化重庆的总体经济布局。

  没有城镇化、工业化的高度发达,就没有带动农村的充足动力。

  “一小时经济圈”,2.87万平方公里,涵盖40个区县中的23个,近六成人口,近八成生产总值。重庆将集中重大项目和资金,构筑清洁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催生“众星拱卫”的西部城市群:1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300个中心镇。“一圈”这个火车头,将着力领头领跑,进而带动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强化产业支撑,重庆有基础:摩托车产业长期保持全国第一,以长安集团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居全国第四位;工业产品在全国居前三位的有84个;世界500强中有69家在重庆投资;天然气化工基地在建设中……在此基础上,以“一圈两翼”为骨架,重庆将形成长江(水运)经济带、渝黔高速公路和渝怀铁路经济带、成渝经济带三大产业密集带。

  强化产业支撑,重庆更有潜力:科技总体水平全国先进、西部领先,技术交易额连续7年西部第一;工业产品中,每3件就有1件是新产品,新产品开发的比重达29.1%,全国第一;家蚕基因组、海扶刀超声治疗、真菌农药等研究水平世界领先……

  做强“一圈”,更重要的是产业优化升级。在长寿区,我们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今年5月,重庆钢铁集团从主城整体迁至长寿区。听说“重钢搬迁”,长寿的居民不干了:这不是把污染搬过来吗?直到看见了规划图,才释然:规划图的东南一角是投资20亿的“循环经济项目”,废气、废渣都在这儿“吃干榨尽”。“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末期重庆产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信心十足。

  “一圈”要做强,“两翼”怎么办?

  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致力于“提速提档”,瞄准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做文章,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壮大盐气化工、新型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

  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则“做特做优”,围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和扶贫开发,培育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和民俗风情旅游等,建设武陵山区经济高地。

  “到处是新房,很少见厂房”、“建了交通线,缺少生产线”,一度是库区产业“空虚”的写照。如今,长江三峡旅游精品建设、离子膜烧碱、优质柑桔基地等一批牵引力强的项目逐步落户,火凤凰风鹏待举!

  “一圈”拉动“两翼”,“两翼”助力“一圈”,“一圈两翼”战略,将引领重庆未来发展。

  揽两江,拥三峡,开埠兴商,古老的渝州,因长江始成重镇;

  居西南,扼要津,强渝富民,今日的重庆,因时代再放异彩。

  站在重庆南山远眺,江如练,楼如笋,山城水城之美尽收眼底。雄浑的山与水,养育了坚毅、勇敢、包容、开放的重庆人,在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重庆必将开启新的恢宏征程!(记者朱竞若王斌来 余继军 张 铁)

  新华网重庆6月17日电(记者刘亢、黄豁、朱薇)自10年前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能,就被列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10年后的今天,这一任务完成得如何?它给重庆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新华网重庆6月17日电(记者张琴)大型交响音乐诗画《长江》17日在重庆朝天门广场奏响,拉开了首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和重庆直辖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序幕。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记者韩洁程正军)“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庆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中共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说。如果重庆在探索城乡统筹发展中闯出一条新路,将对全局具有推动意义和典型示范意义。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赵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汪洋 | 巴渝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