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人力资源调查问卷 > 最新消息

女性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

  女性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

  摘要: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力许多因素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女性人力资源更占据了重要地位。鉴于女性人力资源的现状和仍然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解决问题,更好地进行女性人力资源开发。

  人是社会生产力许多因素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同为人类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同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然而,就它们对于经济发展作用而言,两者是有差异的。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体现出的劳动力是一种从事普通体力劳动并且是一种无差别的天赋的能力,这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的含量是有限的,因而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同样是有限的。对人力进行投入而形成的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则是一种智能型和创造型的劳动力和能力,这种劳动力和能力通过其掌握的技能和知识,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经济的发展。一种由于人口质量的提高而引发的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持续的、高效的促进作用已经远非一般劳动力和物质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所能比拟。

  西方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在其“穷国的经济学”一文中告戒世人“人类的未来不是预先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的,而是由人类的知识发展来决定。”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共同内容是,耕地的重要性在下降,而人力资本,即知识和技能的经济重要性在提高。归根结底一句话,知识和人才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使得当今开发人力资源显得比开发自然资源来得重要,来得紧迫。

  女性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女性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总量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女性人力资源既是形成人力资本的对象,同时又是创造人力资源的承担者之一。开发女性人力资源不仅满足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本身也是社会的自我拯救和自我保护的自发行为,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战略性投资。女性人力资源投资对下一代的发展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消除男女不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信逐渐会为所有国家、地区与家庭所接受。

  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女性教育,培训发展情况女性就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

  一、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及发展的有利因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知识经济使女性的观念得到全面更新、女性主体意识更为强烈,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它给广大女性广泛参与社会、施展才干提供广阔的舞台。

  (一)知识经济使人们的观念得到全面更新

  1、科技意识深入人心。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产业蓬勃兴起,电脑网络对社会生活和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日益加深,科学技术成为人类进步的一个伟大动力。越来越多的女性抱着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勇闯“女子不宜登入”的科学殿堂并占据一定地位,与男性一道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据统计,80年代中期,我国女科技工作者占从事科技工作总人数的33%,到90年代中期,我国有女科技工作者807万人,占全体科技人员的35%,近年有快速增长趋势,她们涉及高能物理、遗传工程、生物制药、微电子技术、航天航空等“高”、“精”、“尖”领域,与男性一样取得突破性成果,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还将在未来时代延续。

  在上海,1200名女法官擎起了上海审判工作的半边天。在2003年3月8日举办的《前进中的上海女法官》展览给妇女界带来了骄傲:占全市法官近40%的女法官们年办结案件8万余件,几乎占全市法院案件办结数的一半。办案能手层出不穷,其中,浦东新区法院审判员葛建萍获得了全国法院“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和“全国三 八红旗手”称号。

  在女法官队伍中,高学历、知识型、专家型的女法官正愈来愈多。目前,全市女法官中已有法学硕士37名。女法官们结合审判实践著书立说,每年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最新调查表明,求知已成为上海女性的第一需要!为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上海女性比男性更渴求学习。数据显示,有22.5%的申城女性近3年参加过培训或进修,这个数据比全国高9个百分点,其中自费学习者所占的比例比男性高10多个百分点。

  2、竞争与效率意识增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竞争的全球化,任何国家、企业、部门及个人都无法回避激烈的国际竞争与人际竞争,每个人都要以社会成员的平等身份去参与竞争。无论是求生存还是求发展,女性不可能再在男人影子底下寻找自己的位置,知识女性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才华、能力与男子公平竞争,并利用竞争机制维护自己的权利。知识经济条件下,获取知识的方式、效率、质量将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因素之一,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提高效率是关键。知识女性在克服自身弱点,精力集中、干练沉着、坚定果断,追求着高效率的工作方式。

  最近,沪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工作环境和收入都令人羡慕的职业女性,不再视安定为谋职的要素,而是更渴望变化的节奏。据调查,在出入写字楼的上海“白领丽人”中,有过2次左右跳槽经历的,占被调查女性人数的45%。与人们印象中“白领男性为追求事业而频频跳槽”的传统定势大相径庭,女性跳槽的人数比例比男性要高出14%。这表明上海白领女性的职业流动意识要明显高于男性。与跳槽的高比例相一致,85%的被调查女性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81%的被调查女性事业心很强,“若一事无成,我会很不甘心”,这可能也是女性们爱跳槽、敢跳槽的原因所在。

  3、主体意识的回归与价值观念的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化的物质生产必然带来人类精神生产的现代化,带来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在以往的年代,女性一直没有以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存在社会上。由于没有真正确立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因而,她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远不如男性那么强烈,也未能以更为自觉的意识进行职业选择,更多的则是期待外来的照顾与制度的优惠。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进步、观念更新使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始回归,她们强烈的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属性与家庭属性的统一,“事业与家庭兼顾”、“做一个完美的女性并拥有整个世界”日渐成为广大女性的主流思想,这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自我角色理想的完美追求。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身素质的提高又演绎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家庭婚姻观、生育观的变革,女性们正目标明确的摆脱自身的梦魇和传统的思维定势,她们崇尚自由平等,大力张扬个性,追求自我价值的社会现实;她们胸怀国家与民族,放眼世界与未来,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树立了“自尊”、“自信”、“自强”的坚定信念,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半边天”。

  “当家的”向来是中国妇女对丈夫的别称,可如今,这称呼对丈夫来说可能有些名不副实了。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南京,妻子拥有“实权”的占27%,要比丈夫当家的比例高出一倍,余下近60%的家庭则为夫妻平权。此外,一项调查也显示:70%的家庭消费主要由妻子作主,小到油盐酱醋,大到家电房屋,妻子的意见都起主导作用。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南京94.9%的城乡女性对自己的家庭地位“很满意”或“比较满意”。在这项针对2351个家庭的调查中,当被问及对目前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文化精神生活”和“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是否满意时,女性对“婚姻状况”亮分最高,九成认为“非常满意”或“还算满意”,这都可以归功于上海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较高。两性平等的民主型家庭已成为南京家庭的主流,家庭中的许多重大事务夫妻共同协商解决,他们更注重情感交流互相尊重。一直以来,许多女性择偶的第一条件便是“事业有成”。如今这一状况发生了变化。据最新调查显示,对男士的要求不是事业有成,也不是风度翩翩,60.8%的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善于沟通、有家庭责任感的男士。调查显示,女性对男性的容貌等外在条件已不太重视,选择“风度翩翩、有男性气概和魅力”的女性还不足3%。

  (二)逐渐开放与民主的社会及人们的观念为女性参与社会提供了广阔舞台

  1、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现实。这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智能化机器的大量研制使用,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 为广大女性走出家庭、走上社会、施展才华提供了现实条件,也使她们拥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支配作用使人们直接的体力消耗日益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女性体质弱的竞争劣势。电脑的大量普及,信息化的生产、管理与办公自动化,使体力强弱、性别区分不再具有重要意义,女性可以自由选择、涉及任何感兴趣的行业,有志于创业的女强人更是游刃有余。

  随着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妇女在企业界的地位明显上升,董事会清一色西装革履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中国妇女报和中国社会调查中心曾评选出了杨澜等10位女性企业风云人物。杨澜在发言中说,在信息时代,女性获得企业领导地位的机会比在传统工业中更多,她们在企业的内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及对市场个性化要求的敏感性都更强。在美国网络公司中有41% 的高层主管是女性。就连一向有男人俱乐部之称的好莱坞也出现了一批呼风唤雨的女总裁。不仅如此,一半左右的女企业家领导的是高速发展的产业而非传统的产业。

  有关资料显示,借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助力,在世界范围内,女性企业家的比例正处于上升的趋势。在美国,每18位妇女中就有一位是企业拥有者,在过去五年中,女性企业家的增长速度是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与此同时,在中国,女企业家的文化程度提高很快,在2002年5月中国女企业家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中,45%的女企业家获得过大专以上的学历,98% 的女企业家经营的企业赢利,而且她们比过去更有闯劲,她们不仅擅长于传统的“守业”,而且具有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的才华。

  2、女性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的机会增多。知识经济时代十分重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机会增多。有资料显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增大对妇女人力资本的投资。信息时代属于掌握丰富信息的人,而不管他是男是女。在欧洲、日本和美国,女性在掌握信息方面还具有较大优势;在德国1996年,首次出现进大学的女性多与男性的现象。

  (三)不断发展的社会为女性解放、社会地位全面提高创造优越条件。

  恩格斯曾指出:妇女解放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自从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制后,大约5千年来,一直是男权社会。为改变自己从属、附庸、被压迫的命运,争得人格独立,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先觉悟起来的女性,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呼吁、抗争,西方历史悠久、方兴未艾的“女权运动”就是明证,联合国在妇女平等、发展、和平方面也作过许多努力。我国在解放后,国家政策从各个方面提倡和保障男女平等,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变革,又大大激发了女性自主自觉意识,“四自”精神深入人心,女性自身权益得到维护,潜力与创造力进一步发挥,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日益提高,在理论上已取得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婚姻家庭等方面与男子相同的平等权利。在最近的一百多年里,女性观念以非常快速度和强大的力量发生变迁,毫不夸张地说,女性与男性关系的历史,就是我们的社会和时代的历史。

  妇女解放与男女平等,决非简单的经济、文化问题。信息社会为妇女解放提供了机遇与条件,女性不再满足于经济、家庭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与男性的平等,而把视野拓展到政治领域,妇女参政就体现了妇女主体意识觉醒后对政治生活的关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及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妇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妇女参政则是妇女解放的最高形式。有资料显示:近年世界妇女议员的数量明显增加,这一事实在1997年9月在开罗召开的第48届各国议会联盟女议员会议上再次得到证实。西方“女权主义”更是把加强女性参政和参与议会的力量,当作加强民主的必要条件、实现男女平等目标的需要,但它必须以生产力高度发达、国民生活富裕和工业化程度、女性受教育程度、社会生产参与率高作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正是社会文明的表现。

  近年来,开发培养女性人力资源对于现代化的重要性,已引起韩国朝野的普遍重视。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五届“韩国发展前景国民报告大会”上,一份由韩国每日经济报社和世界著名咨询机构——“麦科进基”公司所提交的报告指出:如果不在2010年前把有学历的女性的经济活动参与率提升到90%以上,是难以建成发达国家的经济体系的。这份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韩国高学历女性人才的使用率为54%,低于墨西哥等国,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最低的。为此,每日经济报社将倡导开展一个名为“妇女韩国——培养100万女性经济人”的活动。 这份报告分析认为,要实现培养女性经济人的目标,当务之急是必须把女性从育儿负担中解放出来,因为育儿负担是使二、三十岁的女性人才离开工作岗位的直接原因。为了把女性尽快从育儿负担中解放出来,该报告呼吁,大力开展“每个单位设1个育儿设施”的活动,把韩国“建成每个工作单位都有育儿设施的国家”。 金大中总统夫人李姬镐女士、妇女部长官韩明淑等500余位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当天的报告大会,李姬镐女士在祝辞中说:政府坚信,实现腾飞,把21世纪韩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国家的力量首先来自于优秀的女性人力资源。

  二、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上升更具体的表明了社会地位的上升。

  由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公布结果,这是继1990年第一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后的又一次全国性大型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将“妇女社会地位”定义为:不同群体妇女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与男性相比较的权利、资源、责任和作用被社会认可的程度。调查较为全面描述和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状况及变化。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现代女性在婚姻家庭及生活方式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性。家庭大事女性做主多,在“家庭投资或贷款”及“买房、盖房”的决策上,妻子参与决策的比例为60.7%和70.7%,分别比10年前提高10.2%和15.1%。88.7%的女性可以自己做主“购买个人的高档商品”,能自主决定“资助自己父母”的女性比例为91.3%。同时,女性的婚姻自主程度进一步提高。女性的初次婚姻由“本人决定”及“征求父母意见”的比例共61.5%,走出乡村有过进城务工经历的农村女性婚姻自主程度明显提高,达到68.8%。受“父母之命”结婚的农村男女青年相比于10年前下降很多,女性的婚姻选择比男性更少受制于“父母之命”。

  女性休闲愈发精彩,妇女的活动和交往范围扩大。1990年的调查数据中,到过境外的农村妇女比例为0,此次调查中有0.3%的农村妇女到过境外;到过境外的城镇妇女为3.1%,比10年前增加了2.9%。与此同时,女性休闲方式趋向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休闲时间看书看报,参加体育锻炼、社区文化活动等。16.1%的城镇女性和3.1%的农村女性加入了旅游行列,相比于1990年,女性休闲方式愈发积极。更不同寻常的是,有5%的城镇女性和0.5%的农村女性开始利用网上技术获取信息,每天上网的城镇女性有1.2%。

  女性能力自我认可度高,82.4%的女性表示“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80%的女性“不甘心自己一事无成”。对于“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的说法,高于男性1.5%的女性持鲜明的反对态度。对于“女性应尽量避免在社会地位上超过自己丈夫”的说法,81.5%的女性坚决反对。即使丈夫收入高、家庭富足,88%的女性表示仍会参加工作或劳动。

  三、影响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及发展的不利因素

  经过我国广大女性长时间的努力奋斗,女性的地位、素质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同男性相比,仍有很大差异。它不仅表现在女性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等表层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观念、人格心态等深层素质方面,它是影响女性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1、政治水平。我国女性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大大低于男性,由于文化水平偏低,致使女性的政治要素较低,加之心理及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妇女参政能力较弱,我国部分女性对自身政治权利意识相当淡漠,与男性相比存在着很大差异。直接进入机构的女性所占比例以及参政、议政、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同男性向普遍低。在一些发达地区,女性的参政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基本上还处于“要我参政”而非“我要参政”的状态。尽管越来越多的女强人出现在各大企业或是政治机构中,但是女性企业家的成长也会或多或少地遭遇社会偏见与自身局限所造成的玻璃天花板。杨澜说,在欧洲及新西兰有不少女政治家甚至是国家元首,她们的丈夫有些默默无闻,有些甚至没有固定的工作,但社会对这些女性和她们的丈夫都没有过多的压力,这与社会的教育程度,对生活的态度都有关系。许多中国的女企业家不喜欢被人称作“女强人”,就是因为这个词多少带有些贬意,似乎这些女企业家是中性的、强硬的和不顾家庭的“怪物”。

  女性企业家较不容易得到起动资金。由于女性在家庭生活,特别是养育孩子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她们往往在事业发展中承受更大的来自内心及社会的压力。杨澜感慨地说,许多女企业家都被人问及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而我们的丈夫几乎不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求自己对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使我们疲于奔命。

  2、文化素质。我国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虽然不是由男女智力差异造成,但女性必须承担这一事实的后果。有关资料统计,全国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有2.23亿,其中女性1.56亿,占70%。5亿妇女,文盲占38%。非文盲妇女的文化程度也很低,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仅占同等文化程度人口总数的38%,1997年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女性也只占总数的36.42%。文化素质低下不仅束缚妇女思想和才能的发展,而且由此产生狭隘性也成了她们不愿承认又不得不承认的心理弱点。一些女性不思进取,不读书不看报,只知屋里小天地,不知外面大世界,说长道短与闾巷之间,勃溪与妇姑之间,更有甚者为了追求金钱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去做“三陪女”,迎合了男性的腐败意识而不自知;只重外表光艳,不在乎内心浅陋。女性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个体的选择和发展。

  女性的素质的提高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大部分城市女性都可以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可是女性的教育仍不容乐观。

  新华网广州3月4日电(广东频道记者 杨霞)中国新时代的广大女性,正在不断的磨练和提高自己,在社会大舞台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一些从事女性教育的校长、学者对此却并不乐观,认为人才成长的“半边天”还没有出现。

  一份中国妇女统计资料分析,100名妇女劳动者中,农民75人,工人12人,商业服务员6人,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仅7人。专家学者认为,目前女性受教育形势依然严峻,人才成长现状不容乐观,女性人才使用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湖南女子大学副校长贺江平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学术界也出现了不少女科学家、女教授,政界出现不少女领导,企业界出现不少女厂长、女经理,体现了新时代的女性风采,尽管如此,她们只是中国广大女性的佼佼者,她们在女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目前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仍普遍较低。我国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1年,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女性仅占女性(6岁以上)总人口的2%,女性人口集中于低文化层,一半女性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在农村,近六成女生只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农村孩子中,九年义务教育中辍学的绝大部分是女孩。有的贫困落后地区,小学刚毕业的女孩就加入到打工妹行列,让她们过早地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有资料反映,在我国女性文盲、半文盲比例较高,据调查15岁以上文盲妇女占75%,未入学的学龄儿童中女生占2/3。

  广东省妇联不久前组织一次关于妇女社会地位的调查,近10年来,广东女性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如女性文盲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青年女性平均上学的年数高于全国。但是,调查同时表明,同广东男性和发达国家的女性相比较,广东女性教育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男女差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男性2.02年,而全国女性只低于男性1.5年。在30岁以下的人之中,广东城镇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男性0.88年,而全国女性低于男性0.3年;广东农村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男性1.58年,而全国女性低于男性0.9年。在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广东女性与男性的差异也高于全国,广东城镇男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56%和35.9%,两者相差20个百分点,而全国才相差9.5个百分点。广东农村两性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相差26.2个百分点,全国则相差20.8个百分点。 女性人才的使用现状也离真正的'半边天'相差甚远。近年,女性人才在女性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但与女性在人口中所占比例还极不相称。贺江平副教授说,尽管女性中有一定数量的中、高层领导,但大部分是在人大、政协等部门工作,而真正在党委、政府第一线的很少,还有不少是机构改革时解决政治待遇的。在科研和学术研究方面,真正是国家级的学科带头人,有很高学术造诣的很少,进行一般的科学和知识传播的多。在大、中型国有企业管理层中,女厂长、女经理少。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姚钦英表示,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女性教育及女性素质社会形势还很不适应,还需要下大力气推动,提升层次,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全面提高女性素质。

  3、思想观念。由于历史原因,女性作为弱者的形象和男性的附属一直蛰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虽然当今人们已很少直截了当的贬低女性为“祸水”、“弱者”。也不将“女人”与“小人”相提并论,但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的观念却演化为“男主外,女主内”,“贤内助”等新的能为当今人们所接受的社会规范。这些规范左右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而形成了现实的社会环境来束缚女性的手脚,压制女性浅能的发挥。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公众对于“丈夫的成功就是妻子的成功,妻子要全力支持丈夫”,“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男性理应负责家庭事物的外部交往”,“女性应避免在社会地位上超过他的丈夫”等四个命题持赞同态度的比率分别为72%、51.5%、48.8%和20.8%。由此可见,我国公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倾向于认为女性弱化社会角色。而女性对此的态度是,对前三个命题分别有72.2% 、50.4%、和47.8%人持赞同态度,在这一项上女性比男性高出1.2个百分点。它说明还有相当数量的女性存在着依附于那男性“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传统观念,甚至在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比较上,女性比男性更加保守。这是一个充满消费诱惑的年代。然而,一项专门针对女性的调查显示,事实并不完全如此,对于绝大多数女性来说,这些“时尚”的消费观念还只是纸上谈兵,“量入为出、少花多存”仍是她们恪守的消费理念。65.23%的女性认为:“精打细算仍是我们过日子的方式”,而认为自己的消费方式属于“无计划、随意花”的只占19.45%,还有11.19%的女性表示自己属于“挣多少花多少”的消费类型,而能够接受贷款消费、“花明天的钱”的,仅占4.13%。对于女性来说,评判一样东西值不值得消费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便宜、实用”仍然是大多数女性的首选,占53.7%;表示“只要自己喜欢就消费”的占42.69%;有2.07%的女性将“高档”作为消费标准,表示仅仅因为赶“时髦”而消费的仅为1.55%。

  4、人格心态。传统女性人格心理的最大弱点是自卑狭隘、对男人和社会双重依赖根据统计资料统计,对如果当选做人民代表的态度,选择“能力差不想当”、“坚决不当”和“不知道”的女性更占39.8%,而男性相应的比率是28.4%。它说明女性的自卑感较强,对自身的能力缺乏认识,自信心较男性弱,而受活动空间和接触人和事的限制。部分女性的心胸比较狭隘,着眼社会,表现为多疑、嫉妒、记仇、爱传闲话,“一山突起众丘妒”,事实上,女性的嫉妒心理是女性发展的最大天敌。在一个女性群体中,一位女人超群出众,首发攻击她往往不是男性而是女性,它们可以容忍男性超过自己,却容不得同性超过自己,这使得众多女性为寻求生活的宁静平稳而不去竞争,不去努力,从而失去了上进心和竞争力。

  女性的双重依赖首先表现在对男人的依赖上,这是历史遗传的结果。过去,女性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经济地位,只有依附男人,所以,“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如今,虽然随着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享有独立的人格,但心理并没有消除,并且由依赖男性转向依赖社会,不自立的精神状态始终没有改变。在我国,妇女的解放是伴随民主革命的胜利获得的,男女平等“恩赐”的,女性解放发展到今天,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庇护,较西方女性而言可谓一帆风顺,同时也形成了目前这种妇女地位提高,而实际素质低的矛盾,从而在市场经济面前困难重重,冲突四起,面对困难和冲突,女性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自救,而是向社会,向男人求救,这是女性双重依赖性得最突出的表现。有一位被访问者说道:女性常常被感情所困。女性对男性的依赖究竟是源自本性的东西,还是社会加给她的?是应该改变的,还是应该保留的?女性在社会在经济上都可以很独立,但在心理上却希望依靠男性,崇拜他。在男女关系中,双方都从心底不接受平等的朋友关系,女性比男性更不愿接受。女性好像在心理上有这个需求。就因为这个,女性感情脆弱,很容易受伤害。有的人可以显得很潇洒,男女保持各自的生活空间。但是女性用情专一,一旦用情就收不住,变成滥情,能收放自如的就不是情了。我对女性的这个特点感到困惑:这到底是女性的弱点,是精神完善的大敌;还是个优点,应当保持?

  5、社会的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实实在在的存在着。 在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的现实社会中,女性参与社会的愿望和参与社会的行为常常在没有法定政策的约束条件下被忽视,女性在社会岗位的分布上,难于形成令人满意的状况。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传统的历史性别意识和由此发生的社会决策行为,将女性更大限度地“挤压”向家庭;二是,由于传统的历史性别意识和社会决策行为的存在,很多女性往往对不平等的性别意识表现出某种“屈从心理”和“屈从行为”,从而形成了和正在形成着依赖性的性别意识,抑制着女性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精神和行为的形成;三是,在承认女性法定的生理条件的特殊性的同时,并把这种“承认”自主或不自主地落实在社会决策行为过程中,造成了女性在社会竞争中劣势竞争地位。如女大学生就业比男大学生就业难,下岗女工再就业比下岗男工再就业难等。这使我们看到,社会的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最明显的体现在男女不平等上。女性对男女不平等的感受可以分为社会不平等、家内不平等和心理气质上不平等几类。

  首先看她们对社会不平等的感觉:一位中年女性讲了她母亲那一代人遭受的不平等和她们的反抗和追求:我妈刚生下来的时候,我外公在帐子里露了个头,问了一句话:男孩女孩?一听说是个囡囡(南方话:女孩),就说:溺死她。姥姥听到她劈里扑噜在马桶里挣扎,怪可怜的,就抱她出来。后来哥哥们都上学去了,家里就是不让她上学,她就一直在教室外面偷听。家里看她那么执着,终于同意她上学,她因为好多知识都偷偷学过,连连跳级,后来考上了师范。我认为,中国好多女性如此要强,就是千百年来压抑的反弹。

  咱们国家的妇女地位相对于GNP水平是相当高的,但是从绝对情况看,妇女地位还是比较低的。妇女现在已经能够参与主流社会的活动,但是妇女参政水平还很低,我看中国在30年、40年甚至50年里都不可能出现女总理、女国家主席。在我看来,参政是提高妇女地位的最重要目标,因为那是决策权力呀。

  建国以后提出妇女走出家门,从表面上看做到了男女平等,但是很虚假,并没有从意识形态上发生变化。从中国家庭的现实看,女人地位还是低的。男女在外面干一样的事,回到家妇女还要多干一种家务。西方有人羡慕中国妇女地位高,可我看到的情况是,有一个女的嫁了一个三代单传的男的,因为生了一个女孩就自杀了,为这种事自杀、受虐待的多的是。正由于以前表面上的地位提高,才有了80年代的退步:工厂裁员先裁女的,因为照顾妇女的硬性规定没有了。这是对前几十年的否定,就像否定人民公社一样。妇女要平等,要提高地位,就要先回到市场原则,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女人要靠自身觉悟的提高,女人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重要。社会给妇女提供的机会当然也很重要。我觉得男女不平等。女人要和男人获得同样的社会承认要付出得太多。婆婆要求我是个好媳妇;丈夫要求我是个好妻子;工作中男人认为女人天生不成。女人要得到同样的承认,一定要比男人做得好才成;男女做得一样时,别人一定会先给男的晋级;在我比男人强时,他们忌妒我,但是他们不是我的对手。

  我觉得劳动人民阶层的妇女地位很低,知识分子阶层妇女地位高些,但还不是很高。农村女人就是男人的泄欲工具,传宗接代的工具,有些女人自己也这么看自己,生个女孩就很自卑,生个男孩就趾高气昂。

  女性本身也在变化,现代西方的女性和20世纪的淑女已经不一样了。中国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渴望》里的刘慧芳,就证明人们对女性的要求还很传统,这就是典型的中国淑女形象。

  一位当过大学教师的女性说:“我觉得妇女的家庭地位提高了,社会地位没提高。那次评职称,我分数最高,但系里根本就没把女老师当回事。评职称时,女老师只是陪衬,好像是他们给我们点恩惠、恩赐一样。这还是一个男人的世界,他们成群结伙,没把女人当回事,没把你当对手。”

  一个离婚的男子找未婚的女子就很好找,离婚的女子要是找个未婚的男子,人们就觉得这男子亏了似的,这最能说明妇女的地位。离婚的女人再婚被叫作‘二锅头’,意思是说她不是黄花闺女了。我知道很多女子就是因为再婚不容易才不敢离婚的。

  调查中发现的一个明显不公正的事例是招生分数线的不平等。一位重点中学的女教师说:我们学校为了多招男孩,有一次把女孩的分数线提高了三分,结果家长造反了,我们不得不把那些够分的女孩也招上来,结果那个年级学生总数就超过了其他年级。

  其次看家内夫妻间的不平等感受:女性家务负担超过男性还是多数中国家庭的基本生活图景,一位在农场工作过的女性这样讲到自己的家务负担:自从结婚生了孩子之后,我就咬牙把所有的家务事都担了下来。我带孩子,他在外面拼命干活,就为了改变人们对我们未婚先孕的看法,为了再有出头之日。后来他当了班长,团支书,入了党,我也入了团,这下才翻过来了。可是这就成了习惯,家里的一切事都是我做。他变得懒极了,我就为他服务。一位女性讲到她对丈夫完全不分担家务的反感:他早起晚回,把家扔给我。晚上就知道抽烟看电视,星期天睡大觉。我不舍得睡中午觉,我们三个人的衣服都是我洗,每天就像上了弦一样。

  不少知识女性并没感觉到外在形式上的不平等:但还是能感到有一种心理层面的、微妙的不平等。从知识女性角度看,社会平等对她们不是很大的问题。从发挥自己的才干、创造自己的生活天地上,没感到来自男性的压抑。但是在观念层次上对女性的歧视还是存在的,尤其在学术界。学术界的男性中心比其他任何一界都顽固和明显。

  一些被访者的回答多多少少说明一些问题:我时常感到,对于那些从女性出发的观点,男性会嗤之以鼻,好像不屑与你争似的。女性总是不自觉地更重视人和感情,因此常常会有被攻击被伤害的感觉。社会逻辑的男性化在学术观念上是根深蒂固的。

  我认为男女是不平等的。我生活在男性的社会圈子里,感到他们给我一种压力,是无形的压力。不是他们不尊重我。我爱人天天做饭,给我买化妆品,做得都很好。但我觉得他们骨子里都是大男子主义。一个男人这样对我说过:我不可能跟一个女的很严肃很深刻地谈什么。他们觉得女的和他们在智力上没法对话。有一阵我和几个要好的男友天天辩论,他们就说,你是例外,你举出几个身边认识的女的是值得我们佩服的。我的确举不出几个能使他们佩服的女性。另外,他们给我一种压力,好像他们能在社会上做事,我在这方面没有他们那么多的能力和精力。

  我在社会上、经济上、自己的专业上都能自立,但还是存在着感情的饥渴。他(情人)对我算是很专的了,可我还是有不安全感,心悬在那里。我最软弱的地方就在这儿。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去投合他,转回头一想又不舒服。对心理上的依赖感、安全感要求很强。

  我在体魄强大的男人面前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好像缩小了似的,心理不平衡。我喜欢本质上非常‘男人’行为上却很温柔的男人,要是特别张狂就可笑了。这种感觉跟力量有关。

  性别歧视的存在加上女性自身的心理弱点造成女性就业率偏低。

  妇女参与国家与社会事务的管理程度偏低。全国人大女代表比例从1983年以来长期徘徊在21%左右,九届是21.82%。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十届人大代表选举办法规定十届人大女代表的比例应比九届有所提高。而实际上却成了20年来比例较低的一届,已降为20.24%,下降了1.58个百分点。在国际社会的排名,1994年是第12位,2002年下降为第28位,在今后5年内排名可能还会继续下降。为什么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的今天,占人口半数的妇女的政治权利不能很好地实现。在社会主义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妇女已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根据一些数字统计,现在农村第一线生产中,妇女已占了劳动力的65.6%。根据1998年的统计,在全部人员就业中,女性占了46.7%。这样一个数字,已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4.5%,而且在我们全部的16个产业中,有10个产业女职工的比例在不断地提高,女性参加就业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且在各项事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这就证明,女性的就业现状是很好的。当然,在这样的现状之下不是没有问题。现在许多单位,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不愿意用女工,而且也不愿意招聘女工,连那些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在就业问题上都要受到歧视,而且有些单位在用工上,任意提高女职工的条件,在女工生育期间,往往就被解聘了,或者就不再续聘合同了。所以女性在就业上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当前,在就业问题上还有一个比这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女职工的下岗问题。根据北京市对52个单位近七万名女工进行的调查表明,女职工的下岗比例是高于男职工的,在男职工中,有五分之一的人下岗,在女职工中有四分之一的人下岗。

  四、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问题,开发女性人力资源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奋斗。首先要从提高女性素质做起。女性素质的提高需要主客观两方面的共同努力。

  依法保证女性教育。创造安定、兴旺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是提高妇女素质的客观需要。努力实施义务教育法,保证女性受到正常的文化教育。切实依法保证女性和儿童受到国家所规定的教育。

  1、重视高等教育。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大大低于男性,致使高科技生产领域及高层领导机构中女性比例不高。为此,根据女性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增加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更多的培养高层次的女性人才。

  2、发展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通过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手段以回归教育和循环教育的形式,把教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使女性获得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后,还能对其他学科有所了解扩充知识面,开阔文化视野,形成社会知识体系的整体观念。

  3、鼓励女性自学。加强学习,在素质上求提高,摆脱愚昧无知。追求知识是女性成才的必经之路,只有学习,才能获得真知;只有学习,才能提高素质。女性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女性成才的重要标志,素质高,能力强,对社会贡献大,女性素质的高低与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4、开辟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途径。扩大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包括就业前的职业教育,就业后的职业教育和农村技术教育等内容,通过扩大职业教育,使女性掌握更多的驾奴现实的能力。这一点更有益于解决大量女性下岗再就业的问题。

  妇联充分发挥作用。从1995年开始,南京妇联在鼓励、帮助、促进退出就业领域的妇女重返职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一是转观念,树立女性再就业的先进典型。妇联通过召开座谈会、报告会、表彰会等形式,帮助失去就业岗位女性转变计划经济下“等、靠、要”旧的就业观,树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要工作找市场的新的就业观。每年妇联开展各类妇女再就业先进评选活动,树立一批批妇女再就业的先进典型,通过媒体等渠道,大力宣传她们的事迹,激励更多的女性向她们学习。许多下岗女工被授予女性的最高荣誉—“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妇联还与有关单位联手,在全市公开举行招聘活动,唤起失去就业岗位女性的自主就业的热情和信心。

  二是抓培训,提高女性就业竞争能力。针对失去就业岗位女性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技能比较单一的状况,根据市场需求,妇联开办了各类培训班。近年来,妇联利用妇联组织的各级学校和社会资源,累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700多期,培训达14.8万人次。市妇联与有关单位合作,推出了家政、物业管理等各类培训班。培训后的上岗率达80%以上。

  三是找项目,开发女性就业新岗位。妇联与上海房屋置换公司合作,联合招聘房屋置换业务员,为上海房屋交换市场培训了1500多名下岗、失业、待业女性-—房嫂,成为上海二级房产市场的一支主力军。至今上海房屋置换公司的208个门店经理及业务员都由房嫂担任。市妇联还通过于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等合作,发起和共同推进医院护理工的培训,居家养老的试点工作,为失业、待业女性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虹口区有160多名失业、待业女性成为居家养老的服务员。浦东新区在创设规范的培训与管理机制下,有4800多名女性常年在家政服务岗位上得心应手,'帼苑家政'由此成为社会认可的服务品牌。

  四是培育带头人,帮助女性大胆创业。首先,妇联对有创业意向的女性进行培训。市妇联与市劳动局等部门联合,评选创业带头人,鼓励更多女性创业。妇联还与银行合作,尝试对女性创业者小额贷款,首批获贷款的女性,企业规模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大。同时妇联还进行女性优秀创业项目的评选活动,努力提高女性创业的水平。

  五是争取政策,优化女性就业环境。妇联想方设法,积极争取有利于女性就业的新政策。市妇联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切实为女性办实事。2001年政府部门推出了4050工程,重点解决4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男性的就业困难群体。妇联积极开发4050项目,通过有效的组织、服务和协调,使一批妇字号的4050项目被政府部门采纳。妇联还通过监督有关政策的落实,从根本上维护了妇女的就业权利。使市政府推出的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

  此外,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女性成才提供法律上、政策上、组织上的保证。为转变社会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创造文化氛围。

  但是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女性素质提高的客观条件,女性自身的努力才是根本因素,是第一位的条件。所以,作为女性,需要自觉曾强政治上的参与感和历史责任感,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培养独立、健康的人格心理,努力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

  主观上做到以下四点:

  1、提高政治水平增强竞争意识。政治素质诗人的灵魂,它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决定着女性“半边天”作用的发挥和人生价值的实现,面对女性政治水平较低,理论水平较差的现状,广大女性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自卑、自弱心理,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四自”的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主动参政议政,在市场经济中,敢于利用自身优势与各方面沟通,并在其中不断的发展自我,挖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2、提高文化素质,增强成就意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素质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在21世纪,劳动者的技能将成为关键,劳动者技能的高低来自与所受的教育和训练,来自于科学文化的知识修养。我国女性现有的文化知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正影响着女性作用的发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广大女性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增强学问化学科学的迫切性。多渠道、多层次的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信息和新方法,不断的充实完善自己,缩小与男性的文化差别,培养成就意识。

  3、更新观念,善于超越。现代女性必须树立“四自”精神,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克服“男主女从”的心理。要敢当“出头鸟”,不为世俗左右,勇敢得超越自我,超越男性,走向更高的目标,这是女性寻求发展必备的心理素质,它去掉了某种社会尺度规范女性的成分,使其真正摆脱依赖他人、依赖社会的思想观念,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立与社会,坚实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4、克服依赖心理,培养健康人格。依赖心理作为一种历史的定势已实实在在地融进了女性的现实生活,掣肘女性人生道路的选择。在双重依赖心理作用下,女性常常把困难推给男性,把责任推给社会,在社会规范作用下失去自我,从而丧失应有的主题地位,在自轻、自贱、自弱、自卑的病态人格中求得附属物的安全感和心理平衡,这与时代发展和时代需求是完全背离的。女性必须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重新调整自己,确立自我独立的价值观,增强个人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主题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重构女性健康人格,这是女性素质提高的深层因素,是推动女性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总之,平等的性别意识应该贯彻在社会决策的主流过程中。社会进步不仅表现在社会人行为的进步,还深刻地表现在社会人的意识进步。最大限度地挖掘社会人的潜能,发挥社会人的社会作用是社会决策的进步标志。社会人、性别社会人,虽然社会角色的分工存在着某些法定的差异,但是在任何社会中,以及社会决策行为中,有意或无意地扩大这些差别,迁移这些差异,并以此为据产生阻碍某类性别角色参与社会或深入参与社会的行为,均反映着社会决策者的社会局限性。所以,在社会的进步过程中,提高性别意识水平、消除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现象,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决策的进步都是很重要的。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宣传提倡平等的性别意识,并应当贯彻在社会决策的主流之中。

(责任编辑:王玲玲)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