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内迁职工参观人民大礼堂 记者 欧阳祖兵 摄
本报讯(记者李双全)重庆变化太大了。昨日,20名内迁老人在重庆短暂游览一天后,纷纷感叹,并将6月18日的《重庆商报》珍藏起来。香港老太阮念春表示将《重庆商报》带回香港让港人了解重庆的巨变。75岁的内迁老人张玲玲也表示将从上海迁回重庆定居。
上世纪60年代沿海发达城市约30万工业职工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来到重庆支持工业建设。这些人大多在重庆扎根,也有少数退休退职后陆续回到家乡。
银星集团特地通过本报征集了20名内迁老人,包机见证直辖10周年的变化。
昨日,银星集团组织内迁老人参观游览了朝天门、解放碑、大礼堂和规划馆等地。看到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他们纷纷感慨重庆变化太快了。当他们看到本报直辖10年“图变”特刊后,特意将报纸珍藏起来。阮念春17岁随着大哥从上海来到巴南道角的重庆工具厂,1979年嫁到香港定居,昨日,她说要将商报直辖特刊带回去让港人了解重庆的巨变。陈志超等老人说,很感谢商报和银星集团,让他们在有生之年完成这次“心愿之旅”。75岁的内迁老人张玲玲深有感触地说,决定回重庆养老。这座城市太有个性了,有山有水,交通发展得特别快。张老太1966年随丈夫从杭州内迁到重庆工具厂。在重庆工作了近30年,1995年退休后,随丈夫回到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