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出版
全面发布2006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状况
6月19日上午,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广电蓝皮书)发布会,向国内新闻媒体全面发布了2006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状况。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广电蓝皮书编委会名誉主任王太华在这部蓝皮书序言中指出:“《2007 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把过去一年来全国广播影视的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发展政策、发展经验等及时公之于众,促进政务公开,增强行业透明度,可以为各级广电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可以向相关行业、社会各界及所有关注广电发展的人们提供全面了解广电的可靠途径。”
在发布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广电蓝皮书主编黄勇介绍了《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研究编写工作情况,并发布了本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
黄勇介绍说,2007年广电蓝皮书主要由八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总论,是对2006年全国广播影视发展全貌提纲挈领的综述;第二部分,描述了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相关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国际环境。第三部分,全面总结了2006年广播影视事业发展五个方面的状况和经验。第四部分,从九个方面全面展示了2006年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状况,并深入分析了广播影视市场竞争状况。第五部分,从八个方面全面描述了2006年广播影视技术发展与应用状况,分析和揭示了广播影视技术发展趋势。第六部分,全面阐述了一年来广播影视行政管理、法制建设、体制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第七部分,以专题研究报告形式对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和分析,总结其内在规律,探寻发展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第八部分,个案分析报告从不同视角分析和解读了广电系统中一些单位创造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集中反映了2006年全国广播影视行业发展的亮点。
从总体上看,广电蓝皮书内容既涵盖了广播影视的各个方面,又突出了重点。
黄勇指出,中国广播影视正处在快速发展、深刻变革、整体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技术变革、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型,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科学发展阶段。广播影视的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路径正在逐步发生转变。2007年广电蓝皮书全面展现了2006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取得的新进展。一是广播影视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二是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三是广播影视数字化形成全方位推进的新格局。四是广播影视“走出去”取得新进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五是广播影视改革继续推进,行业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六是广播影视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广播电视收入和电影综合收入均创历史新高。七是广播影视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黄勇介绍说,《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反映一年来广播影视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其中有三组数据引人注目。一是节目制作量和播出量:全年共制作广播节目619.23万小时,播出1078.05万小时,分别比上一年增长0.87%和4.62%;制作电视节目261.80万小时,播出1360.45万小时,分别比上一年增长2.51%和8.04%;生产国产故事片330部,比上一年增长26.92%;制作电视剧500部13847集,比上一年部数有所减少,集数有所增加;制作动画片8.23万分钟,比上一年增长92.53%。二是广播电视覆盖率:全国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04%和96.23%,同比分别增长了0.59%和0.44%。三是广播影视总收入:2006年,广播影视产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广播电视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99.1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8.04%。其中广播电视产业收入959.9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27%。电影综合效益达到57.3亿元,比2005年增长19.4%,再创历史新高。
黄勇指出,《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认为,2006年是广播影视技术的创新之年。争论多年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最终敲定。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将于2007年8月1日起实施。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数字音频广播行业标准,并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开展了数字音频广播试点工作。研发了移动多媒体广播关键技术,确定了天地一体的技术体制;研发了新一代卫星传输技术,产业化应用开始启动。数字电影制作、发行、运营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数字放映多层次市场应用格局初步形成。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规范”,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应用系统在社区和农村地区得到发展。数字付费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等数字新业务发展加快;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黄勇强调,《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在全面总结和深刻分析了2006年广播影视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提出 2006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主要呈现出七大特点:一是主流广播电视媒体通过多媒体联动积极占领宣传新阵地。中央三台及地方广电媒体结合自身优势,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电视,积极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兴传播手段,大力拓展新业务,不断扩大辐射力和影响力。二是广播影视涉农工程实现了战略性转变。新一轮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已从部门行为上升为国家行为、从工程建设上升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正式被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之中。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明确了“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基本发展思路。三是有线电视数字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局部试点向大中城市全面推开,由小容量单向传输向大容量双向交互转变。四是电影票房与产业结构双双呈现多元化趋势。电影产业链正在向海外市场、电视、音像和新媒体等各个领域纵横延伸,形成多层次开发、多渠道回收的产业链条。五是广播影视科研从单纯跟踪研究向自主创新研究转变,标志着广播影视科研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开端。六是广播影视管理工作逐步向综合管理迈进。各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不断探索有效管理的新方法新途经,注重用经济、行政、法律和科技等手段进行综合管理。七是广播影视教育培训围绕中心、服务重点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加强,为加快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的步伐、增强其发展后劲提供了人才保障。
编写和出版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是广电总局加强政府管理与政策引导、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家广电总局从2006年起委托所属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研究和编写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年度发展报告(广电蓝皮书),每年出版一部,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全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状况和下一步发展走向。《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是继2006年首部广电蓝皮书之后的第二部广电蓝皮书。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广电总局有关司局,中央和北京等各新闻媒体,以及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