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电子眼”盯紧解放北路、环市中路、中大北门、体育东路;另有250辆巡检车每天巡街“近距离取证”
本报今天上午消息记者蒋铮报道:“海珠城管大队,请即刻前往中山大学北门,那里有人推车卖玉米!”今早10时,城管指挥人员小张发出指令,奇怪的是,他既不在中大现场,也没接到投诉。
今早,广州城市建设管理监控指挥中心经过五个月的试验运营,正式全面启用。在这里,排成一列的12个监控操作台,正对着十多米长、3米多高的组合大屏幕,能随时调看450多路摄像镜头拍摄的动态画面。无论是市区繁华路段,还是各大建筑工地,随着摄像头的转动,实景一一传回,监控人员眼观六路,可随时“遥控”调兵遣将。
这个监控中心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具备统一视频监控、集中事件采集、城管资源统一管理、多级联动等九大系统功能。全市各重点路段,都能在这里进行24小时监控;中心还配备了250辆装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巡检车、九辆配置CDMA1X卫星图像传输技术的移动监控车,在全市进行日常巡检,发现问题,马上向中心发送信号,交办处置,可实现“高点远眺、近距取证、移动跟踪”。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从今年1月试运行以来,首期已自建高点摄像头13路,自控摄像头超过180路,再加上共享的视频信号,共有约380多路摄像头共同构成一个“天眼系统”,覆盖了解放北路、环市中路、中大北门、体育东路等多处市中心繁华地带,这些地段的有关信号传回中心,中心人员可放大、缩小图像,或转换摄像角度,迅速对发现的事件进行立案处理。
该中心的数字化管理,还包含“集合视频监控”,超级“一屏通”,“集中事件采集”,市、区、街多级联动调度、移动指挥部等强大功能。中心还总结了历史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形成应急处理预案,在发生类似重大事件时,可随时选择相应预案,进行指挥调度。
有关方面介绍,该中心计划在二期再完成高点摄像点60路、景观点摄像头30路、城管监控点500路的建设。同时,积极协调共享各区城管的视频监控信号,逐步建立完善各级城管监控指挥中心,形成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监控智能、灵敏高效的城管信息网络体系。
自今年1月17日凌晨3时指挥系统试运行以来,指挥中心视频监控系统立案超过(60)宗,目前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