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讯(记者邢志刚)昨天,记者从徐州警方获悉,多日来备受社会关注的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学生铊中毒事件为一起投毒案件,犯罪嫌疑人常某某已被抓获。
据了解,本次铊中毒的3名大学生是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材料工程系大一学生,3人是同班同学。在河北省疾控部门与我省疾控部门取得联系并通报情况后,江苏疾控部门迅速派出两路人马分赴中毒者所在的河北石家庄中医院及位于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进行采样。通过对采集回的样本进行化验分析,专家推测该3名大学生是5月31日中的毒,6月1日,3名同学同时出现胸闷、胃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6月10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先后确诊三人均为铊中毒。6月10日晚,徐州市公安局接到报警,该局党委高度重视,连夜召开案情分析会,成立专案指挥部,全面开展现场勘察、调查走访以及查找毒源等侦查工作,同时将案情上报徐州市委、市政府和江苏省公安厅。各级领导相继作出批示,要求公安机关尽快查明毒源,迅速救治学生。江苏省公安厅派出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赶赴徐州指导破案。
经过缜密侦察,6月12日下午,专案组将犯罪嫌疑人常某某抓获。据常某某交代,由于其性格内向,对3名受害人平时经常一起玩耍而不理睬自己心存不满,怀恨在心,遂投毒泄愤。而对常某某如何投毒、铊的来源,受害者如何中毒等问题,警方未予回答。
据知情人士透露,常某某及中毒的3名大学生均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学生。常某某性格内向,平时同学关系比较紧张,经常怀疑同学对其另眼相待。由于自己对化学知识有所了解,遂悄悄将铊投入矿泉水瓶中。同学晚自习后,纷纷喝下带有铊毒的矿泉水。由于中毒比较深,徐州没有条件进行解毒,其中一名大学生在石家庄中医院进行救治,后另外两名中毒大学生直接乘飞机赶赴北京治疗。
而据《光明日报》的报道称,3名受害者是在中国矿业大学的食堂就餐后出现胸闷、胃疼、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在当地多家医院求治,均未能诊断出病因。3人症状加重、情况危急,后相继被诊断为重金属铊中毒。
据了解,这3名大学生现在正在北京朝阳医院进行治疗,因救治及时,3名大学生病情比较平稳。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省疾控中心:
患者所用水杯
铊含量很高
国内: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
朱令1973年出生在北京,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1994年冬(约12月份)和1995年春(约3月份)至少两次摄入致死剂量重金属铊盐;第二次中毒后昏迷多日,几近植物人。1995年5月经对症治疗后得救。但因为误诊时间过长、治疗中的失误,肌体受到严重损伤,并因输血感染丙型肝炎。如今34岁的朱令,全身接近瘫痪,基本语言能力丧失,只能由她年迈的父母照顾。而到底是不是有人“蓄意投毒”,至今都没有明确说法。
国外:俄罗斯叛逃特工伦敦离奇铊中毒
据英国媒体2006年11月报道,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2000年叛逃到了英国,2006年10月,当俄反战女记者波里科夫斯卡娅在莫斯科遇害后,利特维年科开始调查波里科夫斯卡娅之死的真相。然而11月1日,当他在伦敦一家餐馆和一名来自意大利的调查人员秘密会面后,突然出现严重铊中毒症状。
据悉,当时利特维年科体内的铊含量是危险剂量的3倍。由于铊中毒,利特维年科的头发已快掉光,肾脏开始衰竭,并频繁呕吐,说话也很困难,同时,利特维年科骨髓也严重受损,对免疫系统至关紧要的白血球几乎全消失。
相关案例
资料链接
神秘的铊中毒
铊及其化合物是一种银灰色四角形结晶体,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锌盐、热铁矿或硫矿中,采矿业和冶金、提炼行业常接触。铊化合物有数十种。
铊无色、无味,一般人不易取得,毒性强烈。一般认为,铊对成人最小致死量约为12mg/kg,5~7.5mg/kg的剂量即可引起儿童死亡。
铊中毒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等,严重者有肠道出血,继而出现四肢感觉过敏、针刺感,下肢无力,脚跟疼痛,甚至瘫痪。中枢神经受损时,可出现神志不清、谵语、抽搐、休克等,中毒者多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上述表现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相似,易误诊。
脱发是铊中毒的特殊症状,常于第二周开始,重症可全部脱落,一般脱后能再生。皮肤干燥、脱屑,可出现皮疹、痤疮、皮肤色素沉着、手掌及足跖部角化过度,指甲和趾甲于第4周可出现白色横纹。部分患者有肝、肾、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
治疗措施有:1.急性口服中毒患者,应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导泻。随后可口服活性炭0.5g/kg,以减少铊的吸收。2.普鲁士蓝是一种无毒色素,铊可置换普鲁士蓝上的钾后形成不溶性物质随粪便排出,对治疗经口急慢性铊中毒有一定疗效。用量一般为每日250mg/kg,分4次,溶于50ml的15%甘露醇中口服。3.对严重中毒病例,可以使用血液净化疗法,有研究表明血液灌流有较好的效果。4.高钾能增加肾对铊的清除。5.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保护肝、肾、心等脏器,给予足够的B族维生素。对重度中毒者可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制剂。
《光明日报》昨天报道称,江苏3名大学生被发现铊中毒。记者昨天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此前江苏还没有出现过铊中毒的病例,此为江苏首例铊中毒病例。调查中,省疾控中心专家对患者的水杯进行实验分析发现,水杯里的铊含量很高,最后确诊为铊中毒。
初步认定是水中投毒
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宝立昨天说,前不久省疾控中心接到了河北省方面的通报称,石家庄市中医院接诊了一名在江苏徐州就读的大学生,这名大学生疑似食物中毒。石家庄市中医院接诊时,患者当时面容痛苦,胃疼,双下肢剧痛难忍,不能站立行走。省疾控中心的专家根据通报的情况,初步分析患者可能是铊中毒或者是砷中毒。省疾控中心立即跟徐州市卫生局、徐州市疾控中心联系,徐州市卫生部门和疾控部门的工作人员随即开展现场调查,并在该患者的住处以及就餐的地方采集了样本。
朱宝立说,由于这起事件可能是有人投毒所致,徐州市卫生部门、疾控部门及时跟当地的公安部门联系,并配合公安部门开展工作。公安部门将采集到的患者的部分生活样品送到了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省疾控中心的专家对患者的水杯进行实验分析发现,水杯里的铊含量很高,“有报道说是食堂就餐中毒,我们在这里有必要进行澄清。采样的结果显示食堂方面并不存在问题。”
铊中毒不会大面积发生
目前,省疾控中心已经将检测的结果向公安部门进行了通报,至于患者是如何中毒的,公安部门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朱宝立告诉记者,由于铊属高毒类物品,购买、使用都需凭借制定单位给出的供给证明,在经过包括公安部门等层层审批下方可获得。所以,铊中毒不可能大面积发生。朱宝立说,江苏以前还没有出现过铊中毒的病例,这应该是江苏首例铊中毒病例,也是全国的第三起铊中毒事件。
“铊中毒患者并不是无药可治,只要明确中毒原因,及时诊断,患者还是可以痊愈的”,朱宝立说。
快报记者 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