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酝酿改革,新方案强调世界各国一律平等
今后,发达国家也要接受人权审议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路易斯·阿方索·德阿尔瓦17日在理事会特别会议上提交一份一揽子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的最重要之处是确立定期普遍审议机制,即世界各国一律平等,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每隔四年都接受一次人权状况审议。
经过14小时、期间仅有短暂间歇的紧张磋商,当地时间18日深夜将近12时(北京时间19日凌晨6时),人权理事会完成建章立制工作,与会者以热烈掌声庆祝取得这一成就。
定期普遍审议戒除双重标准
德阿尔瓦除了担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还兼任墨西哥常驻日内瓦联合国机构代表。
今年3月1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届会议在日内瓦万国宫开幕,审议人权理事会前身人权委员会下属机构递交的报告,与特别机制专题和国别报告员作互动对话,也审议定期普遍审议机制工作小组的进展报告。
德阿尔瓦当时指出,人权理事会理应加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改变人权委员会审议人权状况时曾经显现的“选择性、政治化和双重标准”。
他指出,人权理事会理应建立“公正、公平、平等”的机制。
德阿尔瓦所述,代表了相当大一批发展中国家对人权委员会的看法,也代表了这些国家对人权理事会的期望。
长期以来,源于对人权概念的认识差异,发达国家强调政治权利,而发展中国家着重于作为人权基础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发展权。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利益诉求使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时常作出不同的判断。
鉴于有着60年历史的人权委员会陷入信誉危机,第60届联合国大会2006年3月15日通过决议,同年6月16日废除人权委员会,同年6月19日人权理事会举行首次会议。
本月11日,人权理事会第五届会议、也是成立第一年最后一次会议开幕,主要议题是为这一机构建章立制。
确立对世界各国一视同仁的定期普遍审议机制,旨在消除“选择性”和“双重标准”因素,理事会成员国将成为首批审议对象。
美国放弃参与欧洲威胁退出
人权理事会第五届会议预定举行一星期,闭幕之时最迟为当地时间18日夜。
由于美国在去年酝酿人权理事会取代人权委员会时就持有异议,继而放弃参选人权理事会成员国,它在人权理事会仅有“观察员”地位。
路透社驻日内瓦记者理查德·沃丁顿认为,依照人权理事会改革方案中拟议建立的普遍审议机制,美国历年反恐战争、尤其是美军关塔那摩监狱将接受国际社会进一步审视。
美国无缘参与建章立制的情况下,英国《金融时报》在第五届会议举行过程中于15日报道称,一些欧洲联盟成员国发出威胁,如果改革方案废弃人权特别报告员机制,它们将退出人权理事会。
所谓特别报告员机制,是由人权委员会沿袭而来,现有12至13名“特别报告员”专门为调查特定国家的人权状况而指定。
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特别报告员机制应予废弃。它们认为,以少数几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权状况为审议对象,是“选择性、政治化和双重标准”的体现,助长了人权领域的政治对抗,不仅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也不利于国际社会以合作对话方式共同提高人权标准。
一些欧洲国家反对废弃人权特别报告员机制,认为保留这一机制可以使审议工作保持“客观”和“独立”。然而,人权理事会现有47个成员国由联合国大会按地区划分选举产生,因而欧洲国家占据少数席位。
鉴于欧洲国家的主张难以获得认可,欧洲议会人权委员会副主席理查德·豪伊特放风道:“如果这些改变得以采纳,(人权)理事会将在相当大程度上比之原有人权委员会更为差劲,欧洲人情愿看到整个(理事会)机构垮台……”
□徐勇(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