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正值盛夏时节。韩兴旺的大棚里,瓜果蔬菜在湿热的空气中尽情地伸展着枝叶和藤蔓,小黄瓜、圣女果、小西瓜点缀其间。进到棚里,韩兴旺洋溢着幸福的脸上,不时渗出粒粒汗珠。和棚里的空气一样热的,还有韩兴旺裤兜里的手机。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韩兴旺的手机几乎没有消停过,一会儿一个电话。有询问供应信息的,有询问管理技术的,还有订购货物的。韩兴旺一会儿回答别人的问题,一会儿四处联络,安排装运军民家的香瓜、冬玲家的油桃和自家地里的礼品西瓜。
他说:“我这手机,过去每月费用要四五百,最近用了个来电畅听,也要花费二三百,都是生意上的事。”热闹紧跟着也来了。上午11时左右,3辆大轿车隆隆地开到韩兴旺的地头,呼啦啦下来100多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生。带队老师冯俊涛告诉记者,韩兴旺所在的黄营村,现在是他们的教学实习基地,每年他们都带领学生来,现场参观,实地考察,既学技术也学营销,甚至还学习这些新型农民的新观念。黄营村群众说:“是韩支书的新观念和敢想敢干的精神,带热了我们大伙种植大棚蔬菜的劲头。”1998年,他率先建起两个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水果蔬菜。几年下来,带动黄营村发展大棚蔬菜330多棚,经济效益连年增长。(本报记者 冯晓荣 实习生 于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