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0日于北京召开的大运河保护及申遗工作协调会上了解到:京杭大运河将“扩容”为“中国大运河”进行申遗,涉及城市从18个增加到24个;沿线城市将成立“中国大运河申遗办公室”,由有实力、积极性较高的城市牵头,省政府、省文物部门指导,参与合作、协商和对话。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会上指出,大运河的保护管理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和省市,以往各自为政、各管一段的现象比较明显,大运河实际上成为各地各管一段的“小运河”。因此,建立一个权威性的协调指导机构至关重要。
单霁翔介绍说,我们平时所说的“京杭大运河”是指明清时期疏通完工的运河,而更名后的“中国大运河”,将把隋唐时洛阳的运河段也扩充进来,新增了河南以及安徽的部分地段,涉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关于申遗的确切时间,单霁翔表示“尚无日程,要看保护规划和文本准备工作的进展程度”。他认为,深入开展资源调查,进行价值评估,做好保护规划,是大运河申遗下一步工作的关键。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重点做好大运河文物资源的调查工作,力争在两至三年内掌握大运河沿线的文物遗存分布情况,摸清家底,建立科学、完备的档案。
会上,江苏扬州、无锡和山东济宁市纷纷表示愿意做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会议确定,牵头城市应立即启动“中国大运河申遗办公室”的组建工作,并尽快编制《大运河保护总体规划纲要》。此次会议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交通部、水利部以及24个相关城市的代表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