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原来咁多嘢·跑马
游客重在体验下注额小,但香港赛马会仍为此推出普通话服务
新快报香港专电 特派记者 邢冉冉 陈凤琼 统筹 林靖峻
10年前,想在香港马场找出一位内地客是很困难的事;如今,平均10位游客中有8位来自内地。
10年前,要在香港马场找到一位会说普通话的工作人员,你肯定会失望;如今,香港马场不仅全部工作人员都接受过专门普通话培训,游客还能听到全程的普通话比赛评述。
10年前,进入香港马场的内地客只能自己摸索;如今,香港马会推出“导赏团”,派专人给进场的内地游客当导游。
跑马,是香港的标志。马是否“照跑”(依然在跑),是香港是否活力依然的标志。香港赛马会投注事务主管梁明清说:“回归十年香港马照跑,而且跑得更欢!”
内地游客激增明显
上周三,香港跑马地马场晚上有赛事,记者一行三人切切实实感受了一回“马民”心中的“跑马夜”。
离比赛开始还有15分钟,看台上已经挤满了人,远远看过去黑压压一片。“跑马地马场每个赛马日平均进场人数接近两万,其中内地游客起码有一两千人!”梁明清说,2003年内地开放香港自由行后,马场的内地客激增,每10个入场者中至少有一个是内地游客。
另一个数字同样说明问题———每一年香港约有78个赛马日,约有十多万人次的游客在马场观赛,其中近八成来自内地。如果按每人平均投注50元计算,一年下来内地游客在香港马场至少花掉500万元!
全程普语服务内地客
面对汹涌而至的内地人流,沙田马场从2003年推出了“普语导赏团”,带领内地游客参观并介绍马场、向游客解说基本的赛马常识等,一推出即大受内地客欢迎。自去年开始,香港赛马会几乎每场赛事都安排“导赏团”,还对员工进行普通话培训,沙田马场还有专为内地游客服务的“骏荟厅”,全程提供普通话评述服务。
来自杭州的张先生对马场这些新措施和新服务很满意:“以前很多人来香港跑马总觉得被冷落,现在可不同了,感觉就是上宾。”
凭旅游证件可免费进场
在跑马地马场正门入口,记者还发现了马会专设的两条“游客专道”,“如果你是内地游客,可凭港澳通行证或护照免支付10港元的入场费进场。”现场工作人员告知,游客入场后,还会获赠用蓝色环保袋盛装的“福袋”一个,内置各款可在马场内使用的优惠券以及趣致马仔笔。
“以前只有在大赛事或者重要节日举行的赛事才会凭证件免费进场,去年开始在内地黄金周等长假期间免费,从今年‘五一’开始,就一直免费至今。”梁明清告诉记者。
重在体验投注额不高
虽然内地旅客有如蝗虫般赶赴香港跑马,不过真正花大钱赌马的人却不多,大多数内地游客下注都不多,一天赛事下来也就是一百几十块的。
“下注额稍高点的内地客主要是常来香港赌马的珠三角游客,但也就是几百元。”梁明清称,赛马只是一个娱乐项目,重在体验,因此下注是必要的,是否赚大钱倒无所谓了。
在现场,记者碰到了4位来自江西的小伙子。经过一轮热火朝天的商议,他们最终选了一名代表去投注,“我们都是第一次来体验,感受一下气氛,输了也没关系,每人也就是投20元而已”。
香港赛马
香港赛马
运动始于1841年,以独特的非谋利模式营运。马会所得收入在支付经营费用、奖金等外,余下的款项均拨捐慈善和社区计划。香港赛马每周两次:周三和周日。香港有两个马场,跑马地在港岛中心,已经有百年历史,是全球少数的市区马场,可容纳超过5.5万位观众,是观赏夜赛的必然选择。沙田马场在九龙,仅有25年历史,拥有全世界最阔的户外彩色屏幕及全球首个开合式马匹亮相圈,能为超过8万位观众提供一流服务,是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最佳场地。通常周三赛马在跑马地,周日在沙田。
图:香港的赛马场规模宏大,前来观看和下注的观众游客动辄有数万人。新快报记者 宁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