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长袁周——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避暑之都
6月21日,北京最高气温32°C,而贵阳市的最高气温仅27°C。由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周率领的贵阳代表团给“煎熬”的北京送来一丝凉爽。
贵阳人此次进京,是为了向全世界推介自己引以为傲的凉爽气候,并诚邀各界朋友来此避暑。在“2007’首届中国(贵阳)避暑节新闻发布会暨避暑旅游经济论坛”上,贵阳市的党政领导、专家与来自国家气候中心、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香港)等有关单位的专家一起纵论避暑之都、避暑品牌和避暑经济。
谈到这次举办“避暑节”,贵阳市长袁周说道,近年来,贵阳市结合贵州省委、省政府推出的“多彩贵州”系列宣传活动,寻找自己城市的彩中之彩。其中以省会贵阳为代表的避暑旅游好气候,应该是“多彩贵州”中的一彩,也是“贵阳十八彩”中的头彩。
在会上市长袁周表示,是“天时”造就了贵阳的清凉之地。以现代科学的视觉来看,贵州的天,是一片“福天”,晴雨适中,气候温和,适宜人居。古人曾对贵州的天气状况有过“天无三日晴”的描述,意思是说,贵州的晴天不长,过三两天就要下雨。但也正因为经常下雨,植被繁茂,“三晴两雨”的天气,不断调节气温,尤其是在盛夏,骤雨初歇之后会顿觉凉爽、清新。另外,由于云量多,太阳辐射量适中,紫外线的照射也不强烈,十分有利于人体健康。
此外,“地利”也成全了贵阳的多彩之姿。贵阳的海拔在1000米多一点,处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高度。地处黔中腹地,大山深处的山城,有着无可比拟的地利优势:70%的喀斯特自然景观造就了成千上万的溶洞、瀑布、河流、湖泊、森林、温泉。据贵阳市旅游局统计,仅贵阳市辖区内的各种喀斯特天然地貌形成的景区、景点、公园就超过百余处。
而“人和”则造就了贵阳的和谐之城。多年来贵阳市为了彻底解决空气污染问题,采取了“堵住污染源头、转变城市能源消耗方式,控制工业污染达标排放”等方法,使城市空气质量大为改观,2005年贵阳市共有343天的空气环境质量达到“良”以上标准。
贵阳市还率先实施循环生态经济城市战略,环绕在城市周边的一、二环城林带,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绿色避暑廊道”,创造了在喀斯特典型环境中营建森林之城的奇迹,形成了中国省会城市中独有的森林景观。在打造“避暑之都”的进程中,对南明河的治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头之笔,为此贵阳市投入20多亿元巨资。几年来,南明河变清了,贵阳城变绿了、两岸景观更美了……
袁周认为,只要融“天时,地利,人和”于一炉,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发展避暑旅游经济,贵阳将大有可为。
对于贵阳近几年来连续赢得的一连串与“森林”、“避暑”相关的美誉,袁周如数家珍:2001年7月“亚欧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贵阳成功举办;2004年11月贵阳成为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2006年,获得亚太国际植树奖的首个城市奖和市长奖。“贵阳的城市森林建设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赞誉和认可。原本就相对优越的旅游气候条件,特别是避暑旅游气候条件,逐步优化的城市森林系统、水体景观系统与生态环境,加上贵阳人的努力,为贵阳发展避暑旅游经济、避暑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为此,由多家国际、国内相关组织、机构联合调研、评价,2005、2006、2007三个年度在香港连续发布的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中,贵阳连续三届名列前茅,获得“中国避暑之都”称誉,并在“2007全球避暑旅游名城排行榜”排名第九位。
“贵州高原避暑带,气候拿当品牌卖”袁周用一句民间歌谣来点破贵阳推介气候优势的目的。借助“森林之城.避暑之都”城市名片,2006年,贵阳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0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80亿元,同比净增20多亿元;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占全省总接待人数的25%,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1%。根据有关专家预测,贵阳还将进一步迎来避暑旅游经济发展的好时光。“实践证明贵州打‘清凉牌’这着棋走对了,避暑气候资源开发即将进入品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