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一年患者却成植物人
2004年2月9日,刘汉国老人一次购买了三盒心脑康胶囊,共计人民币1107元。
赵忠祥自称也是受害者
日前,正在准备录制节目的赵忠祥接受了时代商报记者的采访。谈到心脑康胶囊一事,赵忠祥称记忆深刻:“在这个事件中其实我也是受害者。”赵忠祥说,他确实曾参加过这个药品的一次公众活动,但并没有发言、做代言的事。至于宣传册中出现了他和患者的照片完全是被恶意利用,已通过律师向制药企业发函,要求对方停止一切侵权行为。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些厂商善于利用一些活动召集明星参与,而后便做起“拉大旗作虎皮”的勾当。记者随后又与药品的生产单位长春人民制药有限公司联系,对方拒绝采访。记者随后在国家药监局的官方网站上查到该药品的注册批号,是国字号准字药,属于处方药,不允许随意购买。
吕业辉
各方说法
要规范名人广告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俞振伟教授
我国应制定和完善广告发布的法律法规,对名人、明星做广告进行细致的规范;同时,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广告监测手段,加强对主要媒介的日常监测和定期集中监测,加大查处力度,严格追究责任。目前我们的广告市场还很不规范,鱼龙混杂,无论消费者,还是明星,都不应盲从盲信。
侵权责任一视同仁
北京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
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对等,名人明星代言的产品,如果出现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代言者必须承担责任。对于虚假广告代言者的法律责任我国法律没有提及。正是这样的法律空白,使名人明星做广告所得收益与应承担的责任出现明显的不对等。形象代言人明知广告的用语或内容虚假,仍然宣传产品,误导消费者,应当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承担侵权责任。
相关链接
国外名人代言有规矩
在欧美发达国家,名人代言都被视为“证言广告”和“明示担保”,一旦广告不实,消费者可以据此索赔。
德国要求广告不得误导大众,如药品广告涉及的疗效与实际不符即为误导。
法国规定电视广告禁止任何误导消费者的陈述、文字的出现,不允许那些定期在有关电视新闻节目中露面的人用其形象或声音做广告。
美国要求做广告的名人必须是此产品的直接受益者和使用者,一旦查出不实,就要处以重罚,而且已有好莱坞影星被罚50万美元的先例。X062
明星代言曝光回放
葛优代言亿霖被定为“北京迄今为止最大的传销案”。
文清代言“眼保姆”涉嫌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被投诉。
成龙代言“洗发水”广告中宣称某洗发水没有化学成分被投诉。
刘嘉玲代言“SK-Ⅱ”广告存在宣传误导被告上法庭。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