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华夏子孙公祭伏羲
昨日上午9时50分,2007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隆重举行
本报记者 刘东亮 为您摄影报道 昨日,天公作美,明媚的阳光驱散了连日的阴雨,上午9时50分,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甘肃省文化厅承办的2007(丁亥)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隆重举行。
在象征九五之尊含义的上午九时五十分,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同志宣布公祭大典仪式正式开始。全体肃立,击鼓鸣钟,击鼓三十四响,代表全国三十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鸣钟九响,象征中华民族传统的最高礼数。仪式上,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同志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颂读了《颂伏羲辞》。接着,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徐守盛同志恭读祭文,歌颂伏羲功德,并传达羲皇儿女秉承先志,继往开来,共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
盛大的歌舞告祭把大典推向高潮。身着古装的小伙子和姑娘跳起了旋鼓舞和夹板舞,表现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的思念。最后,参加公祭的各界代表向伏羲圣像敬献花篮。
该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弘扬了伏羲文化,对传承中华文明、加强海内外华人的联络与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加强“羲皇故里”天水同兄弟城市间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增进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关链接
历史记载和研究表明,伏羲位于三皇五帝之首,早于炎帝、黄帝。相传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造书契、创乐器,用文明之火引导人们走出了鸿蒙未启的混沌时代。据史载,伏羲曾教人们织网捕鱼,从而使人类原始的狩猎状态进入到初级的畜牧业生产;他确定了婚嫁制度,创造了历法,发明了乐器,教会人们制作和食用熟食,结束了人类身披树叶,茹毛饮血的野性状态;最重要的是,伏羲始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神秘符号———八卦,这是一组代表自然界天地水火山川雷电的象形文字,也是中国文字的起源。随着部落的兼并和迁徙,伏羲所创立和倡导的古代文明沿渭水到黄河流域,与其他民族相融合,形成了以炎黄部落为核心,以伏羲文化为本体的华夏民族。因为伏羲人面蛇身而崇奉的蛇图腾,也由黄土高原蔓延到中原大地,演变成为龙图腾,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伏羲因此成了全世界华人的始祖。
从秦汉到明清,相沿至今,天水一直有官方和民间祭祀伏羲活动的传统,已经历经二千多年的历史积淀,现在,这样的寻根问祖活动已经成了当地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节日活动。每年一届的伏羲文化旅游节同时也成为了甘肃省重要的文化节会。自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已荣列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伏羲祭典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朋来天水寻根祭祖、参拜伏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