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名知名学者广州“论道”
新快报讯(记者 范如石 实习生 蔡越姝 通讯员 邱远祥)“增城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村内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已经做得很完善,但还缺少一个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傅崇兰在增城说。
昨天,来自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和研究机构的30多名知名学者齐聚广州增城,商讨增城科学发展战略。
增城市委书记朱泽君介绍说:在产业布局上,南部将新塘、石滩、中新三镇推动形成制造业产业圈;中部将增城市营造成都市生活圈;北部整合派潭、小楼、正果三镇营造南国乡村生态大公园,形成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朱泽君解释,南部将为中部和北部提供就业岗位;中部为南部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和娱乐设施;北部为其他两区域的人提供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在村域经济方面,朱泽君表示要严防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增城302条村都搞工业那增城就完蛋了,要以中心村为主带动其它村,同时我们要搞园区式的。要保证工业村里面有经济园区也有山水田园。”
朱泽君说,一直以来,增城坚持北部不发展工业,将南部的税收资金投入北部山区让他们保护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发展基础教育和搞好治安等工作,现在北部山区已成增城的优势资源。“我们现在讲以工业反哺农业,若干年后说不定我们要让农业反哺工业了。”
与会专家认为,增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向全国推广。
“中国城市近几十年的发展使得各城市越来越像,增城市的定位太多,这表示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成勋说。
国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红说,在城市风貌和城市建设方面,建议增城把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共同的风格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