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驻香港部队政委张汝成中将
特约记者 李文景 本报记者 崔朝阳
这里是香港最繁华的闹市,中环;这里有最美丽的海港,维多利亚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总部大楼就巍然屹立在美丽与繁华的交叉点上,它似乎也在时时提醒世人: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
6月8日,驻香港部 队政治委员张汝成中将在中环营区的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我们采访的话题也就从“特殊”开始。
“驻军无小事,事事连政治”
身处“一国两制”的特殊社会环境,肩负着实践“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的特殊使命和责任,“驻港部队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支部队在政治上有着特殊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张汝成将军说。
张汝成将军说,可以说,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政治上的考验。他指着窗外林立的高楼说,每天官兵一睁眼看到的就是摩天大楼,听到的就是繁忙的汽车轰鸣,繁华街头上各种各样的巨幅商业广告冲击着官兵的眼球。驻香港部队官兵面临的考验直接而巨大,在我军的历史上前所未有。“驻军无小事,事事连政治”。张汝成将军说,在香港,部队官兵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传媒和市民的高度关注,稍有不慎都可能会给驻香港部队的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带来政治上的影响。
张将军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00年的“八一”军营开放,某航空兵团营区迎来了众多香港市民,由于参观券有限,很多市民不能入营参观。这时,两名香港青年拿出1000元港币递给值勤战士王海亮,要求进入军营。王海亮果断地说:“抱歉,先生,军营开放是不收钱的,你们没有身份证和参观劵,我不能让你们进去,请两位原谅!”第二天,香港的一家报社就登出了题为“1000元难动解放军,4000人喜游军营”的新闻。
驻香港部队进驻10年来,经受住了特殊环境的特殊考验,既尊重了香港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又坚持了社会主义信念和党的领导不动摇,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政治本色,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形象重于生命”
香港特区原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曾说:“解放军进驻香港时,香港市民赠送了‘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牌匾,从他们进港以来的表现看,他们当之无愧。”张汝成将军说,10年的驻防实践证明,驻香港部队不愧是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在香港能得到“文明之师”的赞誉,不容易。张汝成将军说,驻港部队不仅要遵守中央军委的条例条令,还必须遵守香港的法律。依法从严治军,是驻港部队10年来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为了适应特殊的法制环境要求,驻港部队注重抓好官兵的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每年都要开展“条例法规月”活动,每月上好一堂法制课,每周组织一次条例学习;先后制定完善了20多个法规文件,为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和保证。通过完善和制定的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官兵“纪律就是政治,形象重于生命”的思想,做到了“遇事依法办,执勤不扰民,守法做模范”。
张汝成将军介绍说,驻港部队党委决定重大事项,首先考虑国家和香港的法律有哪些规定,部队条令条例有哪些要求。驻港部队编有法律机构,设立对外新闻发言人,开展各项工作和处理与特区政府的各种关系,都要做到事先进行法律咨询,包括部队的实弹射击、舰艇出海、飞机升空等一切活动都要做到依法办事。
10年来,驻港部队先后组织180多次实弹射击、4万多架次飞机升空、近千艘舰艇出海,都按照香港法律通报特区政府;部队8次轮换,近2万名退伍老兵离港,没有出现任何违法违纪的情况。
“不干预并非不交往”
10年来,驻港部队严守“不干预香港地方事务”的原则。“但不干预并不是不接触、不交往,我们坚持依法对外交往,努力在承认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情感沟通。”张汝成将军说。
10年来,驻港部队与特首办、律政司、警务处、入境事务处、海关等10多个特区政府部门,建立了顺畅的联系机制和重大海难、医疗救助行动协调机制,依法开展对外联系,积极参加香港社会的公益活动。张汝成将军认为,驻港部队已经和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市民之间,建立了一种互不隶属、又互相支持,互不干预、又互相帮助,互不随意联系交往、又正常接触交流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张汝成将军说,10年来,驻港部队先后组织14次军营开放、接待香港市民20多万人次,10次组织5500多人次参加香港义务植树3万多株,9次组织3600多人次义务献血159万毫升,30多次参加香港特区政府组织的节日庆典和文艺演出活动。此外,驻港部队还圆满完成34次对外军事科目表演、2004年“八一”大阅兵,保障海军舰艇编队停靠香港、解放军艺术来港演出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妥善处理23个国家的515批次外军舰艇、飞机来港访问和休整等涉外军事事宜,多次组织官兵与香港大学生代表开展文体联谊活动。
“这些活动,有助于把驻香港部队融入香港社会,进一步增进港人对驻香港部队的了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展现了驻香港部队爱港亲民的形象,赢得了香港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信任。”张汝成将军说。
张汝成政委 张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