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18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欣然为大连港题词:“建设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港口”;继之,新一代中央领导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东北亚重要航运中心”,大连港由此声振环宇。
“高举帅旗迎朝阳,30万吨双呈祥,原油矿石任吞吐,粮草先行兵马壮。
夏日里的大窑湾码头,海风袭人,碧波万顷,一艘艘远洋巨轮和着阵阵涛声鸣响汽笛,一排排高大塔桥吊装着五湖四海的货物,一辆辆装载集装箱的卡车排着队进出港口……这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呼应着大连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二大集装箱中转港,世界亿吨大港之一的称号。
3年 从8732.5万吨到1.45亿吨
今天的大连港,有这样几个数据引人注目:世界港口20强,近80个现代化专业泊位,4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全国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万吨级矿石码头,68条集装箱国际国内航线。2006年,集团完成吞吐量1.45亿吨,但在2003年改制之前,全港吞吐量仅为8732.5万吨。
“引进外脑是保证决策正确,提高港口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发展的最大动力就是向外界先进者学习。”面对成绩,大连港集团袁福秀董事长把最大的功劳颁给了大连港的引智工作。1982年,大连港与日本藤木企业结成友好企业,标志着大连港海外取经的开始。
25年来,藤木企业坚持每年无偿为大连港提供员工培训,即使在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时,培训也从没中止过。私底下,藤木企业被大连港人称为自己的人才“孵化基地”,为大连港集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但当公司高层建议跟大连港进行投资合作时,该企业社长藤木幸夫却表示不赞成。因为在他的眼里,只有不涉及金钱的交往才是最纯洁的友谊。
1999年,藤木幸夫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并应邀参加了中国国庆50周年庆典,受到了时任副总理李岚清的亲切接见。每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位毕生关心着大连港事业的可敬老人都会激动地说:“这是我终生难忘的幸福。”
“除藤木企业外,我们还与13个友好港建立了培训关系。”外事办公室主任吴可人介绍说。现今,大连港集团每年都会派出100人左右,到遍布世界各地的友好港培训,包括最近几年刚刚开展的比利时安特卫普港“量体裁衣式”培训、丹麦马士基航运公司全球培训,“连我们的岸桥司机,都有机会出国见识见识世界最大集装箱码头的工作模式”。
DCT “海外最成功的投资项目”
见到何业冠时,他刚从新加坡回到大连,这位目前就任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DCT)总经理的新加坡专家,中文已经说得很溜,笑声爽朗,丝毫没有架子,大家都叫他老何。
1995年,时任大连市长的薄熙来带领考察团出行新加坡,回来后做出的诸多决定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与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的新加坡港务集团进行合作”。1996年7月,中新两方在大连港集团一楼会议室的水晶灯下签订了协议,共同投资约5亿美元,开始兴建DCT。
DCT成立之初,老何即被派驻大连。11年前,刚40岁出头的老何,尽管膝下有3个年幼的女儿,最小的才4岁,但作为新加坡港务集团里最优秀的码头部人才,他还是临危受命,来到了中国。“领导跟我说,你就过去两年。”老何哈哈大笑,“我就这么被骗来了。”这么多个“两年”过去了,谁也没再跟他提起回国的事。
最初的3年,老何主管DCT里最大的部门——码头部,每天要与380多号人沟通交流,“那是我第一次与中国人共事,大家的工作方式有很多不同,但我们都站在同一条线上,都想把大连港建成东北最重要的枢纽港”。如今,老何已堪称一个“中国通”,DCT的员工们也特别服这位“平民领导”,“我最大的原则,就是尊重每一个员工,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
正是在这种上下同心的精神下,老何带领全体员工一步步做起,引进先进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公司业务随之蒸蒸日上。2006年大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321万标箱,比合作之前的一年37.4万标箱增长了近9倍。DCT捧回了“亚洲最佳集装箱码头”、“新崛起的集装箱码头”、“中国作业效率最佳集装箱港口”等诸多大奖,也被新加坡港务集团称作“在海外最成功的投资项目”。
2004年9月30日下午,荣获该年度国家“友谊奖”的老何,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
24秒 高科技带动大发展
在大窑湾码头,我们可以看见一座栈桥一样的银白色建筑,16个通道口,完全无人看管,货运车过来,只见一个摄像头一样的监视装备稍作检测,就自动放行。这便是大连港集团下大连港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DPCM)的集装箱智能大门,车辆的平均通过时间仅仅为24秒,这一发明刚刚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在旁边的办公楼4楼,我们见到了该大门的主研者,目前就任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新加坡专家——黎志伟,2005年他获得大连市政府颁发的“星海友谊奖”,今年40岁的他是在1998年来到大连的。这9年里,他带着港口信息化的梦想,一直致力于软件开发、出口,进出口流程优化等工作,带来了大连港集团信息软件系统的极大改观,真正实现了科技兴港。
除了集装箱智能大门外,黎志伟还推行了从新加坡引进的港口网络系统等一系列信息系统,使码头的文件处理时间由70分钟缩减到2.5分钟,使大连口岸单证电子化数量达到56个,名列全国前茅。也正是基于此,DCT连续3年获得“中国作业效率最佳集装箱港口”称号。
站在开发区的童牛岭上可以眺望整个大连港,整片海港意气风发,豪情激荡。“走出去”与“请进来”已成为大连港集团始终坚持的政策,“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大连港正成为中国货物“漂洋过海”的起航地,世界货物“转承相接”的重要枢纽。(郑兴伍巧玲)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