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6月25日电(记者齐海山王晓明)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员王立春主持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经过相关农业专家现场测产验收,玉米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1122.11公斤,创造东北地区玉米最高产量纪录。
现任吉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的王立春,先后承担了30余项国家和省重大科研课题,王立春承担的“吉林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主要目的是解决我国春玉米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项目的成功对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两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是随着科技创新的增强,吉林省农村经济正在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目前,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等主粮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畜禽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吉林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发展主要标志是超级稻和杂交大豆育种获得成功,特别是杂交大豆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培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专用的新品种,通过审定(认定)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共390多个,80%以上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超级稻创我国常规超级粳稻单一品种推广速度、年种植面积和社会经济效益新纪录,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创全省大豆高产新纪录,大豆平均产量达到每亩313.1公斤;杂交豆1号随机选点测产平均产量达到每亩355.7公斤。
针对全省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的问题,吉林省采取科技承包的方式,通过招标,把20多所国家和省级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引进到项目区里来,组建科技示范区。在玉米高产品种的培育、优质水稻开发、畜牧新品种的改良扩繁,以及节水灌溉、改土培肥的推广等增产措施上,进行了示范推广,促进了吉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吉林省农委主任王守臣说,吉林省“科技粮仓”的效应不断显现,在科技的推动下吉林省粮食生产已经连续4年大丰收,其中3年连创历史最高水平。在5-10年内,吉林省还将通过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单产水平,增加粮食产量30亿公斤以上。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