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24日获得工党领袖任命,并将于现任首相托尼·布莱尔27日离任后成为英国首相。
无论在工党党内,还是英国政坛,布朗都是重量级人物。自从布莱尔表明有意提前结束首相任期以来,布朗被视作当然的接班人。
过去10年里,布朗协助布莱尔率领工党连续三次赢得大选,他本人也一直担任布莱尔政府的财政大臣。这10年从政经历成就了今日的布朗,但也为其未来执政投下阴影,即能否带领工党超越布莱尔执政期间的功过是非。
让贤 今年56岁的布朗其实早就有意角逐首相宝座,但最终放弃参加竞选,“让贤”于布莱尔,在财政大臣的位置上一干就是10年。
英国政界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工党“老当家”约翰·史密斯1994年突发心脏病去世,当时均四十出头的布莱尔和布朗都有望问鼎工党领袖位置,胜者终有一日会当选英国首相。
为确保在大选中获胜、避免党内竞争削弱工党支持率,彼得·曼德尔森等资深党员劝说布朗放弃与布莱尔竞争工党领导人,布朗最终退出竞争。1997年,布莱尔在工党大选获胜后成为首相,任命布朗为财政大臣。
任职财政大臣10年间,布朗充分展示其领导才能,以踏实认真、严格要求和工作勤奋著称。
工党1997年上台执政之前,保守党已经连续执政17年,为英国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但面临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增高等问题。
工党首相布莱尔执政以来,英国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稳定,并在10年里创造了25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布朗作为财政大臣攻不可没。
涉及英国财政其他方面,布朗在财政大臣职位上的几项决策影响深远。在他主张之下,英格兰银行能够独立调整利率。他参与制定政策,令英国独立于欧元区之外,同时实现英镑币值不跌。
在公共财政开支方面,布朗提出的高额预算案遭到其他内阁大臣反对,但他总是据理力争、坚决回击反对意见。
评价布朗强有力的管理方式,人们褒贬不一。曾经与布朗共事的莫里斯男爵夫人承认,虽然不满布朗提出的高额预算案,但自己也佩服他管理经济的才能。她说:“你会想:‘多亏他将经济管理的井井有条,我们才有这些钱可花。’”
也有人对布朗的强硬手段耿耿于怀。英国前内政大臣查尔斯·克拉克曾经称布朗是“控制狂”。
逼宫 英国政界广为流传的另一说法是,因为最初让贤给布莱尔,布莱尔承诺,自己第二任首相任期过半后将让位给布朗。
这种说法是否属实无从考证。事实是,2005年第二任任期结束后,布莱尔再次率领工党在选举中获胜,开始第三届首相任期。布朗依旧担任财政大臣,“逼宫”布莱尔的传言渐起。
由于布莱尔政府出兵伊拉克的决定,工党在英国国内的支持率逐渐下滑。党内不少人士呼吁布莱尔提前结束任期,将首相职位交由新工党领袖,从而保证工党能在2009年举行的大选中获胜。
尽管布朗否认,他本人被视作“逼宫”布莱尔的主要指使人,有关两人不和的传闻不断。
英国《独立报》24日援引泄露的政府文件说,布莱尔及其手下曾计划在2005年解除布朗职务,最终没有实施,因为布朗为当年工党选举获胜发挥关键作用。
2006年5月,工党在地方选举中惨败,党内即有人指责布朗利用失败来实现自己的“领袖野心”。
“逼宫”传言的另一面,是人们忍不住将布朗与布莱尔相比,尤其是两人对伊拉克政策的不同立场。
2003年英国政界激烈讨论是否应该向伊拉克派兵时,布朗表现低调,被认为是有意拉开与布莱尔在这一问题上的距离。
然而,在24日工党位于曼彻斯特的集会上,布朗没有直接批评布莱尔的对伊拉克政策,也没有说明是否会从伊拉克撤出英军。
他说,伊拉克“是分裂我们党和国家的问题”。但他说:“在伊拉克……在阿富汗和中东,我们会承担我们的国际义务。”同时他承认:“我们会吸取教训。”
布朗最终将接任布莱尔的消息确认后,两人的共同支持者略有失望。毕竟,因为两人的通力合作,工党才得以实现连续执政的“辉煌10年”。布朗接任布莱尔意味着二人合作最终走向终点。
神秘 布朗早就被视作布莱尔的接班人,他的领导才能也广为认可。但除了已经表明的政策立场,布朗在大多数场合沉默少语,作为公众人物保持了神秘的一面。
英国周刊《经济学家》报道说,布朗出任首相足够称职,但他“惊人地令人难以捉摸”。文章说,这意味着布朗将塑造不同的首相形象,有别于布莱尔那种“不真实的演员政客”。
文章同时指出,布朗是个“绝对缄默的人”,他当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更多地让人们了解自己、表达自己心中所想。
熟识布朗的朋友说,他不是一个能言善辩、擅长交际的人。曾与他共事的莫里斯男爵夫人说:“如果你想在内阁里找个同事喝上一杯,布朗是最后一个人你会想到的人。”
游说英国政府给非洲更多捐款时,音乐家鲍勃·格尔多夫与布朗关系密切起来。他说:“和他在酒吧里共度一晚容易吗?不,他会觉得无聊的,不是因为你,而是受不了那种闲聊。”
采访布朗的《时代》周刊记者凯瑟琳·迈耶写道:“布朗不善于闲聊,采访中也是这样,他在深思熟虑之后作答,当他用到第10个或11个从句时,(听者)的眼皮难免下沉。”
在24日的工党集会上,布朗似乎试图让人们了解自己。他说,自己的人生信条基于相信“职责、诚实、勤奋工作、家庭和尊重他人”等理念。他说:“它们引导我工作,是我的道德指南针,这就是我。”
圆梦 如果布朗如传言所说在1994年就有意角逐工党领袖,24日获得提名让他终于“圆梦”。
获得提名后,布朗说:“我将组建一个新的政府,有新的政策重点,迎接2007年和以后的新挑战。”
布朗说,住房、教育、医疗保障将成为自己出任首相后的工作重点。
对于国际社会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布朗说,英国企业与家庭应该参与其中,让英国成为这一问题上的“世界领跑者”。
有关安全形势,布朗承认,单纯依靠武力不能击溃极端主义,反恐应该“攻心为上”。他还说,英国将致力中东和平进程,帮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实现和平共存。
此外,布朗也谈到帮助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减轻贫困、消除疾病的建议。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布朗的家庭出身决定,他的政治立场更接近传统的工党价值观,顾及社会普通人家需要。
布朗出生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一个牧师家庭,父亲作为传教士经常游历海外。年少的布朗也计划在学生时代出国游历,但16岁时在橄榄球比赛中受伤,因此推迟了旅行计划。
这次橄榄球比赛事故造成布朗视网膜脱落,左眼失明。布朗因此放弃童年时希望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梦想,却最终走上政坛,即将出任英国首相。
24日的工党集会上,布莱尔说布朗是自己“20多年的好朋友”。他形容布朗说:“他是个坚持自己信念的人,坚守原则,他拥有成为一名了不起首相的所有品质。”(袁原)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