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6月26日电(记者冯源)杭州市民俞先生不久前带儿子去某幼儿园报名,却遇到了一道让人挠头的面试题:你能为幼儿园作何贡献。听到这样的题目,在后面排队的不少家长也犯起了愁: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幼儿园可能不收自家的孩子了。
据《杭州日报》报道,今年杭州热门幼儿园的录取比例在30%左右,因此,这“著名”幼儿园在招生时就开始对家长挑三拣四,演起了一幕怪味短剧。此事在网上也引发了不少议论,有人批评说,这哪里是在上幼儿园,简直是在考家长的社会关系学。
网民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这样的“贡献”显然不是学费,但也非“赞助费”,而是家长凭借其职业、身份和社会关系,能为园方提供的便利。孩子受关心程度与家长“贡献”挂钩,这已经是一些幼儿园奉行多年的“潜规则”。但是直接向家长“询价”,势利得毫无遮掩,确实令人愤懑。
从2500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开始,至今教育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让每一个孩子接受平等的教育机会,让孩子在教育中受到平等的对待,这是家长合情合理的诉求,也是全社会的共识。视家长“贡献”来确定招生名额,这是对教育公平的极大亵渎。
幼儿教育是孩子接受社会教育的第一阶段,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一所社会学校。童言无忌,童心如纸,园方考评家长的“贡献”,必然会让有的孩子自觉高人一等,也会让有的孩子抬不起头。如果幼儿园还要向孩子教育真善美的思想,则是极大的讽刺。
这家幼儿园之恶劣,就在于其利用了最纯真的亲子感情,以子女为质,使家长就范。年轻家长念及幼儿,可能在歪风邪气中随波逐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生育高峰到来,如果对这股歪风邪气放任自流,将会在我国幼教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而争进名园也暴露了一些家长不成熟的早教观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教育理念近年来颇有市场,这既有早教机构和婴童产业制造概念于先,也有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跟风在后。如果真要把子女成长视作赛跑,那也只能是马拉松,而非百米飞人大战。因此,广大家长培养子女时,应该有一颗平常心,而不要盲目攀比。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