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胥柳曼 实习生楼寅当两头昂头漫步的大恐龙“站立”大厅后,1000多平方米的主展厅内也已初具规模。昨天,记者发现保价2000万的霸王恐龙头骨和恐龙皮肤化石,已悄然安放在大厅右侧的珍宝区。除了静态的标本展示,记者获悉此次展览还将首次辟出化石修复室,向众人展示化石从土中走向公众视野的历程。
| |
“展览的主色调是紫色,凸显神秘感;而金黄的文字展板,烘托恐龙王朝昔日繁华。”展示效果总监忻歌女士表示,大部分恐龙骨架昨天已基本就位,两件国宝也已安放在玻璃柜内。在展厅的进口处大约100多平方米的地方,工作人员正在用水泥等材料砌出“迷你版”挖掘现场———作为世界三大遗址之一,通过或隐或现的恐龙骸骨群,展现远古时各种恐龙集体死亡的壮烈场面。
“化石是静态的,人们看到的也终归只是表象。因此,我们希望让更多市民了解背后的故事。”忻歌表示,从和泥巴混在一起的恐龙化石,到变成一件可收藏展出的“艺术品”,其间要经历多道工序。而市民通常在展览中看到的,只是“美丽”的结果。此次,主展厅特意专门开辟一间化石修复室,届时每隔一个小时,化石专家将现场表演“恐龙”修复、再现人间的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