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大桥事故调查小组:仍有一辆无牌车疑似入水 打捞仍在继续
今天(27日)晚上7时30分,“6·15”九江大桥事故调查小组副组长、省安全监管局局长陈建辉、技术安全鉴定勘查组组长陈冠雄、广东省港航管理局局长邓立文、技术评估会专家组成员左智飞、现场搜救组组长莫奇、广东交通集团检测中心刘仰韶做客某网站,就网友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在线交流。
网友质疑一:19日成立专家组,20日即完成评估结果?
在一个人气很高的帖子里,这样写到:“十二位国内知名的桥梁专家,在19号成立专家组,20号就着开了评估通报会,做出了评估结果。”网友们不禁感叹“九江大桥的事故鉴定太神奇了”对此疑问,技术安全鉴定勘查组组长陈冠雄回复说,其实技术鉴定组从15号就已经开始运作了,将所有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运营、管理的资料全部收集;很多专家从18号晚上就已经在看所有的相关资料,加上19号一天,专家们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六点,观看现场,19号下午6点将评估结果得出。
网友质疑二:评估中用到“前瞻性”一词,是否与九江大桥只有十几年的寿命有矛盾?
对于这个问题,技术评估会专家组成员左智飞介绍说,九江大桥是83年设计建造的,现在看当时的设计,确实有一定的前瞻性。当时航道部要求达到一孔80米或者两孔50米的水平,而实际上设计者布置了两孔160米的通航孔,大大超过了当时的通航要求。通航的主桥墩,按照1200吨的承受撞击力设计的,当时国家规定的一级航道标准只有100吨。而此次事故中肇事船只撞击的是23号非通航孔桥墩,此桥墩的承受撞击力专家评估大约是308吨(按照当时的规定是40吨),“前瞻性”一词与本次九江大桥事故不矛盾。
网友质疑三:广东交通集团检测中心在桥梁检查的时候根本没有对九江大桥各个桥墩进行检查?
近日一篇《广东佛山九江大桥事故内幕》的帖子被各大网站广泛转载,作者自称是广东交通集团检测中心的一个普通员工,他指出其单位的刘仰韶在2005年桥梁检查的时候放弃了租船对各个桥墩进行检查。对于此质疑,广东交通集团检测中心刘仰韶回答说,“网友说我们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实实在在这是一种诬陷。”“我们为了保证质量,绝对不会考虑利益问题,我们现在都知道,责任是终身制的,而且从我们专业技术人员的良心来说,我们的职业道德,也不允许我们为了自己的小利去牺牲公众的利益。租一艘船一天三四百块钱,这是最便宜了,而且谁委托我做检测工作,谁承担这个费用。”
网友质疑四:为啥九江大桥一撞就散架,而50年长江大桥安然无恙?
与服役年限达到50年的长江大桥与九江大桥的对比也是网友热议的一个问题。对于网友的疑惑,技术安全鉴定勘查组组长陈冠雄这样解释:“长江大桥是铁路桥,要比普通公路桥防撞能力强很多。”广东省港航管理局局长邓立文补充说,“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形式跟九江大桥不一样,没有分主次桥墩。而造成本次事故的大吨位运沙船没有按照航道走,撞上非通航孔的小桥墩,是几率的问题。”
网友质疑五:九江大桥本身双向行车,公布、打捞上来的都是从佛山开往鹤山方向的落水汽车,而从鹤山开往佛山方向的掉入水中的车辆为什么不公布不打捞?
省安全监管局局长陈建辉:“从鹤山开往佛山方向的车辆,从零时到五点十分,摄像机总共拍摄到132辆经过车辆,非常准确,包括车牌号码。我们通过交警部门,把这132辆车的信息查出来,与所属单位、车主一一核实,证实其中131辆车是安全的,都已经跟车主通过电话,而剩下的是一辆无牌车,有可能在前面岔路分流,也有可能掉入水中。所以我们要求继续打捞,对于这样的疑点我们一定会排查仔细,完全落到实处。从前天最后一辆车打捞出来,一直到现在还在进行打捞尝试,但是没有在水里发现新的车辆疑似点。因此我们判断这辆无牌车很有可能通过前面岔路的时候开走了。”
网友质疑六:“人人称职为何桥毁人亡?”
省安全监管局局长陈建辉说,事故调查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事故的结论应该是等到整个事故调查各方面的情况都摸清楚了,责任都分清了,结论都出来了,省政府也批复同意了,这个时候才是整个九江大桥船撞桥梁事故的最后披露时刻,也才是最完整的、最科学的、最严谨的。“至于说桥梁的技术评审会得出的结论,那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对桥梁方面的一个鉴定意见,还不是事故的最后结论,仅作为事故调查组的参考意见。事故的结论出来之后我们会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网友、向社会、也向媒体进行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