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消息
翻修一新的秦状元府大门。
秦大士故居展厅。
用水点灯的老自行车。
老城南当年使用的床和木椅。
昨天记者从秦淮区文化局获悉,“秦状元府”修复工程及布展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今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同时对外展出的还有“老城南印象陈列馆”。无论是状元故居碑石,还是老城南门牌、站桶、梳妆台,市民均可在此免费观看。记者昨天提前进行了探访。
秦状元府本不姓“秦”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长乐路的秦大士故居,只见大门上高悬“秦状元府”匾额,推开铜钉红门,一座明清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
走进首间的秋田堂,堂内摆放着古色古香的红木桌椅,引人注目的是展柜里陈列着12块碑石,据称此是秦大士于乾隆年间所作。秋田堂后的东山楼、涧泉楼翻修后,面貌一新。据工作人员介绍,故居的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这是南京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状元故居,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沧桑历史。
说起秦大士的生平,秦淮区文化局局长高安宁如数家珍,“秦大士是南京人,38岁进京考中状元,后升为侍讲学士,教皇子读书。49岁时,他告老还乡。”高局长介绍,现在的秦状元府,原是明末崇祯皇帝赐给大学士何如宠的府邸,在秦大士回南京7年后买下后才姓“秦”,后来一直是秦大士的后人居住。2001年,政府投入了1000多万元,搬迁了40多家住户,对秦大士故居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体维修,多方征集相关史料,专门辟为秦大士状元府展览馆。
老门牌记录街巷变迁
今天同时开放还有位于秦大士故居左侧的老城南印象陈列馆,分成老门牌、民俗品、老家具三大展区。据悉,这些展品皆为馆长高松个人的收藏。
记者走进老门牌展区,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钉着的上千件老门牌,新旧不一,大小不等。既有剪子巷、洋珠巷等今日仍存在的巷道名,也有伏魔巷、狗皮山、竹架山等记者没听说过的地名。馆长高松介绍说,这些门牌所属的街巷,目前85%都不存在了,原伏魔巷所在地,现在是三山花园钱塘大酒店。为了收藏这些“宝贝”,高松没少费钱费力。这些老门牌都是他一块一块收集来的,只要听说哪些地段要拆迁,就早早地赶过去,等人家把东西都搬走了,他就把门牌取下带回来。
孩子站桶冬暖夏凉
在民俗品展区,陈列着太师椅、洗脸盆架、站桶、马灯、打字机、麦克风、手摇电话等,这些物品多是民国时期所用。其中一个圆台状的木制物品引起了记者的好奇。高馆长说,这是明朝后期发明的站桶,在清朝时广泛使用,那时只要家里有一两岁小孩的老城南人家都会在门口放一个站桶,分成上下两层,孩子站在上面一层,下面一层放一个盆子,冬天时盆里放炭火,夏天时盆里放冰块,帮助孩子取暖或消暑,并且不会乱动,大人就可以放心干活了。
最老自行车用水点灯
在老家具展区,陈列着自行车、梳妆台、木雕门、窗花格、床等,梳妆台的红色漆已经斑驳陆离,露出白色木制边角。那辆东德造的自行车,是高馆长七八年前在堂子街旧货市场花了1350元买的,这个价钱在当时可以买到八九辆新车了。车把手与前车轮之间拴着一条链子,拉一下链子,还能听到咔噔声,这就是车铃铛。令记者惊讶的是,这车还能发“光”。据高馆长介绍,车灯里面放置的是矿石,倒进水之后点燃产生气体光源,车灯便亮了。高馆长推测,这辆自行车是1911或1912年所造,是南京最老的自行车,那可是大家闺秀才有条件使用的。
实习生 戚庆燕
本报记者 王小芳
摄影 宋 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