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时代卷土重来?记者对话复旦大学教授
2007-06-28 来源: 解放日报
资料图片 来源:新华网
主持人:记者 龚丹韵
嘉 宾:桑玉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龚丹韵:奇怪的是,银行、医院已经市场化,严格来说它们不属于公共品,我们再一次遭遇“排队时代”,板子真的应该打在“公共品”的头上?
桑玉成:由于市场化改革,银行、医院确实已经不在公共物品范畴内,但是,广义上的公共物品不仅包含了环境、安全、教育等典型的纯公共物品,也包含了政府所提供的法律、制度、监管、服务和秩序。
龚丹韵:那为什么过去日常用品短缺,在市场经济发展以后得以快速解决,而现在的短缺就解决不了呢?
桑玉成:按道理说,市场的机制应该能够解决短缺问题。我这里开了家饭店,生意好得忙不过来,一般情况下肯定有人在我附近也开一家,以分割掉我的部分客户。但是,银行、医院的情况就不一样。它们在我国迄今为止依然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有政府特许经营、行业垄断的特征。你的银行忙不过来,不是说我就可以在旁边再开一家银行。医院排队也是如此,尽管我们在不断探索医疗体制的改革,但是绝大多数的医疗资源,依然为政府所掌控,目前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需求,短缺由此产生。
再者,有些短缺还与整个社会的技术安排有关。银行到处向社会发银行卡,但自动取款、刷卡支付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却远远跟不上发卡的步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现代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势必要求整个社会的银行支付系统随之跟上。而我们有限的垄断资源,却对技术更新的反应不够灵敏,自然适应不了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当然,银行、医疗机构事关社会财产和生命安全,如果像开饭店一样轻松获准进入市场,反而荒谬。行政监管在涉及民生的领域特别小心谨慎,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行业的准入门槛高,并不意味着就能背靠政府,享受垄断特权。这完全是两码事。
龚丹韵:那您觉得解决出路究竟在哪里,是靠有形之手还是无形之手?
资料图片 来源:新华网
桑玉成:归根到底,当然是要增加供给。而根据人类的基本经验,增加供给的主要出路还是通过竞争。一般,人们总觉得市场机制才会以竞争为基本特征。其实公共物品的供给也具有竞争的背景。
首先,提供公共物品的主体即政府,正是竞争的产物。其次,公共提供并不等于公共生产。因为政府的活动也需要花费成本,只不过是由纳税人来负担。所以它和市场生产一样,同样存在成本收益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出效率,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政府通过职能委托、购买服务等手段,与其他专业机构分工协作。这就有竞争的空间。而我们现在普遍存在“大而全”现象,由一个公共部门垄断一种公共品的所有生产环节,分工协作的效率损失,是不言而喻的。再者,现代社会需要面对规模庞大、品种繁复、需求不一的公共品,能否搜集到集体的准确信息,作出科学决策,并保证实施效果,对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尚在探索和发展阶段。无论如何,为了使公共物品的提供更具有效率,引进市场的机制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事实上,生活中典型的“公共品”已经越来越少。原来一些公共品可能逐渐成为准公共品、准公共品成为私人品。这对政府如何增进公共福利提出了新挑战。其难度,不仅在于拿更多的钱建设交通、学校、医院、休闲场所,更在于如何让公共品的公共性,顺应灵活地变动却不被扭曲,并为此进行制度设计。不然,“公私不分”的后果很容易造成社会公共资源借种种转型契机倾向强势群体,加上某些范围内的失序、潜规则盛行,事关民生的公共福利将遭到怎样的损害,不难想象。
龚丹韵:近日有媒体报道,一打工妹靠替人排队赚钱,月平均利润高达1万元。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虽然只是小小的排队,但其中消耗的社会成本和资源似乎也不可小觑?
桑玉成:靠排队赚钱,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固然,一个社会不管如何发达,排队都无可避免。但是,我们现在集中于几个特定领域、长时间的排队现象,甚至能够蕴含巨大商机,这显然已经不是理所当然的常态,需要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我们大致可以这样来假设:如果一家银行每增加一个服务窗口,就可以使每一个客户减少排队10分钟;如果一家医院每增加一个门诊,就可以使就医者减少排队10分钟;如果高速公路收费口每增加一个收费员,就可以使通过的每一辆车减少排队1分钟,如此等等,将每个人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劳动、生产和生活,社会将会节省多少直接、间接的成本和资源、增加多少财富和幸福感?同时,特定领域的排队势必影响人的情绪,由此可能堆积多少社会不满心理?这又会从另一方面增加其他的社会成本。
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排队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秩序,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但是,这样的“文明机会”还是少一些好,因为它会带来整个社会资源和社会成本的不当消耗。所以,制度之外,常常被忽略的道德也应该发挥补偿作用。当你看到那么多人排队等候你的服务时,作为资源和服务的提供者,而且是有偿的提供者,难道不应该计算一下,由于你的供给不足而导致多少人的损失?难道不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有效的法律、制度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和秩序?但是现在,我注意到,很多排队场所,资源和服务提供者所表现出来的冷静和置之泰然的态度,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资料图片)
河南打工妹姜玉凤一无文凭,二无技术,但她看到了一条致富路,于是她在广州专门靠替人排队赚钱,并成立了一家排队服务公司,招了20名员工,成了中国第一个合法的“职业排队人”,现在她的月平均利润有1万元左右。
“职业排队人”的出现说明金融、交通、商业等领域“行大欺客”的本位观念还没有得到完全改观,凸显市场监管职能部门督促不力;“职业排队人”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公共服务领域的“瓶颈现象”——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的主导、投入、监督不够。当“职业排队人”应运而生时,政府职能部门是否应该有所反思呢?在就业压力很大的当下,任何一个新职业的出现总会让人兴奋不已,但“排队”成为一个新的职业却让人兴奋不起来——它就像一张试纸,测出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水准。(江苏梁江涛)
河南打工妹姜玉凤既无文凭,又无技术,但她找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致富路:在广州专门靠替人排队赚钱。她成立了一家排队服务公司,招了20名员工,成了中国第一个合法的“职业排队人”,其服务领域涉及银行、超市、邮局、医院等各种需要排队办事的公共场所。
凸显公共服务不足
由打工妹挑头的“职业排队人”,靠“出卖时间”、付出劳动挣钱,值得肯定。但是,排队现象成为一个催生新职业的“商机”,却是社会之痛。“职业排队人”的出现凸显金融、交通、商业等领域“店大欺客”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公共服务领域的“瓶颈现象”,即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的主导、投入、监督严重乏力。
公共服务是政府维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基础,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器”。在就业压力很大的当下,任何一个新职业的出现总是那么让人兴奋不已。但排队成为一个新的职业却让人兴奋不起来,它就像一张试纸,测出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水准。当替人排队能够带来高额收入成为现实和商机之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公共服务状况,维护公平市场就显得非常紧迫。(江苏省阜宁县梁江涛)
看到,银行、邮局、超市等服务行业,它们的服务窗口和柜台具有有限性,在同一时间具有排他性。也即是说,在同一时间,同一个窗口或柜台,服务一个人,必然会牺牲另一个人的时间,必然会出现排队问题。要想避免排队,做到随来随办,唯一的做法是,针对服务人数开相同数量的窗口———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不仅服务行业自身条件不允许,而且,随着城市人口增多,在银行、邮局、超市等接受服务的人也越多,排队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
我这么说,并没有认为公共服务没有改进的必要。而是认为,在某些公共服务领域,排队难是一个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福利好的一些欧洲国家,去医院排队几乎是一个必修课。一些检查,甚至要等上一个礼拜。排队现象,说到底是资源有限的一种无奈选择,不是出台措施就能够有效解决的。所以,我更乐意把职业排队人看成是现代社会一个商机而已。>>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 刘琼 )
|